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龙涛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循环流化床
  • 2篇石煤
  • 2篇提钒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2篇
  • 1篇云母
  • 1篇酸浸
  • 1篇燃烧
  • 1篇燃烧特性
  • 1篇细磨
  • 1篇孔结构
  • 1篇灰渣
  • 1篇含钒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李龙涛
  • 2篇曾伟强
  • 2篇蒋啸
  • 2篇祝培旺
  • 2篇施正伦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碳石煤循环流化床焙烧灰渣酸浸提钒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西北某省高碳石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石煤循环流化床焙烧,灰渣直接酸浸提钒实现碳、钒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对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高碳石煤循环流化床的焙烧特性,同时针对硫酸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灰渣酸浸提钒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钒主要赋存于钒云母和铁铝氧化物中,分别占总钒含量的73.89%和14.78%;循环流化床焙烧温度为850℃时,燃烧效率可达69.17%,高碳石煤热能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时,焙烧脱碳也有利于钒的富集,对灰渣酸浸提钒过程中钒浸出率的提高亦有正面影响作用;赋存于不同矿物中的钒浸取难度不同,游离氧化物中的钒最易浸出,铁铝氧化物中的钒较易浸出,钒云母矿物中的钒最难以浸出;硫酸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液固比等对钒的浸出均有影响,而硫酸浓度和酸浸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较适宜的酸浸条件为:硫酸浓度6 mol·L-1,酸浸温度110℃,酸浸时间2 h,液固比2.5∶1.0。在此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88.61%。
李龙涛曾伟强施正伦蒋啸祝培旺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酸浸
甘肃石煤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及灰渣提钒试验研究
含钒石煤是一种重要的钒矿资源,在我国其储量极为丰富,从石煤中提钒也成为我国钒资源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石煤提钒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热能无法充分利用、钒回收率低等突出问题。为减少环境污染,获得较高的钒转化率,...
李龙涛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孔结构燃烧特性
文献传递
云母型含钒石煤灰渣空白焙烧提钒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为探究云母型含钒石煤空白焙烧提钒工艺的可行性,以西北某地云母型含钒石煤为研究对象,对石煤进行循环流化床燃烧利用其热能后,通过细磨技术对石煤灰渣进行预处理,同时,针对灰渣粒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空气流量等焙烧因素对钒转浸率的影响作用,对细磨处理后的灰渣进行了空白焙烧的相关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钒转浸率的提高有显著影响,焙烧过程中,较低的焙烧温度不能有效破坏钒云母晶格结构,当焙烧温度足以有效破坏云母晶格结构时,若低价钒不能被氧化成高价态含钒化合物,钒也难以浸出;焙烧过程中,氧化性气氛的存在一方面将释放出来的低价钒氧化成高价态含钒化合物,同时有助于促进含钒云母晶格中钒的释放;经细磨预处理的石煤灰渣进行高温空白焙烧后,在常温(20℃)、低酸(0.54 mol·L-1H2SO4)、无助浸剂、静置2 h等酸浸条件下进行酸浸,钒转浸率可达83.81%,这表明对云母型含钒石煤进行空白焙烧提钒是可行的。
李龙涛祝培旺施正伦蒋啸曾伟强
关键词:石煤细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