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广宜

作品数:25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皮瓣
  • 6篇动脉
  • 6篇再植
  • 5篇缺损
  • 5篇静脉
  • 4篇四肢
  • 3篇断指
  • 3篇断指再植
  • 3篇自体
  • 3篇毁损
  • 3篇毁损性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造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移植
  • 2篇再植术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机构

  • 25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25篇林广宜
  • 21篇关术
  • 20篇余东
  • 19篇李日绍
  • 11篇张海武
  • 11篇王自锋
  • 6篇林世磅
  • 1篇柯杏
  • 1篇李翠莲
  • 1篇陈斌
  • 1篇陈木青
  • 1篇陈亚平

传媒

  • 5篇现代医院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丙烯补片在跟腱闭合完全撕裂性断裂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聚丙烯补片在跟腱闭合完全撕裂性断裂中的治疗及预后,减少跟腱再次断裂。方法:术中应用"夹心饼法"修复跟腱断裂处:聚丙烯补片置入跟腱断裂两端中央并缝合固定,术后应用过膝位夹板外固定2周,2周后进行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7年,缝合跟腱处皮肤均愈合良好,置入聚丙烯补片未出现异物反应,患者均能进行正常体育活动,5例患者继续进行原来剧烈的篮球、羽毛球比赛体育活动,未再发生跟腱再次断裂。按Amer-Lindholm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11例,良1例,差0例。结论:应用聚丙烯补片可以明显促进跟腱撕裂性断裂处愈合,防止再次断裂,而且可以缩短患者制动时间,可以尽早行功能锻炼,操作简单。
林世磅关术林广宜李日绍
关键词:聚丙烯补片跟腱
组合静脉移植在血管毁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前臂掌侧及足部背侧的直型、树枝型浅静脉组合移植桥接血管毁损性断指,重建断指血循环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14年12月,对98例患者共125个血管毁损性断指采用组合静脉移植的方法重建断指血循环,包括直型静脉倒置桥接动脉、树枝型静脉倒置桥接动脉、直型静脉及树枝型静脉顺行桥接指背静脉。结果108例血管毁损性断指获得存活,迟发性坏死断指17例,存活率86.4%。术后随访1~5年。未见再植指体坏死,皮温暖,指腹外观稍萎缩,指腹两点辨别觉6~10mm,关节活动度(TAM)比值(患侧/健侧)恢复至平均75.0%。结论采用组合静脉移植桥接血管毁损性断指重建血循环,可明显提高毁损性断指再植的存活率。
关术李日绍林广宜余东张海武王自锋
关键词:静脉移植断指再植
双前臂离断再植成功案例回顾性分析及术后4年随访状态报告
关术余东林广宜王自锋张海武李日绍吴辛定
可吸收线缝合固定在手指关节面骨折的临床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缝合固定在手指关节面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手指掌指关节面及指间关节面骨折患者术中对骨折端钻孔后使用可吸收缝线缝扎方法固定关节面骨折。结果术后定期随访半年,复查X线片,16例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固定关节面骨折病例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端移位及异物反应不良问题。手指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较骨折行克氏针或钢丝及可吸收钉内固定病例,可吸收线缝合行关节面骨折内固定有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内固定效果确切,减少内固定装置对手指关节面损伤,可早期锻炼避免关节僵硬,免于二期内固定取出手术的优点,可吸收线缝合对于手指关节面骨折内固定是一种疗效可靠的良好方法。
林广宜余东关术
关键词:关节面骨折可吸收缝线内固定
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肢体小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肢体小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60例需行手及腕部小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原则分为橡皮片引流组(术后橡皮片引流)、自制引流组(术后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引流)各3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自制引流组临床疗效评分(8.72±2.08)分,伤口愈合时间(7.12±0.32)d,与橡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引流组并发症率为3.3%(1/30),橡皮片引流组并发症率为16.67%(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二次手术清创情况。结论在肢体小切口,尤其是手掌、腕部及指部术后采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引流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陈亚平陈木青余东李翠莲林广宜
关键词:负压引流装置护理效果
自体Y形静脉移植在断掌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复杂性断掌、断指再植时动静脉缺损无可供吻合血管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臂无名Y形静脉移植修复血管损伤的缺损重建血循环,临床应用73例。复杂性断掌12例;断指61例105指。移植修复动脉22条;静脉133条。结果断掌再植12个全部成活;断指再植97指成活;失败8指。结论自体Y形静脉移植术是克服血管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余东林世磅关术林广宜李日绍
关键词:静脉移植血管缺损
个性化设计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九例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个性化设计游离移植桡动脉掌浅支(SPBRA)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通过个性化设计SPBRA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3岁,平均41岁。其中修复指端缺损6例,指背软组织缺损2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 cm×1.2 cm^3.5 cm×1.7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1.0 cm^4.0 cm×1.5 cm。采用个性化皮瓣设计方法:①皮瓣与创面几乎等大。②皮瓣折叠加厚。③受区切除部分组织形成"挖坑",适应皮瓣厚度。④移植皮瓣后一侧伤口早期部分削薄后再闭合。出院后随访2个月~2年,观察指标包括供区及受区瘢痕、皮瓣成活状态、感觉,腕部、手指外观及活动功能等。结果9例皮瓣均成活,2例术后出现皮瓣表皮硬痂,表皮脱落后皮瓣成活,无术后再次返院削薄病例。术后随访见修复后手指外观良好,无明显臃肿,腕部线形瘢痕残留,无明显瘢痕疙瘩,腕部活动正常,手指屈伸活动度接近正常;TPD 6.0~10.0 mm,平均8.0 mm。结论个性化设计游离SPBRA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可最大程度的减少供区损伤,优化皮瓣利用率,并使得受区手指外观接近正常,无需再次住院削薄,减少二次损伤,值得推广。
关术余东李日绍王自锋张海武吴辛定林广宜
关键词:指损伤
四肢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应用经验
余东关术林广宜李日绍
腹腔内窥镜辅助下腓肠神经切取术的方法与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内窥镜辅助下腓肠神经切取术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3例周围神经缺损患者,神经缺损长度10~19cm,共切取3侧小腿自体腓肠神经移植。在小腿中段腓肠神经走行上作1.0~1.5cm横切口为腔镜入口,其外侧作0.5~1.0cm横切口为操作入口。利用腹腔镜系统,于内窥镜下游离并切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结果3侧小腿上腓肠神经均顺利游离和切取,长度为19~21cm。一侧神经切取约20min。镜下全段观察腓肠神经未见外膜损伤。全部病例随访4~11个月,移植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所支配肌肉肌力恢复至M2~M4,感觉恢复至S3~S4级。神经生长速度与传统方法切取腓肠神经移植手术相当。结论腹腔内窥镜下腓肠神经切取术操作简单,方法实用,供区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余东林世磅陈斌关术林广宜
关键词:腓肠神经神经移位自体内窥镜
脐旁皮瓣移植修复老年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应用脐旁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老年患者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60岁以上、合并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老年患者病例共9例,其中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术前完善常规检查及老年人针对性检查,明确没有绝对手术禁忌证后施行手术.术中严密监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所有病例均采用游离一侧脐旁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供区直接闭合.术后综合用药,细心护理. 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老年患者有1例在术后麻醉尚未清醒时发生血压及心率下降,经过抢救及送往重症监护病房对症处理后,术后24 h转回普通病房,其余老年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 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制定科学的围手术方案,游离脐旁皮瓣移植修复老年病患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是可靠且安全的.
关术余东李日绍张海武王自锋吴辛定林广宜
关键词:脐旁皮瓣老年四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