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缝合方法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治疗陈旧性锤状指2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杨柏姜恒马岩胡闯
- 关键词:陈旧性锤状指
- 锁定DHS结合MIPPO植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2
- 2012年
- 粗隆间骨折多发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骨折正呈现上升趋势,并成为了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数学者均主张早期采取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自2007年8月至2011年4月,作者采用MIPPO技术植入锁定DHS治疗粗隆间骨折42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杨柏孙浩马岩胡闯王雷尹健石严寒
-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微创
- 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网球肘12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03年
- 岳勇赵东风杨柏
- 关键词: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小针刀
- 术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价术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符合准入标准的83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A组)40例及对照组(B组)43例,观察记录两组输血量、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率100%,失血量、术后输血量A组与B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安全有效,未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危险。
- 赵东风尹建石刘欣伟杨柏岳勇王俊生时佳汤志宏王瑀孙浩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氨甲环酸围术期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深筋膜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clubfoot,CCF)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关系。方法:对1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及对照组5例非神经、肌肉及胶原病死亡小儿,足内侧及小腿前外侧深筋膜进行电镜观察、分析。结果: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深筋膜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增多,细胞体积增大,胶原纤维较粗,排列致密、整齐。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符合组织器官纤维化及一般瘢痕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故认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能由足内侧深筋膜纤维化所引起。
- 赵东风岳勇赵黎葛杰杨柏
-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筋膜超微结构胶原
- 塞透派勒链治疗四肢慢性骨髓炎21例
- 2003年
- 自1992年10月-1997年6月共收治四肢慢性骨髓炎21例,采用病灶清除、塞透派勒链(Septopal)(联邦德国恩麦科公司生产)骨髓腔内植入,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葛杰赵东风时佳杨柏岳勇韩涛
- 关键词:骨髓炎外科手术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被引量:2
- 2004年
- 对4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应用小切口下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方法及术后对患肢行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小切口微创、有限内固定减少骨折处血运破坏,增加骨愈合机会,术后可早期康复训练,改善患肢功能恢复。
- 岳勇赵东风葛杰杨柏时佳
-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胫腓骨骨折早期康复训练
- 牵引下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介绍牵引下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采用胸髋牵引 ,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经皮腰椎间盘摘除 ,边牵引 ,边切吸 ,持续牵引 10~ 15min后 ,逐渐放松 ,可 2次牵引切吸。牵引重量为 3 0~ 5 0kg。结果 :本组 3 6例 ,髓核摘除量均值为 ( 2 .73± 0 .67)g ,1年以上随诊 2 8例 ,优良率达 96.4%。另外 ,我们曾在尸体腰椎上牵引穿刺 ,实验发现 ,穿刺针不易损伤神经根。结论 :我们认为牵引下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安全、可靠 ,简单易行 ,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
- 钟远声孙诚信韩涛杨柏张雪冰
- 关键词: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突出
-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牵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被引量:4
- 2010年
- 杨柏姜恒马岩胡闯
- 关键词:跟腱断裂关节镜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细胞外基质的变化(英文)被引量:1
- 2005年
- 背景:既往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骨骼及神经,肌肉病理改变的研究较多,而对畸形足周围软组织变化的研究正在探索中。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对象:实验于1997-11/2003-08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实验组深筋膜标本来自于15例手术矫正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男11例,女4例,均年龄9个月。对照组选择5例非神经肌肉性疾病及非胶原病死亡患儿。年龄4~21个月,平均11个月。方法: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及非神经肌肉病变死亡小儿的足部及小腿前外侧深筋膜进行免疫组化,切片应用LeticaQ,570c彩色图像分析仪处理系统进行量化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深筋膜的Ⅰ,Ⅱ,Ⅲ型胶原阳性表达及相对含量。结果:实验组足内侧Ⅰ,Ⅱ,Ⅲ型胶原含量分别为116.43±11.80,132.91±8.88,184.40±11.82;对照组分别为169.28±8.17,176.33±9.47,194.38±5.87。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挛缩组织Ⅰ,Ⅱ,Ⅲ型胶原含量均有增加,Ⅰ型胶原增加最显著,Ⅲ型次之,Ⅱ型增加最少。且Ⅰ,Ⅲ型胶原呈负相关。Ⅱ型胶原的阳性表达可能为伴随现象。它与Ⅰ,Ⅲ型胶原无相关性。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符合组织器官纤维化及一般瘢痕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故认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能为足内侧的纤维化所引起。
- 赵东风岳勇杨柏葛杰汤志宏时佳
- 关键词:马蹄足畸形筋膜胶原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