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求真的角力——论“典型”的内涵及其争论的根源 2014年 "典型"是一个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学和美学中多次引起争论的理论问题。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周扬和胡风就这个问题争论过,建国后又出现过两次大规模争论。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新理论、新思潮的涌入,文艺学和美学的议题层出不穷,既新颖又多样,人们遂对这一理论问题失去了热情。有学者认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典型就开始"崩解"了。(1)然而,时至今日,典型也还是文艺批评中的常用语,也没有完全淡出研究者的视线。 杨富波关键词:当代文艺学 黑格尔哲学 《判断力批判》 艺术创造 审美活动 论德里达的首次书写之思 2013年 德里达在《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中对胡塞尔的"书写"概念做了分析,这是他的首次书写之思。他阐发了书写作为"身体"的意义、辨析了书写单义性要求和多义性必然的关系。德里达此时的书写之思是现象学式的,但为后来解构之思开辟了道路。 杨富波关键词:德里达 学院批评的一种样式——美国“新批评派”及其启示 2020年 学院批评是近年来文学批评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但研究者对什么是学院批评、学院批评的优势何在、学院批评有什么缺点、学院批评该如何发展等问题存在不少争论。20世纪中期美国的新批评派是西方文学研究界一个具有典范性的学派。本文回顾了这个流派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它在美国大学文学教育中的作用等问题,以期为我们理解学院批评提供启示。 杨富波关键词:新批评 文学教育 论鲁迅《野草》的现代主义风格——以张枣的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2 2019年 张梦阳在回顾《野草》的研究史时说:'《野草》是了解鲁迅的窗口,也是检验研究家心灵、头脑和认知力、领悟力的试金石。每个研究家在解读《野草》的时候,都不能不接受它的检验。'(1)近年来,已故当代著名诗人张枣生前关于鲁迅《野草》的相关研究被陆续发表出来(2),这些论述渗透着一个诗人敏感的心灵和头脑,也折射出独特的诗学研究视角所具有的认知力和领悟力,因而赋予《野草》这一经典文本以新的含义。张枣把鲁迅定位为'中国新诗之父',他说:'我们新诗的第一个伟大诗人,我们诗歌现代性的源头的奠基人,是鲁迅。 杨富波关键词:波德莱尔 现代主义风格 论勒内·韦勒克的文学史理论研究 2023年 从1936年发表《文学史理论》(“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History”)(1)一文开始,文学史问题就成为勒内·韦勒克的学术关切之一。他这方面的论文包括《文学史的六种类型》(“Six Types of Literary History”)((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Literture Theory, Criticism,and History”)((3))、《文学史上的进化概念》(“The Concept of Evolution in Literary History”)((4))、《文学史的衰落》(“The Fall of Literary History”)((5))等。 杨富波 邵鸿雁关键词:文学史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LITE 试论空间形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结构作用 2020年 一、小说结构分析中时间形式与空间形式的分野虽然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且在宏观宇宙尺度上可以相互转化,但在日常的生活尺度和感受习惯中,人们更多的还是在康德的意义上把时间与空间理解为两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纯粹直观形式。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共同构成了人们认识一切对象的最基本的结构元素。同样,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发挥着最基本的结构作用。 杨富波关键词:流浪汉小说 《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 小说家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 本论文是关于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系统研究,分五个部分。引论回顾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对该理论的接受状况,通过梳理有代表性的学者和学术论著,总结接受之得失,是为本文研究之起点。论文之主体设三章,分别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体... 杨富波关键词:麦克卢汉 媒介理论 渊源 文献传递 莫瑞·克里格与新批评 本论文研究的论题是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家莫瑞·克里格与新批评的关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文学批评的一个转折期。新批评的风光达到顶峰后,迅速走下坡路,批评理论进入“新批评之后”。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新理... 杨富波关键词:语境主义 创作主题 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