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胡宏

作品数:32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英语
  • 3篇大学英语
  • 3篇教学
  • 2篇手法
  • 2篇文化
  • 2篇美文
  • 1篇大学英语词汇
  • 1篇大学英语词汇...
  • 1篇大学英语多媒...
  • 1篇大学英语多媒...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教学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手段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形象
  • 1篇英美文化
  • 1篇英美文学
  • 1篇英语词汇

机构

  • 13篇九江学院

作者

  • 13篇杨胡宏
  • 1篇徐丽娜
  • 1篇项莉
  • 1篇熊丽

传媒

  • 3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芒种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福建茶叶
  • 1篇九江职业技术...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芒种(下半月...
  • 1篇才智
  • 1篇明日风尚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场美国梦的破碎——刍议《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引量:1
2013年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个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从表面上来看,盖茨比只是一个爱情的牺牲品,但实质上,他却是“美国梦”的牺牲品。盖茨比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历史上最会纵乐、最绚丽的时代”。
杨胡宏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艺术形象美国历史牺牲品
浅析美国文学作品中对个人奋斗的理解和追求
2012年
迁徙和流动是美利坚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这样的迁徙和流动过程中,美利坚合众国得以成立,而美国文学也开始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发展过程中得以诞生。也许正是这种迁徙和流动赋予了美国文学不一般的意涵。
杨胡宏
关键词:美国文学美利坚民族奋斗精神美国作家美国社会
刍议《野性的呼唤》的写作手法被引量:1
2015年
《野性的呼唤》使杰克·伦敦一举成名,被誉为是"描写荒蛮世界的最伟大的小说",其文体简洁清新,真实的背景能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其写作手法也很成功,是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与超验主义的有机结合。
杨胡宏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写作手法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新模式探究被引量:1
2010年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对教学效果有所促进。但多媒体也有不足和片面之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多媒体的主要不足和教师们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注意和提高的地方。
杨胡宏熊丽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浅谈广告英语的修辞手段被引量:2
2007年
广告英语是有别于普通英语的一种独具一格的应用语言,各种修辞手段在广告英语中的灵活运用,加强了广告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广告英语更能有效地实现其广告目的。本文通过一些典型具体的英语广告例子,对广告英语的修辞手段及其功能效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杨胡宏徐丽娜
关键词:广告英语修辞手段
从《阿甘正传》看英美文化中的积极探索精神
2013年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开始出现反智浪潮,为了迎合这个潮流,好莱坞推出了一系列崇尚低智商和贬低现代文明的影片,旨在引导人们回归自然,这类电影被美国媒体称为"反智电影"。《阿甘正传》就是这类电影的代表作。《阿甘正传》是一部成功的影片,通过深入描述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的日常生活,全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部影片中还深深渗透着英美文化中的积极探索精神。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杨胡宏
关键词:《阿甘正传》阿甘英美文化
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全新版大学英语》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英语》为例,从课前的微视频拍摄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到课堂学习项目的设计及展开,展示了翻转课堂的实况。为翻转课堂进入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杨胡宏项莉
关键词:大学英语
象征手法在《坟墓》中的运用探析
2015年
《坟墓》是凯瑟琳·安·波特的作品,凯瑟琳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辞藻不尚绚丽,文笔朴实简练,却隐含着强烈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她以细腻的笔触探人的内心,这一点在她的作品《坟墓》中得到了体现。《坟墓》是一部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作品,作者熟练运用了象征手法,对揭示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研究象征手法在《坟墓》中的运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杨胡宏
关键词:凯瑟琳·安·波特象征手法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的声音叙事
2019年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已故上校的女儿们》内容丰富,叙事技巧独特。文本中的听觉叙事在表达作品的象征意蕴、声音叙事特质、深化文本中声音与叙事心理特写等方面都显现出了极其重要的意义。该论文尝试从声音叙事这一角度解读该小说,研究作品的叙事声音,以期获得对该作品的新认识。
杨胡宏
关键词:声音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魅力
2013年
引言 英国女作家奥斯丁出生在英格兰的普郡斯蒂汶顿村。她是在极其安静的乡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极有个性的优秀作家。她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塑造了一个代表英国中产阶级的少女形象——伊丽莎白。这个20岁的女孩充满机智、聪慧并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她比彬格莱小姐思想丰富、朴实大度,比夏绿蒂有理想有追求,有迷人的光彩,比同胞姐妹聪明、勇敢、生气勃勃,她善于观察,长于分析。奥斯丁曾说过:“我必须承认,伊丽莎白是自有书籍以来的十分讨人喜欢的人物,
杨胡宏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女性魅力乡村环境少女形象中产阶级奥斯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