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国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主题

  • 3篇翻译
  • 2篇文学
  • 1篇动物
  • 1篇对等
  • 1篇多元化语境
  • 1篇学习情境
  • 1篇寻根
  • 1篇译本
  • 1篇英汉
  • 1篇英汉翻译
  • 1篇英汉互译
  • 1篇英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语言
  • 1篇英语语言文学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文学
  • 1篇中国古诗
  • 1篇人性
  • 1篇社会

机构

  • 8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杨建国
  • 1篇苏蕊
  • 1篇童靖
  • 1篇苟红岚

传媒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西安外国语学...
  • 1篇外语教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等待无奈——读哈金《等待》被引量:5
2005年
美籍华人作家哈金以一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等待》荣获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BookAward)及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PEN/FaulknerAwardforFiction),从此备受世人瞩目。本文试图通过对《等待》中三位主人公的姓名进行解读,以揭示作品中展现的人生中的无奈。
杨建国童靖
关键词:《等待》无奈
从庞德英译中国古诗看奈达的“形式对应”理论被引量:3
2005年
以庞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为切入点,追溯了奈达的“形式对应”理论,进而指出这种理论的两面性: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求内容信息的对等,而且要尽可能地做到形式对应,因为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
杨建国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学文学翻译诗歌翻译
“透明翻译”与“零位信息”补偿被引量:1
2006年
美国著名《圣经》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零位信息”(zero message)功能补偿翻译理论和策略,不仅促进了《圣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翻译和传播,而且也为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词的翻译提供了足够的理据和实例。然而,“零位”补偿与“透明”翻译一样,采用的都是“归化”策略,它不仅掩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且也消解了翻译本身。
杨建国苏蕊
关键词:《圣经》翻译功能对等
浅谈口语表达的特征与口译能力的提高被引量:2
2005年
文章阐述了口语表达与口语翻译的不可分割性,即流利地道的口语经验会使口译过程变得更加达意、流畅.只有殷实的口语表达积累,才能完成准确、敏捷的口语翻译.
苟红岚杨建国
关键词:口语口译跨文化
英汉互译中的误译成因例析被引量:3
2002年
翻译是双语之间的一种转换活动。任何一个译者若只精通两种语言中的一种都不可能献给读者一件忠实的译品。在英汉互译中,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深厚的英语功底以及同样深厚的汉语功底。通过一些误译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大量的误译都是因译者驾驭双语的能力不高造成的。可见,提高汉语功底与提高英语功底同等重要。
杨建国
关键词:英汉翻译误译译本
构建多元化学习情境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被引量:1
2005年
多元化课堂,学习性课程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学模式。情境学习理论和社会建构知识观则为教学由传统模式向理想模式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然而,“教育与社会环境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宏观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政治力量互相连结,并形成和塑造我们的教与学模式”。环境的支持是教学实践得以转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态度、思考和行动;二是能否提供必要的文化环境支持维持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才能达致理想的教学效果。
杨建国
关键词:互动情境学习社会建构主义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海外华裔文学被引量:2
2007年
海外华裔文学的文化身份认同是近年来文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以“寻根”和“归化”为线索,对海外华裔文学在西方社会的多元化及所在国主流文化氛围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华裔文学从“寻根”到“归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学从民族的、封闭的走向国际的、多样性的文学现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克服民族文化中的地方性、局限性,走向多元化的普遍性和自然性。
杨建国
关键词:文学多元化语境寻根归化文化身份
“动物”身上的人性——评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是从存在主义角度对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进行分析,选取的视角分别是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三段论理论和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时间性结构。通过分析旨在表明,书中主人公比格的人生轨迹固然有环境决定的因素,但不能忽略他本身自发的需求,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求,寄希望弥补自然主义关于人是动物缺陷。
杨建国
关键词:《土生子》存在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