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韵

作品数:21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水稻
  • 5篇农业
  • 3篇生态
  • 3篇生态规划
  • 3篇省水
  • 3篇现代农业
  • 3篇广东省水稻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信息系统
  • 2篇生态示范
  • 2篇生态示范区
  • 2篇水稻产业
  • 2篇盆栽
  • 2篇盆栽植物
  • 2篇主茎
  • 1篇稻种
  • 1篇越冬

机构

  • 21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21篇李韵
  • 20篇章家恩
  • 15篇叶延琼
  • 10篇何铭谦
  • 6篇秦钟
  • 6篇李逸勉
  • 4篇骆世明
  • 3篇魏立华
  • 3篇丛艳国
  • 2篇吴睿珊
  • 2篇全国明
  • 2篇赵本良
  • 2篇杨慧荣
  • 1篇吴银宝
  • 1篇张锦
  • 1篇罗明珠
  • 1篇陈丽丽
  • 1篇彭莉
  • 1篇蔡昆争
  • 1篇宋春秀

传媒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生态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南方农村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广东水利水电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佛山市三水区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发展规划与建设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全面论述了佛山市三水区现代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目标、功能布局与实施对策。提出了重点发展水产、畜牧、蔬菜3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一轴五园一带一心”的总体功能布局,即以北江干流为农业发展轴,将迳口农业园区、大塘综合农业园区、芦苞~乐平基塘系统示范性农业生态园区、青岐基塘系统养殖区以及白坭农业园区五大园区串联起来,构建芦苞涌两岸生态隔离带和绿色生态走廊,并在乐平镇规划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贸易、物流与信息服务中心。同时,提出了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科技保障、设施保障、组织保障5项实施对策。
叶延琼章家恩魏立华丛艳国吴银宝杨慧荣何铭谦李韵
关键词:生态规划
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规划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为更好地指导广东省现代水稻产业的发展与布局,在简要分析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规划目标,并对全省水稻产业布局进行了区域划分,即将全省划分为珠江三角洲"水稻—经济作物高效轮作"优质稻生产区、粤北"单季稻水旱轮作或双季有机稻"生产区、粤东"双季稻高产"绿色稻米生产区、粤西"双季稻—冬种"绿色稻米生产区四大区域,并明确了各区水稻产业的发展优势与目标定位等,最后提出了有效实施广东省水稻产业规划的对策措施。
叶延琼章家恩秦钟李逸勉李韵
关键词:水稻产业
GIS支持下的广东省水稻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水稻种植进行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用特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从气候和地形条件两方面确定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广东省水稻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3的叠加分析功能,得到广东省水稻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为双季稻最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2.07%;粤中北内陆地区为双季稻次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2.42%;粤北山区的大部分为双季稻的基本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2.86%;粤西北边境山区为双季稻不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65%。获得的评价结果与早期的广东省水稻区划结果基本吻合。
叶延琼李韵章家恩秦钟李逸勉
关键词:水稻生态适宜性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
一种定期收集盆栽植物凋落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期收集盆栽植物凋落物的装置,包括罩于植物外、向上敞口的防护网罩、悬于土壤上方、植物冠部下方的凋落物收集网片,凋落物收集网片上设有供植物主茎穿过的孔,凋落物收集网片使植物的凋落物不落在土壤上,其中,防...
章家恩全国明李韵赵本良秦钟
文献传递
发达地区都市农业园规划研究——以广州番禺桥南街草河村规划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以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草河村都市农业园规划为例,在阐述都市农业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草河村其发展都市农业的条件,探讨了其都市农业园的发展思路与开发内容,并指出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以期对发达地区同类都市农业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叶延琼章家恩何铭谦李韵
广东省水稻生产的变动及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本文分析了近30多年来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变动趋势,并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广东省水稻生产的相对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在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2009年间,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在南方13个水稻主产区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水稻的单产相对较低,不具有效率优势。12年间水稻生产的平均综合优势指数为1.4626,在南方水稻主产区中位居第四。故应在保持水稻播种面积持续稳定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广东省水稻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秦钟章家恩李韵李逸勉
关键词:水稻生产
广东汕头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思路探讨
2010年
台湾农民创业园要求以市场导向为原则,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台湾)岛内农民组织引导台湾农业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素质农民到大陆创业发展,提升大陆的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文章在分析广东汕头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机遇及其存在问题基础上,明确了创业园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提出了"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功能定位,形成了"一轴、两带、多心、多片区"的空间结构,划分了"三生"功能区并指明了各区的重点建设内容,同时对道路交通、给水工程以及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明确了实施的保障措施。
章家恩叶延琼魏立华何铭谦李韵
关键词:台湾农民创业园空间结构
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总体规划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现代集约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展示窗口,在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规划建设,明确指出了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应以核心区为重点,从核心区、成果转化区和辐射带动区三个层次逐步进行。在分析基地核心区的发展优势与劣势基础上,提出了争取将基地建成省级或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和两岸四地农业合作示范区的规划目标,形成了核心园区"一园四区"的功能分区格局,并指明了各区的重点建设内容,同时对道路系统、生产与生活供水系统以及排灌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并提出了实施的保障措施。
章家恩叶延琼骆世明何铭谦李韵
阳东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探讨了阳东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路、原则、总体目标、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方向、农业发展战略以及实施对策等。认为全县应采用点-轴开发模式,构建"农业三区三心一中心"格局,即建立三大特色农业功能区、三个农业经济次中心和一个农业物流与服务中心,从而形成"两横两纵"农业经济走廊(或发展轴线)。同时指出,在产业结构发展定位方面,全县应重点做好山水文章,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采取"三水一菜一牧一林一加一游一流"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水产、水果、水稻、蔬菜、畜牧业、林业、农业加工业、农业旅游业和物流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
章家恩叶延琼丛艳国杨慧荣何铭谦李韵
关键词: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结构调整
新丰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0年
探讨了新丰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路、原则、目标、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向、规划实施对策等。认为全县应构建农业"一中心二带三区四心"格局,即建立一个农产品综合服务与农业物流中心、两条农业垂直空间分布带、三大特色农业功能区、四个农业经济次中心,进而形成"一横三纵"农业经济走廊。并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提出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叶延琼章家恩何铭谦李韵
关键词:现代生态农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