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启斌

作品数:58 被引量:335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湿地
  • 15篇污染
  • 12篇沉积物
  • 7篇底泥
  • 7篇洱海
  • 6篇
  • 5篇滇池
  • 5篇湖滨湿地
  • 5篇湖泊
  • 5篇河口湿地
  • 4篇人工湿地
  • 4篇污染特征
  • 4篇污水
  • 4篇磷形态
  • 4篇
  • 4篇瓷质
  • 4篇瓷质砖
  • 3篇断裂模数
  • 3篇岩溶
  • 3篇湿地沉积物

机构

  • 50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西南林学院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云南省环境科...
  • 4篇云南省生态环...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云南蓝态环境...

作者

  • 58篇梁启斌
  • 30篇侯磊
  • 25篇刘云根
  • 17篇王妍
  • 9篇王艳霞
  • 9篇王书锦
  • 6篇张慧娟
  • 5篇刘惠芳
  • 5篇郑寒
  • 4篇周俊
  • 4篇王焰新
  • 4篇李晓琳
  • 3篇邓志华
  • 3篇王伟
  • 2篇倪杰
  • 2篇林潇
  • 2篇郑毅
  • 2篇田昆
  • 2篇陈婷
  • 2篇王万宾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环境工程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
  • 4篇环境科学导刊
  • 3篇中国资源综合...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湿地科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Meteor...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土壤通报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7
  • 1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 2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养调控影响滇杨幼苗镉积累的效应模型分析
2024年
营养调控是强化植物修复效率的重要手段。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作为修复土壤镉(Cd)污染的重要候选树种,Cd耐受能力较强,但Cd积累量不高。以滇杨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氮(N)、磷(P)、钾(K)三因素四水平(0、100、200、400 mg·kg^(-1))共15个处理的营养调控盆栽试验。通过肥料效应模型推算最佳施肥量、最大Cd积累量以及提升滇杨Cd积累量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加N、P、K均能提升Cd胁迫下滇杨的生物量,提升比例为70.5%-132%,生物量随N、P和K浓度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在200 mg·kg^(-1)时达到最大值,施N对生物量的促进最显著。滇杨Cd积累量受N影响最大,其次为P,再次是K。无N处理(N0P0K0、N0P2K2)的Cd积累量最低,高N、高P处理(N2P4K2、N4P2K2)的Cd积累量最高。一元模型拟合结果显示,N以374.704 mg·kg^(-1)施加时可获得最大Cd积累量(2.168 mg·pot^(-1)),拟合方程为y=-0.0000090x^(2)+0.0067x+0.92;二元模型拟合时,N、P分别按344.125、278.633 mg·kg^(-1)施加时Cd积累量较大,达到2.057 mg·pot^(-1),拟合方程为y=0.091+0.0090x_(1)+0.0028x_(2)-0.000021x_(1)x_(2)-0.0000047x_(1)^(2)+0.0000074x_(2)^(2);三元模型拟合时,N、P、K分别按468.911、46.774、305.529 mg·kg^(-1)施加时Cd积累量较大,拟合方程为y=0.81+0.0025x_(1)-0.0015x_(2)+0.0029x_(3)+0.000012x_(1)x_(2)-0.0000065x_(2)x_(3)-0.000017x_(1)x_(3)+0.000011x_(2)^(2)+0.0000015x_(3)^(2)。结合实际最大处理(N4P2K2)与模型拟合结果,推荐基质营养背景下最佳施肥方案为:N 374.704 mg·kg^(-1)+P_(2)O_(5)200.000 mg·kg^(-1)+K_(2)O 200.000mg·kg^(-1)。由冗余分析可知,滇杨Cd积累量与生物量、土壤速效N、速效P呈正相关,与pH、速效K呈负相关,说明营养调控可通过改变滇杨生物量以及土壤性质影响Cd积累。研究结果可为滇杨修复Cd污染土壤的应用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刘楚天郭栋栋侯磊梁启斌王艳霞施艳婷戚艳娥
关键词:滇杨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氮磷钾镉积累模型分析
罗时江河口湿地水质季节变化特征及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分析2014年四个季节罗时江河口湿地常规水质指标p H、DO、TP、MPO4、TN、NH+4-N、NO3-N、NO2-N、COD和Chl-a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并用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罗时江河口湿地水质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1)该湿地水质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2)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为春季水质最差,达到重污染级别,秋季和冬季次之,水质级别为较好,夏季水质属于良好水平;富营养化指数四个季节大小顺序为春季(65.53)>秋季(59.46)>冬季(57.90)>夏季(50.70),即春季富营养化水平最高,达到中度富营养,夏秋季水质次之,为轻度富营养,冬季水质较好,但也达到了富营养化水平。3)不同季节CN/CP比值变化较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春季(60)、冬季(59)、秋季(26)、夏季(8)。4)罗时江河口湿地营养盐主要来自陆源,并以氮营养盐为主要污染因子。
