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珑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患者
  • 2篇自身抗体
  • 2篇抗体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恶性肿瘤患者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肿瘤相关
  • 1篇肿瘤相关抗原
  • 1篇相关抗原
  • 1篇抗体研究
  • 1篇抗原
  • 1篇肝炎
  • 1篇P62
  • 1篇RO/SSA
  • 1篇ELISA
  • 1篇HBVDNA
  • 1篇IG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柳珑
  • 2篇彭宣宪
  • 1篇周裕林
  • 1篇连祺周
  • 1篇李祺福
  • 1篇王三英
  • 1篇王琳
  • 1篇杨天赐

传媒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患者的抗Koc自身抗体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为了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抗Koc自身抗体,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在优化重组Koc表达和提纯条件的基础上,以重组Koc为包被抗原,采用所建立的检测IgM、IgG、IgA类抗Koc自身抗体的ELISA技术。结果:发现抗Koc的阳性率与恶性肿瘤的类型有密切关系,以肝癌、直肠癌和肺癌较高,胃癌居中,而食道癌最低,其中后者与健康对照无明显差异。以IgM、IgG、IgA中任一类Ig抗Koc对阳性为抗Koc阳性标本,肝癌、直肠癌和肺癌的阳性率均分别>50.0%,胃癌为25.5%,食道癌为15.8%,均明显较单一阳性率为高。结论:提示Ig类型抗体同步检测对于提高阳性率具有重要意义,抗Koc不失为恶性肿瘤诊断的一个良好新指标。
王三英柳珑王琳连祺周李祺福彭宣宪
关键词:恶性肿瘤肿瘤相关抗原ELISA
检测HBVDNA/Ig-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免疫捕捉法PCR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建立一种免疫捕捉法PCR技术,研究血清免疫复合物中不同Ig类型抗体结合HBV的情况,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以羊抗人μ、γ、α链的IgG为捕捉抗体,再利用PCR扩增捕捉物中的HBVDNA。结果:成功地建立了检测HBVDNA/IgM、IgG和IgATCIC的免疫捕捉法PCR技术。该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以显著提高HBVDNA的检出率。同时发现,结合HBV的抗体的Ig类型组合有明显差异,三者均阳性最高。结论:说明乙肝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中有较多的病毒颗粒。研究HBVDNA/IgTCIC对乙肝发病机理的深入阐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周裕林彭宣宪柳珑肖军生岑岭杨天赐
关键词:HBVDNA乙型肝炎
恶性肿瘤患者自身抗体研究
研究背景:许多肿瘤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但其意义尚不清楚.自身抗体、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的相互关系值得深入研究.研究目的:实验试图通过研究肿瘤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反应模式,与肿瘤抗原相关的自身抗体以及经典自身免疫疾病抗原相关...
柳珑
关键词:P62RO/SSA自身抗体肿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