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萍

作品数:51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神经元
  • 16篇细胞
  • 10篇蛋白
  • 10篇脊髓
  • 9篇教学
  • 8篇运动神经
  • 8篇运动神经元
  • 8篇腺病
  • 8篇腺病毒
  • 8篇病毒载体
  • 7篇蛋白激酶
  • 7篇腺病毒载体
  • 7篇激酶
  • 6篇蛋白激酶C
  • 6篇神经生物学
  • 6篇生物学
  • 6篇突起
  • 6篇注射
  • 6篇注射液
  • 6篇灵注射液

机构

  • 51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河北以岭医院
  • 1篇哈佛医学院
  • 1篇天津市泰达医...

作者

  • 51篇杨萍
  • 15篇李振强
  • 14篇宋林
  • 13篇应大君
  • 7篇阮怀珍
  • 6篇殷玉芹
  • 5篇温惠中
  • 4篇王继明
  • 4篇吴以岭
  • 4篇孙建森
  • 3篇邓玲
  • 3篇张吉强
  • 3篇张明伟
  • 2篇郭强
  • 2篇王宇飞
  • 2篇秦琴
  • 2篇杨忠
  • 2篇邓其跃
  • 1篇陈万
  • 1篇陈超

传媒

  • 10篇神经解剖学杂...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解剖学报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Neuros...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堂教学设计促进神经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摘要)
2009年
杨萍阮怀珍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蛋白激酶C亚型在原代培养神经元生长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PKC不同亚型在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突起生长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蛋白激酶C(PKC) 4种亚型 (α、βⅠ、βⅡ和ε)在胎鼠脊髓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 ,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同步测定突起长度和胞体面积。 结果 原代培养神经元生长过程中 ,7d前随着PKC 4种亚型的表达逐渐增加 ,神经元胞体逐渐长大及突起逐渐延长 ;7d以后无论在胞体还是突起中 ,PKC 4种亚型的表达均下降 ,突起开始萎缩 ,胞体内出现空泡。相关分析发现 βⅡ亚型与突起生长关系最密切 (r =0 73,P <0 0 1)。  结论 PKC可能参与了神经元的生长过程 ;
杨萍殷玉芹李振强
关键词:蛋白激酶C神经元
研究生神经解剖学教改探索与实践
<正>学好神经解剖学是学好神经科学乃至掌握整个生命科学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教研室从1997开始,对研究生的神经解剖学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教学路子。
杨萍阮怀珍
医学神经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6
2008年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覆盖面广、发展迅速。针对神经生物学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手段、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构建了神经生物学课程体系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实现向“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阮怀珍杨萍张吉强张金海吴喜贵蔡文琴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组织染色后封片技巧
2004年
宋林杨萍李振强
关键词:组织染色酒精细胞表面原位杂交水珠
原癌基因Bcl-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表达
2001年
杨萍应大君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BCL-2ECO
神经生物学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被引量:3
2011年
经过三年的建设和积累,逐步形成了神经生物学"品牌化"第二课堂教学。神经生物学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以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很好地解决了第一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内容限制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专业英语和科技英语水平,为解决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急待提高的问题找到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第二课堂教学与第一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杨萍熊鹰阮怀珍杨忠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第二课堂品牌化教学质量
胎鼠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分离培养和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为胎鼠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分离培养提供可靠而稳定的方法。方法 以 6 .8%Metri zamide形成的密度梯度体系离心与抑制有丝分裂相结合进行胎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原代分离培养 ,并用NF 2 0 0免疫组化染色后图象分析了解神经元的生长规律。结果 所获得神经元纯度可达 85 %左右 ,培养的第 5~ 7天神经元生长状态最好 ,是神经元形态和机能测试的最佳时期。结论 密度梯度体系离心与抑制有丝分裂相结合可获得纯度较高的脊髓前角神经元。
杨萍殷玉芹李振强
关键词:脊髓前角神经元胎鼠神经细胞体外培养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丰富神经生物学本科教学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增强神经生物学本科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Journal Club"最新文献阅读。学生在强化科技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也了解到神经科学的最新发展现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实现学习模式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同时,第二课堂活动也成为师资培训的契机,强化了教师队伍的科研和学习意识,通过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邓其跃阮怀珍张吉强杨萍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第二课堂本科教学
原代培养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活力状态与肌萎灵注射液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从细胞水平,观察扶元起萎,养荣生肌的中药制剂肌萎灵注射液对原代培养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完成。实验分组:清洁级SD雌性孕鼠,孕期10~14d。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运动神经元培养72h后,按培养板及孔分为4.5μg/L肌萎灵组(肌萎灵注射液,含生药0.9g/mL)、9μg/L肌萎灵组、45μg/L肌萎灵组、力如太组(力如太R利鲁唑片,应用时经0.9%NaCl-0.01NHCl溶解)和对照组。实验处理:各组分别加入用新鲜培养基稀释为0.5%(终浓度4.5μg/L)、1%(终浓度9μg/L)、5%(终浓度45μg/L)的肌萎灵注射液,力如太组加入利鲁唑(终浓度10μmo/L),对照组加入等量新鲜培养基。实验评估:①共同培养3d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吸光度表示。②采用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神经突起主干长度。结果:①培养的运动神经元活力状态比较:4.5,9,45μg/L肌萎灵组培养运动神经元活力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317±0.054,0.396±0.087,0.329±0.097,0.230±0.130,P<0.05)。力如太组细胞生长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0.266±0.141,0.230±0.130,P>0.05)。②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起生长情况结果:4.5μg/L肌萎灵组和9μg/L肌萎灵组可促进其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15.96±32.32),(373.46±80.24),(159.71±48.95)μm,P<0.05]。结论:肌萎灵注射液可增强运动神经元活力,促进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起的生长。
王继明吴以岭杨萍陈金亮周顺林马文龙
关键词:肌萎灵注射液运动神经元细胞活力神经突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