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8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籽油
  • 5篇牡丹籽油
  • 2篇水酶法
  • 2篇理化性
  • 2篇理化性质
  • 2篇酶法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剂
  • 1篇增效剂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质谱
  • 1篇溶剂
  • 1篇色谱
  • 1篇缩酮
  • 1篇藤茶
  • 1篇天然抗氧化
  • 1篇天然抗氧化剂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机构

  • 8篇吉首大学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8篇李静
  • 5篇姚茂君
  • 2篇赵勇彪
  • 2篇李俊
  • 1篇刘文萍
  • 1篇赵俊海
  • 1篇吴竹青
  • 1篇高峰
  • 1篇王素素
  • 1篇邓斌
  • 1篇颜文斌
  • 1篇王旭东
  • 1篇李伟
  • 1篇章爱华
  • 1篇徐辉
  • 1篇李霞

传媒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金花”藤茶发花过程中主要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被引量:10
2013年
试验采用散茶发花工艺对藤茶和红茶的拼配原料试制"金花"藤茶,对发花过程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花藤茶加工过程中多酚、氨基酸、二氢杨梅素有所减少,分别减少了49.68%、56.79%和39.29%;可溶性糖、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分别增加了4.65%、3.90%和2.82%;儿茶素的含量在金花藤茶的制造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发花克服了原茶不愉快的"青气",汤色橙红明亮,香气为甜香和菌花香,滋味醇和回甘。
赵勇彪姚茂君李佳莲李静
关键词:藤茶发花感官品质
硫酸镁去除工业偏钒酸铵中磷和硅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工业偏钒酸铵为原料,采用镁盐沉淀法除去偏钒酸铵中硅、磷,并分析除硅、除磷机理,制备高纯偏钒酸铵。考察了酸度、温度、镁盐用量、时间等因素对除硅、除磷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10、硫酸镁用量按料液比:钒液(50 g/L)∶镁液(0.6 mol/L)=8∶1、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自然静置60 min。并在此条件下,除磷率95%以上,除硅率84%以上,NH4VO3品位从98.37%提高到99.28%。
李静王素素徐辉高峰颜文斌
关键词:除磷除硅
牡丹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工艺优化被引量:24
2014年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牡丹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制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强0.5 MPa、每次萃取30 min、萃取3次,该条件下牡丹籽出油率达24.16%。所得牡丹籽油共鉴定出12种脂肪酸,主要为亚麻酸(45.412 2%)、亚油酸(38.119 9%)、棕榈酸(11.124 6%)和硬脂酸(3.648 9%)。其理化指标为:相对密度0.901 3、折光指数1.474 2、酸值3.25 mg KOH/g、碘值175 g I2/100 g、皂化值176 mg KOH/g、过氧化值1.48 meq/kg。
姚茂君李静
关键词:牡丹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
牡丹籽油自氧化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牡丹籽油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光照、空气及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和空气均促进了牡丹籽油的氧化;0.02%浓度下,在牡丹籽油体系中添加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依次为: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二氢杨梅素(DMY)>迷迭香>V E;V E促进了牡丹籽油的氧化;添加0.02%TBHQ可使牡丹籽油在20℃时的预期储存时间由42d延至235d。
李静姚茂君王旭东王帮勇杨清帆
关键词:牡丹籽油抗氧化剂抗氧化
微波辐射下无溶剂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被引量:1
2010年
在微波辐射下,以硫酸氢钾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考察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氢钾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在环己酮用量0.2 mol,n(环己酮)∶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25%,微波功率450 W,辐射时间10 min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收率可达79.2%,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章爱华刘文萍邓斌吴竹青李静
关键词: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硫酸氢钾微波合成
牡丹籽油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牡丹籽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牡丹的成熟种子,它是生产丹皮的副产物,富含粗脂肪。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牡丹籽资源,本文对牡丹籽油的制备工艺及油脂的品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牡丹籽...
李静
关键词:牡丹籽油超临界水酶法理化性质
文献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被引量:27
2014年
采用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对牡丹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1∶5.4、酶解温度52℃、酶解pH 10.3、加酶量550 U/g为较优工艺参数,该条件下牡丹籽出油率为23.25%。牡丹籽油主要含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4种脂肪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8.16%、24.05%、12.33%和3.56%。
李静姚茂君李俊李霞李伟
关键词:牡丹籽油水酶法气相色谱-质谱
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牡丹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评价指标,考察茶多酚(TP)、二氢杨梅素(DMY)、迷迭香、V E4种天然抗氧化剂及2种增效剂(抗坏血酸V C和柠檬酸CA)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牡丹籽油体系中,0.02%茶多酚(TP)、0.02%二氢杨梅素(DMY)抗氧化效果较为理想;柠檬酸(CA)和抗坏血酸(V C)是TP及TP+DMY复合抗氧化剂的良好增效剂,协同抗氧化作用显著,且V C的效果优于CA;添加0.01%TP+0.01%DMY+0.01%V C复合抗氧化剂能显著减缓牡丹籽油的氧化速度,可使牡丹籽油在20℃时的预期储存时间由1.4个月延至12个月。
李静姚茂君李俊赵勇彪赵俊海
关键词:牡丹籽油抗氧化剂增效剂过氧化值TBA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