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珍

作品数:27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文学
  • 6篇女性
  • 4篇泰戈尔
  • 3篇叙事
  • 3篇戏剧
  • 2篇学史
  • 2篇女性写作
  • 2篇女性主义
  • 2篇外国文学
  • 2篇文化
  • 2篇文学史
  • 2篇小说
  • 2篇写作
  • 2篇教学探索
  • 2篇教学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 2篇本土
  • 2篇本土化
  • 2篇比较文学

机构

  • 23篇吉首大学

作者

  • 23篇杨玉珍

传媒

  • 8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广西科技师范...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振铎与“世界文学”被引量:2
2005年
作为成长于五四时期的一代学者 ,跨民族、跨国界的文学接受使郑振铎倡导“为人生的艺术” ,并提出了“血与泪”的文学主张 ,也使他认识到文学的情感、表现的审美特性以及人类文学的相通性 ,从而形成了“文学统一观”。由此 ,他不仅积极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 ,并在《文学大纲》中率先提出在中国实践世界文学的构想。
杨玉珍
关键词:世界文学跨民族文学主张文学接受相通性外国文学作品
论沈从文与大江健三郎原乡追寻的美学建构——以河流/森林为表征被引量:3
2006年
在沈从文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中,河流与森林分别是其主要意象和故事得以展开的中心场所,都是建立在对原乡经验的提炼与再创造上,寄寓着对未来的一种乌托邦式想像。具有地域色彩,浸透着作家个人的成长体验和人生认知;又是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勾连的主体意象,蕴含着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想像,是作家基于人类当下生存处境而对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回溯及对未来的建构,表现出对原乡的追寻与基于其上的自觉的美学建构。
杨玉珍
关键词:原乡河流
象征主义:无法实现的同一性被引量:3
2002年
象征派以非理性主义哲学为基础 ,利用可见的物质世界与不可见的精神世界的交感契合 ,达到物我相通的境界 ,或者通过象征、暗示、联想 ,或者通过对“物性”的描述 ,或者通过神话、自然与人类社会和精神的同构 ,努力追求美的和谐的世界 ,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 。
杨玉珍
关键词:同一性表现主义
外来影响与郑振铎的文学史观
2005年
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猛将之一,做出了大量的新文学实绩,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个性。作为成长于20世纪初的一代学者,外来影响作为“他者之镜”、“他山之石”在郑振铎文学史观的构成中起了很大作用,启蒙意识、民族意识、世界意识、文学本体意识、研究者主体意识成为其文学史观的主要特质,也使其文学史著作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杨玉珍
关键词:文学史观
《边城》:东方神韵被引量:2
2004年
将《边城》置于东方文学的审美传统及20世纪现实发展的框架中,从其诗性的叙事艺术、独特的人性守望、和谐的审美韵致及对民族诗美传统的承接与创造等方面进行审视,揭示其所蕴涵的东方神韵。
杨玉珍
关键词:小说叙事艺术东方神韵审美风格
本土化与主体性:本科比较文学教学探索被引量:4
2018年
本科比较文学教学面临许多困境,"精英"学科定位的"窘",教学方法上的"老",教学内容上的随意性,教学效果上的"尬",这些迫使任课教师思考、探讨课程教学改革。本土化与主体性不仅是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确立自我主体立场,利用本土资源,结合本土"学情",通过"破体显要"的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和体系,采用学生"自主课堂"及"理论实践化"的方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杨玉珍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本土化主体性
中国戈迪默研究论评被引量:4
2010年
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十大作家之一的戈迪默作为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得主曾是中国学界广泛关注的对象,但紧随其"高出镜率"的却是"低研究度",对其文学的研究未能真正深入展开,个中症结:意识形态化的遮蔽、地域性认同的疏阔、理论标签式阅读的空洞等,正是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中的通病。
杨玉珍
关键词:戈迪默东方文学意识形态化
沈从文笔下“女学生”形象文化透视被引量:1
2014年
"女学"、"女学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的能指符码之一。作为"现代性"转喻象征的"女学生",在沈从文的笔下成了现代性批判的指代,显示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男性本位特色。作为"他者"形象的女学生,在其听闻传播与成论生成的形式中寓含了其异己性与欲望化特征,在抽象与矛盾描写中显示了其客体化与对象性本质。"女学生"形象在沈从文笔下作为"第三方"话语谱系,折射着乡村对都市的想象、都市对乡村的影响,以及来自乡村、身居都市的作家回望自我与民族来处,对国民性、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批判与反思。
杨玉珍
关键词:女学生他者
杜拉斯与女性写作
1998年
杨玉珍
关键词:玛格丽特·杜拉斯女权主义者女性写作女性自我女性叙事
童心与理想——沈从文与泰戈尔笔下的儿童世界之比较被引量:1
2000年
沈从文与泰戈尔对儿童世界都表现出了钟情、关爱与讴歌 ,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理想之中 ,在童心、纯真、自然、爱之中寄予着自由与美的理念 ,但由于各自的社会理想、审美理想及文化传统的差异 。
杨玉珍
关键词:泰戈尔童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