吕俊芳王书锦刘云根梁启斌梁启斌侯磊
关键词: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赤水河流域(云南省境内)水环境承载能力测算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是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赤水河流域(云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SWAT模型对河流径流特征进行了模拟,结合污染源调查与核算,进行了研究区域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测算,旨在为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制定、生态环境空间管控落地提供基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水资源较为丰富,赤水河干流和重要支流扎西河、倒流河、铜车河、双河多年地表平均径流量依次为7.00亿、1.58亿、2.97亿、2.00亿、0.21亿m^(3)左右,河流径流量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②2017年,研究区域COD、NH_(3)-N、TP入河总量分别为5330.89,500.46,102.52 t,城镇生活源污染为主要污染来源。③研究区域COD、NH_(3)-N、TP的允许排放总量为26328.99,1834.38,402.09 t/a,剩余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3833.98,696.59,129.46 t/a,重要支流扎西河已基本无水环境剩余容量,水环境承载状态为已超载。
王万宾管堂珍梁启斌张星梓刘岳雄李森刘芳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能力SWAT模型水环境质量
阳宗海湖滨湿地水体中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环境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以阳宗海湖滨湿地水体中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带法,旨在分析不同湖岸,湖滨湿地水体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水体中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来源,通过累积标准单位以及健康风险指数评价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域内,不同湖岸湖滨湿地中总As的含量均超过Ⅲ类水质标准;总Cu、总Cr、总Zn的含量均达到Ⅲ水质标准。2)不同湖岸,4种重金属分布规律不一致,主要受内、外污染源及湖滨带的拦截、削减作用的影响。3)四个湖岸的CCU值均介于2~10,表明阳宗海研究区湖滨带重金属为中度污染。4)阳宗海不同湖岸湖滨湿地水体中由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致癌风险水平要比非致癌风险高。在总的健康风险中,由化学致癌物质As引起的致癌风险值占主导地位。
张慧娟刘云根侯磊梁启斌梁启斌詹乃才王妍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来源湖滨带环境风险评价
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全氮分布及其污染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于2013年11月20-25日,采集罗时江河口湿地表层(0-10 cm深度)、中层(10-30 cm深度)和底层(30-60 cm深度)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样品的全氮含量,分析其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沉积物全氮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罗时江河口湿地各层沉积物全氮含量沿两条主水道(水道Ⅰ和水道Ⅱ)向岸边递减,并在水道Ⅱ入水口处(采样点42)出现最高值;在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全氮含量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表层富集明显;表层沉积物全氮质量比为0.33-3.72 g/kg,表层、中层和底层全氮平均质量比为1.84 g/kg、1.42 g/kg和1.22 g/kg。沉积物全氮含量与沉积物深度的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模型。底层沉积物全氮含量属于中度污染,表层和中层沉积物全氮含量都属于重度污染。表层沉积物污染指数最高(2.70),其次为中层沉积物(2.11),底层沉积物(1.78)的污染指数最低,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水道Ⅱ和表层上。
王书锦刘云根梁启斌王妍侯磊陈晓希段能
关键词:全氮沉积物污染
昆明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2023年
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问卷调查,本文结合昆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分析影响当地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因素。研究指出,昆明市居民对实施垃圾分类已具备较好的认知态度,但分类效果不佳,影响市民实施垃圾分类的外界条件仍需要改善。总体来说,要细化垃圾分类体系,优化垃圾分类设施,建立回收及转运体系,加大分类宣传示范力度,出台奖惩政策,强制规范垃圾分类。
