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世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病毒
  • 7篇流感
  • 5篇非典
  • 5篇非典型肺炎
  • 5篇肺炎
  • 4篇血清
  • 4篇血清学
  • 4篇综合征
  • 4篇流感病毒
  • 4篇基因
  • 4篇传染
  • 4篇传染性
  • 4篇传染性非典型
  • 4篇传染性非典型...
  • 3篇严重急性
  • 3篇严重急性呼吸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脑炎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机构

  • 23篇四川省疾病预...
  • 4篇四川省卫生防...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隆昌县疾病预...
  • 1篇绵阳市疾病预...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资阳市疾病预...
  • 1篇广安市卫生防...

作者

  • 27篇林世华
  • 14篇余佳
  • 14篇吴海燕
  • 14篇李天舒
  • 14篇龙波
  • 12篇张佳珂
  • 10篇陈丹林
  • 7篇刘学成
  • 6篇周兴余
  • 6篇李伟
  • 5篇梁国栋
  • 5篇付士红
  • 5篇刘刚
  • 4篇袁伟
  • 3篇宋争放
  • 3篇曹一鸥
  • 2篇王敦志
  • 2篇王环宇
  • 2篇胡梅
  • 2篇潘明

传媒

  • 12篇预防医学情报...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07年四川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病例血清学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病例血清学检测,核实乙脑病例诊断和了解病毒性脑炎(VE)发病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6-2007年四川省内医院临床诊断为乙脑病例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进行乙脑和部分病毒性脑炎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2006-2007年分别收到各地送检病例880和334例血清和脑脊液标本,进行乙脑IgM和IgG抗体检测,乙脑抗体阳性分别为701例和221例,血清学确诊率分别为79.66%和66.17%。对乙脑抗体阴性病例116份(2006年)和102份(2007年)血清标本进行部分病毒性脑炎IgM抗体检测,2006年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腮腺炎病毒阳性率分别为7.76%、21.55%、20.69%和2.59%;2007年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腮腺炎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90%、2.94%和14.71%,柯萨奇病毒IgM抗体未检出。结论四川省夏季病毒性脑炎的流行仍以乙脑为主,除乙脑外其他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也应引起相应重视。
张佳珂林世华陈丹林周兴余刘学成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脑炎血清学检测
2008-2013年四川省登革热病例实验室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2008-2013年四川省登革热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收集2008-2013年由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收治的34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登革病毒的血清Ig M抗体,实时荧光PCR检测病毒核酸,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4例病例共收集41份血清标本,患者男女比例为3.86∶1,平均年龄37.24岁,病例全年均有。ELISA检测41份标本中31份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75.61%);实时荧光PCR检测的21份标本中,8份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38.10%)。最后实验室诊断病例为26例。结论不同病程阶段的病例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登革病毒感染的敏感性。
李伟林世华付士红曹一欧陈丹林梁国栋张佳珂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
2010年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动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省2010年疫情资料;在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将鼠肺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2010年全省累计发病66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0.080 6/10万。主要发病地区为南充市、凉山州、成都市。各监测点共捕获鼠10种397只,总鼠密度6.94%,居民区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带病毒率为0。结论监测结果未发现可能引起发病率上升或引起流行的相关因素,提示四川省今后2~3年本病可能仍将在低发状态波动,但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袁伟刘学成张佳珂林世华陈丹林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
四川省首起登革热本地传播疫情登革病毒全基因组特征及溯源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2019年四川省发生的首起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中检出的登革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来源。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为阳性的本地病例标本提取核酸并扩增全基因组序列和测序,测序后进行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和变异分析。结果通过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1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和2株包括E基因的全基因组部分序列,全基因组序列全长10706 bp,编码3393个氨基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本次疫情流行株与2019年我国广州市分离株、2019年广州市分离的柬埔寨输入株、2019年云南省分离株、2017年越南分离株以及2016年新加坡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属于同一分支;与登革1型原型株相比本次流行株散在分布有589个核苷酸变异和64个氨基酸突变,但影响毒力的主要氨基酸位点没有改变。结论2019年四川省首起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可能由柬埔寨输入病例引起,其病原体为登革1型病毒基因Ⅰ型;本次四川省流行株的毒力相关基因没有明显改变,但其在某些相关区域发生点突变的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冯玉亮林世华潘明曹一鸥李伟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
四川省2001~2004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掌握流感在四川省的流行动态以及流行毒株变异情况,了解全省一般人群体内的流感抗体的消长情况,指导防治工作,达到预防控制流感。方法总结、分析流感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和血清学监测资料。结果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占门诊就诊总数的百分比,2001年高峰在冬季(51周)为41.67%,2002年在夏季(27周)高峰曾达到了52.53%。2003、2004年ILI百分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甲1、甲3和乙型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2001年乙型为优势毒株,2002年为甲1亚型,2003年又为乙型,2004年为甲3亚型。结论甲3亚型为优势毒株的年份流行强度较其它型别的强。高发季节以春季为主,冬季高峰近几年均不明显,易感人群为15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散发ILI和暴发ILI均以儿童和婴幼儿为主,中小学校是发生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危场所。根据全省一般人群的流感抗体水平可以初步估计下一季节的流行趋势。
