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颖群

作品数:132 被引量:249H指数:8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6篇晶体
  • 64篇晶体结构
  • 58篇配合物
  • 33篇电化学
  • 27篇荧光
  • 26篇电化学性质
  • 26篇化学性质
  • 25篇配位
  • 24篇配位聚合
  • 24篇配位聚合物
  • 24篇热合成
  • 23篇PHEN
  • 22篇水热
  • 22篇水热合成
  • 17篇稀土
  • 16篇H
  • 15篇链状
  • 15篇IPY
  • 13篇单色
  • 13篇单色性

机构

  • 130篇衡阳师范学院
  • 46篇湖南工学院
  • 11篇湖南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南华大学
  • 1篇科技部

作者

  • 132篇杨颖群
  • 80篇李薇
  • 54篇李昶红
  • 38篇陈志敏
  • 32篇匡云飞
  • 19篇冯泳兰
  • 19篇邹建陵
  • 17篇邝代治
  • 15篇陈满生
  • 9篇易正戟
  • 8篇李东平
  • 8篇毛芳芳
  • 7篇唐斯萍
  • 6篇邓奕芳
  • 6篇王剑秋
  • 6篇张复兴
  • 6篇许金生
  • 6篇张少华
  • 5篇曾荣英
  • 5篇李玉明

传媒

  • 52篇无机化学学报
  • 19篇衡阳师范学院...
  • 5篇计算机与应用...
  • 3篇分析试验室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广州化工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16篇2006
  • 3篇2005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扑热息痛在Nafion-石墨烯-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Nafion,石墨烯(GS)和纳米金(AuNs)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散液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膜修饰碳糊电极(CPE),建立了一种测定扑热息痛(PCT)的新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CE)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PCT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利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优化了测定PCT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PCT在Nafion/GS/AuNs修饰电极上于0.43V处出现了一灵敏的氧化峰(Epa),其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同时利用氧化峰可以进行微量PCT的检测,其峰电流(ip)与PCT浓度(c)在0.5~10μmol/L和10~900μmol/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8和0.9973,检出限(S/N=3)为0.1μmol/L。复合膜修饰电极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实际药品中扑热息痛的含量的快速检测。
匡云飞邹建陵李薇周昕许金生杨颖群冯泳兰李玉明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金碳糊电极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扑热息痛
Cu(Ⅱ)配合物[Cu(phen)_3]·(ClO_4)_2的合成及性质
2006年
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以碱式碳酸铜、邻菲口罗啉和高氯酸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phen)3].(ClO4)2。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3.629 56 nm,b=1.582 15 nm,c=1.223 70 nm;β=101.936°,V=6.875 17(6)nm3,Dc=1.507 g/cm3,Z=4,F(000)=2 720.0。最终偏离因子R1=0.045 2,wR2=0.067 6。晶体结构测试表明:晶体中每个铜原子与3个邻菲口罗啉的6个N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合晶体结构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研究。
李薇李昶红杨颖群徐伟箭李东平
关键词: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质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_6H_5)_3SnO]_n的合成和结构研究(英文)
2007年
在甲醇溶剂中利用(C6H5)3SnCl和三乙胺水解得到一种新型有机锡聚合物[(C6H5)3SnO]n。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配合物。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并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8339(15)nm,b=1.040(2)nm,c=1.8067(4)nm,Z=4,V=1.5668(5)nm3,Mr=365.99,Dc=1.552g/cm3,mμ=1.623mm-1,F(000)=724,S=1.065,R=0.0278,wR=0.0511配合物的中心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张春华陈满生邝代治邓奕芳杨颖群李薇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有机锡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质
一种网状结构稀土铕(III)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结构稀土铕(III)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网状结构稀土铕(III)配位聚合物具有以下化学表达式:[Eu<Sub>2</Sub>(C<Sub>24</Sub>H<Sub>16</Sub>O<Su...
杨颖群
文献传递
一种四核稀土铽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发光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核稀土铽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发光材料的应用,四核稀土铽配合物具有以下化学表达式:Tb<Sub>4</Sub>(2,2'‑bipy)<Sub>2</Sub>(C<Sub>8</Sub>H<Sub>4<...
杨颖群
文献传递
作为发光材料的芳香羧酸铕(Ⅲ)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为发光材料的芳香羧酸铕(Ⅲ)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芳香羧酸铕(Ⅲ)配合物化学式为:Eu(C<Sub>14</Sub>H<Sub>9</Sub>O<Sub>3</Sub>)<Sub>3</Sub>(Phe...
杨颖群
文献传递
三维杂核Ni(Ⅱ)-Sm(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英文)
2015年
利用过渡金属镍盐、稀土盐与5-异烟酰胺吡啶基异酞酸水热合成了杂核化合物{[NiSm2(INAIP)4(H2O)4]·2H2O}n(1)(INAIP2-=异烟酰胺吡啶基异酞酸根),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是由配体异烟酰胺吡啶基异酞酸连接稀土钐离子形成二维层状结构,该二维层通过Ni-O和Ni-N键连接成三维非贯穿网络结构。配合物1脱水分子后具有稳定微孔结构,对二氧化碳具有一定吸附而对氮气无吸附作用。此外,配合物1还具有典型的稀土钐离子红色荧光性能。
陈满生陈小利邓奕芳崔莺易正戟杨颖群
关键词:晶体结构
一种有机金属钴(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金属钴(Ⅱ)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配合物发光材料具有以下化学表达式:[Co<Sub>2</Sub>(bipy)(dpa)<Sub>2</Sub>(H<Sub>2</Sub>O)<Sub>5</S...
陈志敏杨颖群毛芳芳
文献传递
基于开放型创新式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被引量:3
2012年
文中介绍了建设地方高等院校开放型创新实验及实验室的作用和意义,并重点对开放型创新无机化学实验实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衡阳师范学院开放型学生创新实验室运行8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充分说明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陈满生陈志敏杨颖群易正戟邹建陵罗炳初
关键词:实验教学无机化学
二维配位聚合物[Mn(2,4-DAA)2(4,4′-bipy)]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A complex [Mn(2,4-DAA)2(4,4'-bipy)]n with 2,4-d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 and 4,4'-bipy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2.307 8(6) nm, b=1.164 3(3) nm, c=0.970 9(3) nm, β=96.249(5)°, V=2.593 2(12) nm3, Dc=1.668 g·cm-3, Z=4, F(000)=1 316, Final GooF=1.032, R1=0.046 1, wR2=0.110 2.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complex forms a 2D layer structure by bi-dentate bridging 2,4-d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 groups and 4,4'-bipy molecules. The manganese(Ⅱ)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four oxygen atoms from four 2,4-d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 molecules and two nitrogen atoms of two 4,4'-bipy molecules, respectively, giving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luminescence property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studied. CCDC: 674225.
杨颖群李昶红李薇张少华
关键词: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