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静脉
  • 8篇动脉
  • 6篇外科
  • 5篇血管
  • 5篇手术
  • 5篇腔静脉
  • 4篇诊治
  • 4篇腔内
  • 4篇主动脉
  • 3篇血栓
  • 3篇外科治疗
  • 3篇下肢
  • 2篇动脉体瘤
  • 2篇动脉血
  • 2篇诊治分析
  • 2篇平滑肌
  • 2篇缺血
  • 2篇外科手术
  • 2篇下腔静脉
  • 2篇临床诊治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云南省阜外心...

作者

  • 21篇杨超
  • 12篇金毕
  • 11篇李毅清
  • 6篇刘建勇
  • 5篇吕平
  • 4篇夏印
  • 4篇赖传善
  • 3篇欧阳晨曦
  • 3篇梅菲
  • 3篇郑鸿
  • 3篇吴汉青
  • 2篇党一平
  • 2篇尚丹
  • 2篇孔祥海
  • 2篇刘成珪
  • 1篇刘金平
  • 1篇胡国富
  • 1篇王泽华
  • 1篇肖雅琼
  • 1篇周诚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第七届国际血...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第三届全国血...
  • 1篇第六届中国武...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斑性肢痛症1例报道被引量:4
2012年
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EM)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以烧灼样疼痛,明显红斑和皮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症状,当肢体末端处于低位或者受热时患肢疼痛加重,抬高肢体或遇冷时会减轻。第1例EM是由Graves于1834年所描述,在1878年Mitchl用3个希腊词语:erythtos(红)、melos(末端)、algos(疼痛)组成了"erythromelalgia",并且简练地概括了这个病的特点。
孔祥海梅菲杨超李毅清
关键词:红斑性肢痛症
3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B)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治疗时机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协和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误诊误治、治疗方式及预后,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36例IMHB患者的发病年龄(60.19±11.12)岁,男26例,女10例.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胸背部疼痛,且有高血压病史.28例患者接受了药物保守治疗(77.78%),共死亡5例(17.86%);8例患者接受了腔内支架治疗(22.22%),死亡1例,死亡原因脑溢血;保守治疗和腔内支架治疗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纯的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可行药物保守治疗,住院期间每周进行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血肿进行性增厚或者形成典型的夹层,则应立即外科干预.
梅菲谢锦峰杨超孔祥海金毕李毅清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瘤
72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诊断、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对我科自1989年2月至2008年2月19年间共收治颈动脉体瘤患者72例(81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血管造影术、彩超以及CTA或MRA明确术前诊断。根据瘤体和颈动脉的关系,81个肿瘤均一期切除,其中行单纯瘤体剥除48例(57个);瘤体连同颈外动脉一同切除5例;瘤体连同部分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颈总动脉一并切除后行颈动脉搭桥重建术13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2例;颈内动脉结扎术4例。术后15例发生声嘶,8例发生饮水呛咳,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发生偏瘫,经积极治疗及出院后随访肌力均恢复至两级以上。经5个月至4年随访,8例失访,3例复发,其余无一例手术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CTA或MRA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选择适宜术式。手术中脑神经的保护和减少脑缺血时间是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吴汉青金毕吕平李毅清欧阳晨曦夏印刘建勇杨超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并发症
腔静脉内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探讨——附10例临床资料分析
背景和目的:腔静脉内肿瘤可以导致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甚至猝死,但早期诊断率低,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然而术前明确诊断,特别是对肿瘤延伸范围的判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腔静脉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
杨超金毕
关键词:MRI诊断手术方式选择外科治疗术后复发
文献传递
医源性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和预防
急性肢体缺血是血管外科的常见危重急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如动脉腔内堵塞、腔外受压、动脉壁痉挛或破裂等疾患均可引起急性肢体缺血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且起病急,进展快,若不给予及时诊治,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截肢,乃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
金毕李鹏程刘建勇吕平杨超李毅清郑鸿尚丹赖传善
关键词:急性肢体缺血临床诊治血管外科
文献传递
静脉曲张 病在腿险在肺
2013年
下肢静脉曲张与肺栓塞,一个病在腿,一个病在肺,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实际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要警惕发生肺栓塞。这是因为部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以在曲张的浅静脉内形成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过交通静脉蔓延到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栓子一旦脱落,就会引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杨超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交通静脉静脉内
腔静脉内肿瘤六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腔静脉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近年来收治的6例腔静脉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手术治疗过程和预后,对比研究B超、CTA、MRA等诊断方法。结果6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2例经CTA、4例经MRA确诊;累及心脏3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生长范围,3例采取胸腹联合切口,于心包外阻断下腔静脉;3例体外循环下腹部正中切口和一中开胸切口,打开右心房;所有病例的肿瘤均完整切除且发现双瘤体1例。病理报告平滑肌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1例平滑肌肉瘤患者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术后均恢复良妤。平均随访51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B超、CTA、MRA对腔静脉内肿瘤均有诊断价值,MRA能提供多方位更清晰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外科手术是腔静脉内朋,瘤主要治疗方法,术中应探查腔静脉及髂总静脉的主要属支,盆腔来源肿瘤可以结扎髂内静脉,以预防复发。
杨超金毕欧阳晨曦李毅清赖传善胡德英刘建勇夏印
关键词:平滑肌肉瘤腔静脉外科手术
459例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临床特点,首发临床症状、危险因素,提高对PE的认识,降低漏诊率、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9例完整PE病例的发病趋势、临床表现,病因及诱因。结果459例PE中男女各有两个年龄发病高峰,女性为20.25岁和60~70岁,男性为20—30岁和60~70岁,但无论男女PE的主要人群集中在40-65岁。圆形分布统计显示PE发病高峰期为11月30日至次年的4月4日,即冬春两季。呼吸困难、胸闷最为常见占64.04%,肺梗死三联征仅占8.50%。诱因中手术、创伤和骨折占44.88%,肿瘤占13.0%。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较易累及的部位依次是肌间静脉丛、股胭静脉、髂静脉、胫腓静脉、外周浅静脉。结论PE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年龄、季节集中趋势。临床症状多样且少有特异性。创伤和肿瘤为常见诱因。
徐英江金毕杨超刘建勇李海涛滕云飞
关键词: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人口统计学圆形分布法
体外循环支持腔静脉内肿瘤外科治疗20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20例腔静脉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2007-05至2013-05,共治疗20例患者,女性16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45±4.6)岁,平均体重(65±6.4)kg。入院主诉主要为心慌、气短、反复晕厥、腹...
张凯伦周诚刘成珪蒋雄刚孙图成刘金平杨超李毅清金毕欧阳晨曦王泽华沙慧兰
腔静脉内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2009年
腔静脉内肿瘤是指腔静脉外生长的肿瘤沿腔静脉的属支进入到腔静脉内或原发于腔静脉内的肿瘤,沿腔静脉向心脏生长,并占据和填塞腔静脉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该疾病临床上少见,本院近年来收治腔静脉内肿瘤患者10例,现将其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杨超金毕吕平李毅清赖传善刘建勇夏印陈靖胡国富尚丹吴汉青
关键词:上腔静脉下腔静脉髂内静脉右心房胸腹联合切口肾静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