吴海燕余佳龙波李天舒林世华黄婷
关键词:流感监测病毒株
四川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优势基因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乙脑主要流行区乙脑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间分离到的13株乙脑病毒进行PreM和E基因区扩增,采用MEGA5生物学软件完成氨基酸序列和病毒进化树分析。结果基因分型显示13株均属于基因I型。13株病毒之间比较,PreM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7%-100%和98.7%-100%,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7.8%~99.9%和99.6%~100%,其同源性极高。13株病毒与2004年四川分离株比较E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7.7%~99.6%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6%-100%之间;PreM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6.2%-99.1%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7.5%-98.7%之间;与疫苗株P3和SA14—14—2比较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7.6%~88.3%和97%~97.8%;PreM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1%~85.8%和93.7%-96.2%。13株病毒E基因的8个氨基酸毒力位点均没有发生改变。结论四川省乙脑病毒已呈现基因I型为优势型别的态势,其PreM和E区核苷酸和氨基酸高度保守,关键的氨基酸毒力位点没有变化,提示目前使用的疫苗对流行株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张佳珂林世华周兴余陈丹林付士红刘学成袁伟曹一鸥王环宇李伟胡梅梁国栋
关键词:脑炎病毒基因型种系发生
四川省首次杯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调查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了解广安市、区不明原因腹泻的病因 ,及四川的腹泻流行现况 ,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用轮状病毒试剂盒初筛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诊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 ,最后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确诊杯状病毒感染。结果 :2 6份标本中检测出一份杯状病毒阳性。结论
余佳龙波欧阳兵刘红露吴海燕李天舒周道云李文章林世华方肇寅
关键词:杯状病毒流行病学病因症状
四川省首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病原学及血清学研究
2003年
目的 :对四川省首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原学及血清学进行研究。方法 :病原分离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细胞及鸡胚培养未分离到相应病原 ;病例甲、病例乙的 SARS冠状病毒 Ig M和 Ig G抗体阳性 ,病例丙的肺炎衣原体 Ig M抗体阳性。结论 :两例患者为 SARS冠状病毒感染 ,另一例可能合并肺炎衣原体感染。
李天舒龙波余佳林世华吴海燕张佳珂陈丹林刘刚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病原学血清学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2011—2017年四川省狂犬病病毒N、G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2011—2017年间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株的分子特征以及流行株与疫苗株在核酸、氨基酸和蛋白修饰水平上的差异.方法对采集于2011—2017年间的23份RABV抗原阳性犬脑组织标本,通过RT-PCR以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和糖蛋白(glycoprotein,G)基因并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对N基因和G基因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对23株RABV(简称四川株)N、G基因测序获得的全序列遗传进化关系分析表明,四川株均为rabies virus种,可分为3个进化分支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部分四川株与我国东部和北方流行毒株共循环.四川株间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4%~100%和99.6%~100%,与参考株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2.1%~99.8%和81.6%~100%.四川株与疫苗株相比在抗原位点、细胞表位以及信号肽序列上有一定差异,但主要抗原性、组织嗜性和毒力没有改变.结论四川株间无明显差异,均为rabies virus种.四川株与疫苗株病毒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毒力未发生改变.
冯玉亮李伟林世华周兴余张佳珂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核蛋白糖蛋白进化分析
四川省虫媒病毒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虫媒病毒调查,了解乙脑主要流行区蚊虫及其虫媒病毒的分布状况,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08年在调查点蚊虫孳生高峰期采集蚊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并用BHK细胞分离病毒,连续3代观察细胞病变情况;收获细胞病变阳性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MEGA3.1生物学软件完成氨基酸序列和病毒进化树分析。结果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为乙脑流行区优势种群,分离11株虫媒病毒,其中8株经IFA和RT-PCR鉴定为乙脑病毒(JEV),均属于基因Ⅰ型JEV。E基因区段核苷酸和氨基酸比较发现,8株病毒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1%~100.0%和99.7%~100.0%;与2004年四川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8%~99.6%,氨基酸同源性在99.3%~100.0%。另外3株病毒在BHK细胞上出现病变时间较JEV快,用20种不同种属的虫媒病毒免疫腹水IFA鉴定和相关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四川省乙脑流行区有5种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为优势种群,乙脑病毒由三带喙库蚊携带,其E区核苷酸和氨基酸相对保守,有利于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同时,分离出3株不能鉴定的虫媒病毒,提示为我国不常见种型或尚未发现的新毒种,其生物学特性和对人类的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佳珂林世华刘学成陈丹林周兴余曹一鸥王静林付士红张翼杨健唐宏民孟勇张鸿银廖安波刘昌弟梁国栋
关键词: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基因分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