郑寒梁启斌武淑文
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
基于内梅罗指数的阳宗海湖滨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21
2016年
在采集阳宗海湖滨湿地水样并测定水样中富营养化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的基础上,用内梅罗指数法对不同湖滨湿地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P总平均质量浓度为0.095mg/L,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0.05mg/L)的1.9倍;COD总平均质量浓度为19.59mg/L,未超过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20mg/L);阳宗海湖滨湿地As污染最为严重,总平均质量浓度为0.112mg/L,超过了GB 3838—2002Ⅴ类水标准(0.10mg/L),Zn、Cu、Cr未超过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Cd、Mn、Ni、Pb、Co未检出;4个湖滨湿地区域富营养化指标的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均为良好,空间上表现为北部>东部>南部>西部;重金属指标的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为东部和北部中度污染水平,南部和西部重度污染水平,空间上表现为南部>西部>东部>北部。
王书锦刘云根侯磊梁启斌王妍詹乃才张慧娟
关键词:内梅罗指数湖滨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
普者黑岩溶湖滨湿地沉积物与茭草全磷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以滇东南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普者黑湖滨湿地设置典型样地,采用典型样带法布点方式,探讨岩溶湖滨湿地在湖岸—湖心过程中沉积物全磷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与湿地挺水植物茭草全磷的关系。结果表明:(1)普者黑湖滨湿地沉积物w(TP)空间变化规律明显,水平方向总体按照湖岸—湖心方向依次递减,且变化范围分别为0.68~0.42g/kg(0—5cm),0.65~0.35g/kg(5—10cm)和0.59~0.27g/kg(10—15cm);垂直方向沉积物w(TP)均以表层最高,并依次向下层递减;(2)湿地植物茭草茎中TP含量沿湖岸—湖心方向总体呈现递减的变化规律,茭草叶对TP的吸收量明显高于茎的吸收量,且叶中w(TP)约为茎含量的1.35倍;(3)湿地植物茭草茎w(TP)与沉积物w(TP)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性,茭草叶w(TP)与沉积物w(TP)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詹乃才刘云根王妍梁启斌侯磊王书锦张慧娟
关键词:沉积物挺水植物全磷
滇西北高原剑湖茭草湿地湖滨带对入湖泥沙截留效果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以滇西北高原的剑湖茭草湿地湖滨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活污水纳污河流-永丰河,农业面源污染纳污河流-金龙河和面山泥沙地表径流汇集河流-格美江河口的茭草湿地湖滨带迎水面和背水面采样监测分析,研究湖滨带对入湖泥沙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剑湖茭草湿地湖滨带对各入湖河流泥沙拦截效果较好,且夏秋季节的拦截效果为冬春季节的2~4倍。同时,剑湖茭草湿地湖滨带通过对入湖泥沙的拦截作用能有效减少外源氯、磷污染物进入水体,从而达到对剑湖水环境保护的作用。
李卫东刘云根田昆梁启斌刘惠芳
关键词:
基于Meta分析的污水处理工艺对微塑料去除效果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污水处理厂(WWTPs)是微塑料“源-汇”过程的重要场所,污水处理工艺和微塑料特性对微塑料去除效果的影响有待深入探讨.综述了57篇文献中78个WWTPs的微塑料赋存特征,基于Meta分析探讨了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和微塑料赋存特征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进水和出水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分别为1.56×10^(-2)~3.14×10^(4)n·L^(-1)和1.70×10^(-3)~3.09×10^(2)n·L^(-1),污泥中的微塑料赋存丰度范围为1.80×10^(-1)~9.38×10^(3)n·g^(-1);(2)以氧化沟、生物膜和传统活性污泥为核心工艺的WWTPs对微塑料的总去除率(>90%)优于序批式活性污泥、厌氧-缺氧-好氧和缺氧-好氧工艺;(3)一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率(62.87%)略高于二级处理(55.78%)和三级处理(58.45%),“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是一级处理中去除率最高的工艺组合,膜生物反应器在二级处理中去除率最高,过滤为三级处理最佳技术;(4)WWTPs对薄膜、泡沫和碎片微塑料的去除率(>90%),高于纤维(88.36%)和球状(87.23%),粒径>0.5 mm的微塑料比<0.5 mm的更容易去除,WWTPs对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丙烯(PP)的去除效果较好(>80%).
符立松侯磊王艳霞李晓琳王万宾梁启斌
关键词:META分析污水处理工艺赋存特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