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帆

作品数:66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水利工程
  • 15篇机械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4篇泵装置
  • 16篇模型试验
  • 16篇泵站
  • 14篇数值模拟
  • 14篇值模拟
  • 13篇轴流泵
  • 13篇贯流泵
  • 12篇水力性能
  • 11篇流道
  • 9篇试验分析
  • 9篇贯流泵装置
  • 7篇水流
  • 6篇水力
  • 6篇水力机械
  • 5篇性能试验
  • 5篇压力脉动
  • 5篇内流场
  • 4篇水力特性
  • 4篇现场测试
  • 4篇混流泵

机构

  • 65篇扬州大学
  • 14篇江苏省水利科...
  • 4篇江苏省水利勘...
  • 4篇江苏省骆运水...
  • 4篇学研究院
  • 3篇南通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淮安市水利勘...
  • 2篇江苏省洪泽湖...
  • 2篇江苏航天水力...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篇武汉第二船舶...
  • 1篇福建省机械科...
  • 1篇泰兴市水务局
  • 1篇安徽省水利水...

作者

  • 65篇杨帆
  • 18篇汤方平
  • 18篇刘超
  • 9篇周济人
  • 4篇金燕
  • 4篇成立
  • 3篇吉庆伟
  • 2篇李彦军
  • 2篇单陆丹
  • 2篇陆美凝
  • 2篇丁浩
  • 1篇杨德志
  • 1篇王忠伟
  • 1篇连松锦
  • 1篇陈洁茹
  • 1篇卜舸
  • 1篇杨帆
  • 1篇王琪
  • 1篇刘强
  • 1篇吉庆丰

传媒

  • 8篇中国农村水利...
  • 6篇农业机械学报
  • 6篇灌溉排水学报
  • 4篇浙江水利科技
  • 4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水电能源科学
  • 3篇江苏水利
  • 3篇水利科技与经...
  • 2篇水泵技术
  • 2篇黑龙江水利科...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排灌机械工程...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治淮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吉林水利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13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贯流泵装置模型试验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为检验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贯流泵机组泵装置的水力特性,对竖井贯流泵装置开展了能量特性试验、空化特性试验、飞逸特性试验,获得了叶片安放角0°、±2°和±4°下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叶片角度下,在正常运行扬程范围内竖井贯流泵装置模型运行平稳,无明显不良噪音和振动;在叶片角度0°下,设计扬程1.98 m时,临界空化余量约为4.05 m;最大扬程3.70 m时,临界空化余量约为6.29 m;在扬程1.98~3.70 m内,临界空化余量均满足运行要求;叶片安放角度为-4°,扬程为3.30 m时,泵装置的最高效率达到79.03%;竖井贯流泵装置单位飞逸转速随叶片角度减小而增大;在叶片角度0°,最大扬程3.70 m时,最大飞逸转速为水泵机组额定转速的2.13倍。
杨建峰王铁力张一祁周亚军杨帆
关键词:泵装置模型试验
斜式轴流泵装置内流特性数值分析与验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斜式轴流泵装置流道内部的流动特性。【方法】基于CFD技术对30°斜式轴流泵装置全流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明晰了不同流量工况时泵装置各过流结构的水力特性。【结果】肘形斜式进水流道出口存在明显的速度梯度,最优流量工况(1.0Qbep)时进水流道出口断面的轴向流速均匀度为93%,速度加权平均角为85.2°;随流量的增大,叶轮叶片高压区逐渐从进水边移向出水边,叶片表面压力呈规律性的梯度分布;导叶体出口断面的速度环量随流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优流量工况(1.0Q_(bep))时导叶体出口断面的速度环量最小;平直管式出水流道弯管段的涡结构多为长条状,主要分布在弯管进口处和泵轴附近。【结论】斜式轴流泵内部流态相对均匀,肘形斜式进水流道能为叶轮提供良好的入流流态;斜式轴流泵装置模型与试验外特性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
胡文竹仝道斌李忠斌王瑞杨帆
关键词:斜式轴流泵泵装置内流场水力性能数值模拟
阵列超声波检测技术在船闸闸门焊缝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船闸闸门是一种以钢为基材,通过焊接工艺制作而成的钢闸门结构,服役中焊缝受环境因素影响会出现损伤,损伤的积累会导致拦水泄漏,危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阵列超声方法实现船闸焊缝的可视化无损检测,通过阵列超声传感器采集全波场回波信号,利用全聚焦成像方法现实缺陷的超声成像,进而对缺陷进行定量分析。对实验室钢结构焊缝试块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阵列超声方法检测误差小,精度高;对界牌水利枢纽中船闸中的焊缝缺陷进行检测,共检测出7处缺陷。结果表明:阵列超声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形象地表征焊缝缺陷的分布区域以及形状,排除裂纹、未熔合类的致命缺陷,还可以实现焊缝的尺寸、所处深度、延伸方向等定量化分析。
许旭东袁尧邓彬彬张俊李忠斌杨帆
关键词:闸门焊缝无损检测
新桃花港江边枢纽工程双向立式泵装置模型试验分析
2023年
为确保新桃花港江边枢纽工程泵站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掌握该泵站装置的运行性能,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不同叶片安放角时泵装置的能量性能、空化性能及飞逸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片安放角0°时,泵装置的效率最高为70.01%;在排涝设计扬程2.83m时,叶片安放角+2°下的原型泵装置的流量为16.34 m^(3)/s,效率为67.5%;在引水设计扬程1.34m时,叶片安放角-4°下的泵装置流量为215.8L/s,原型泵装置的流量为16.84 m^(3)/s,效率为66.5%,流量均满足设计流量16 m^(3)/s的要求。水泵的空化性能满足最小淹没水深的要求。在叶片安放角-4°时,最大净扬程2.81m下的原型泵最大飞逸转速是额定转速的1.54倍,建议按此飞逸转速校核机组结构强度。
刘晓成蔡一平孙圣杰袁尧周广新杨帆
关键词:泵装置空化性能
泗阳二站改造工程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保证泗阳二站改造工程的成功,确保水泵选型合理和泵装置水力性能优越,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测试不同叶片安放角时立式轴流泵装置的能量性能、空化性能、飞逸特性及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叶片安放角为-2°时,泵装置最高效率77.79%,此时泵装置扬程5.82 m,流量0.31 m^(3)/s;叶片安放角为+2°时,设计扬程6.30 m下原型泵装置流量为33.00 m^(3)/s,满足设计流量要求,装置效率75.54%,原型泵必需汽蚀余量为8.45 m;最大扬程6.80 m时,原型泵必需汽蚀余量为8.69 m,最大飞逸转速为电机额定转速的1.65倍。在同一叶片安放角,导叶体出口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峰峰值大于叶轮进口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峰峰值,且随扬程增加,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峰峰值基本呈增加趋势。
吉庆伟李进东林智康袁尧杨帆
关键词:空化性能压力脉动模型试验
基于CFX的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水力性能分析被引量:27
2012年
为分析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的内部流动结构并进行性能预测,应用三维紊流Navier-Stokes、RNG k-ε湍流模型和壁面定律对泵装置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共计算了额定转速下240—460L/s流量范围内的9个工况点.分析了导水锥对进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及导叶体对装置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泵装置模型试验对预测的外特性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加设导水锥可消除喇叭口下的奇点,避免附底涡的产生,加设导水锥后进水流道出口断面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提高0.5—0.8个百分点,速度加权平均角提高了0.3°—1.28°.导水锥对自流工况的影响很小.大流量工况时扩散导叶对叶轮出口环量的回收效果优于常规导叶,泵装置效率明显提高.
杨帆刘超汤方平
关键词:轴流泵泵装置流道导叶水力性能
水利高校学生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教学模式探析——评《水工建筑物》
2022年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当代高等教育中更需教师深入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为此基于学生视角,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特点出发,构建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是值得探讨与分析的。
孙云儒杨帆
关键词: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培养模式高级专门人才
闸站结合泵站进水池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2023年
为改善泵站进水池内旋涡、偏流等不良流态及研究十字消涡板对喇叭口下方水体的整流效果,选取某闸站结合泵站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计算软件模拟导流墩长度对水流流态的影响,计算各方案下两种不同水位的流速分布均匀度与速度加权平均角,并与对应原始方案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应用正交分析法研究十字消涡板尺寸对喇叭口处整流效果的影响,得到导流墩长度为3倍喇叭口直径配合十字消涡板的最佳整流方案,能有效减小旋涡面积。两种水位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较原方案分别提升5.88%和2.73%,速度加权平均角分别提升2.83°和1.13°,流线更加均匀。该整流方案能有效改善水泵的进水条件和喇叭口处旋涡,可为闸站结合泵站工程的多参数优化及设计提供参考。
周东方王怡波周济人杨帆
关键词:进水池导流墩
北坍泵站流道优化及泵装置模型试验分析
2024年
流道对于泵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减小流道的水力损失并保证北坍泵站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北坍泵站的肘形进水流道和低驼峰出水流道进行几何尺寸优化。通过对不同尺寸方案的流道水力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流道的优化方案并对最终优化方案组合的泵装置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肘形进水流道出口面的轴向流速均匀度提高0.10%,低驼峰出水流道水力损失降低23.91%。在不同叶片安放角(-4°、-2°、0°、+2°和+4°),模型泵装置的最高效率均超过72.00%;叶片安放角为+2°时,泵装置的最高效率为74.97%。在灌溉设计净扬程和排涝设计净扬程条件下,泵装置均保持高效率运行。优化后的泵装置水力效率和运行稳定性较高,可为同类型泵站的流道优化提供借鉴。
李进东孙圣杰许旭东徐贵颖杨帆
关键词:流道模型试验
箱涵式双向立式泵装置性能试验与流场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究箱涵式双向立式泵装置性能与导叶体对泵装置效率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江边枢纽泵站的箱涵式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箱涵式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开展了能量性能、汽蚀性能及飞逸性能试验,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泵装置内部流动特征。【结果】①排水工况设计扬程1.55 m时,叶片安放角-6°下箱涵式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效率为57.24%。②引水工况设计扬程1.75 m时,叶片安放角-6°下箱涵式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效率为60.77%。③在运行扬程1.75~3.95 m范围内,轴流泵的临界汽蚀余量均不超过8.0 m,满足最低淹没深度要求。【结论】经导叶体数值比选,在设计流量时采用扩散导叶体的泵装置效率高于采用直导叶体的泵装置。各工况时箱涵式双向进水流道内流场的前部流线平顺,在双向进水流道的盲端处,流速很小,表现为运动缓慢的回流区;出水侧的流态分布整体较为均匀,无不良流态出现。
金海银张一祁袁尧杨帆
关键词:泵装置轴流泵模型试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