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16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本研究探讨新合成的大黄素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希望从中筛选出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药物,以备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大黄素一系列的结构修饰合成10种大黄素衍生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大黄素衍生物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黄素衍生物E10-E19作用于K562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84-12.01μmol/L,其中大黄素衍生物E19的抑制增殖作用最强,E16、17对K562细胞没有抑制增殖作用。从中筛选出的E19作用于U937、NB4、Molt-4和CA-46细胞,其48 h IC50分别为0.85、0.9、0.76、0.8μmol/L。E19作用于LQ2细胞48 h的IC50为3.6μmol/L。E19作用于3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48 h的IC50为4.01-4.78μmol/L。结论:大黄素衍生物E19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特异性,对其抗白血病机的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 郑君婷王文峰李静郑志宏刘庭波胡建达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细胞增殖
- 黄芩苷抗血液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胡建达黄毅郑静陈步远陈鑫基吕联煌谢泗停李静陈英玉郑志宏
- 该项目主要研究中药单体黄芩苷抗血液肿瘤的作用及其相应机制。项目组通过观察黄芩苷对人血液肿瘤细胞株增殖、凋亡、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应细胞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深入探讨黄芩苷体外抗血液肿瘤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涉及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黄芩苷血液肿瘤基因表达
- 大黄素衍生物E11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新大黄素(emodin)衍生物E11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的增殖、凋亡影响及其相应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集落培养法观察大黄素衍生物E11对Molt-4克隆形成的影响,DAPI染色法荧光显微镜检观察衍生物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变化,DNA片段化检测大黄素衍生物E11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rocaspase-9、procaspase-3、PARP、及PI3K/AKT、MAPK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黄素衍生物E11对Molt-4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r=0.907),作用于Molt-4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381±0.15523μmol/L。0.1μmol/L的E11即可抑制Molt-4细胞集落形成。DAPI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能看到衍生物组Molt-4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应用DNA片段化检测可观察到典型的DNA凋亡梯带。不同浓度大黄素衍生物E11作用于Molt-4细胞48 h,procaspase-9、procaspase-3、p-MAPK、p-AKT、mTOR、p-mTOR、p-4BEP1、p-P70表达均下调,MAPK、AKT、4EBP1、P70的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大黄素衍生物Ell能够有效抑制细胞Molt-4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大黄素衍生物E11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PI3K/AKT、MAPK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 黄玉玲王文峰胡建达郑君婷李静
- 关键词:大黄素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
- Stathmin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本研究探讨stathmin1基因和蛋白在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和缓解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应用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5例正常人和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stathmin1 mRNA和stathm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正常人体内检测不出stathmin1蛋白表达,其mRNA在正常人体内则低水平表达。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stathmin1 mRNA表达高于正常人(P<0.05),急性白血病复发者stathmin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初治者(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stathmin1 mRNA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stathmin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9%,stathmin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后表达明显下降或不表达,急性白血病复发者stathmin1蛋白表达与初治者无显著差别(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stathmin1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stathmin1蛋白和mRNA在急性白血病初治及复发患者体内高表达,而在缓解后体内仍有弱表达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stathmin1可能成为判断微残留白血病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
- 徐建萍胡建达李静刘庭波林敏辉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HL-60细胞及其耐阿霉素细胞株的蛋白表达差异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和耐阿霉素的细胞(HL-60/ADR)的整体蛋白表达谱,以期获得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的耐药相关蛋白。方法提取HL-60细胞和HL-60/ADR细胞的总蛋白,采用荧光差异显示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DIGE)比较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经胶内酶解,MALDI-TOF/TOF质谱分析,搜索蛋白质数据库,获得差异蛋白质的信息。结果经过初步筛选和质谱分析共获得16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表达差异蛋白点,其中13个在HL-60细胞中表达上调,3个表达下调。主要是代谢酶类、DNA修复、信号转导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和细胞增殖与凋亡等相关的蛋白。结论根据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和HL-60/ADR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谱比较,筛选出耐药相关蛋白。
- 胡建达林敏辉陈鑫基刘庭波魏天南李静吕联煌
- 关键词:HL-60白血病细胞白血病电泳蛋白质组学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 大黄素对HL-60/ADR耐药细胞多药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黄素(emodin)对人急性白血病HL-60/ADR耐药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逆转作用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HL-60/ADR细胞对大黄素以及8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大黄素联合化疗药物后对HL-60/ADR细胞耐药逆转效果,应用DNA倍体和DNA Ladder分析检测大黄素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后细胞凋亡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素处理后HL-60/ADR细胞内阿霉素荧光阳性率和柔红霉素平均荧光强度(MFI),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柔红霉素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大黄素对HL-60/ADR耐药株和相应HL-60细胞敏感株的IC50值接近,分别为24.09±1.72μmol/L和23.18±0.87μmol/L,对阿霉素(ADR)、柔红霉素(DNR)、依托泊苷(VP16)、长春新碱(VCR)、阿糖胞苷(Ara-C)、高三尖杉酯碱(HHT)、米托蒽醌(MTZ)和吡柔比星(THP)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小剂量大黄素对8种药物耐药逆转倍数介于1.58-4.12之间,其中对ADR的耐药细胞逆转效果最好。大黄素与ADR联合用药组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和典型的DNA降解梯状带形成。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RP1、TOPOⅡβ、GSTπ、BCL-2耐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明显,细胞内ADR和DNR蓄积水平增加,胞浆和胞核DNR分布增加,该作用与大黄素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大黄素具有逆转HL-60/ADR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蓄积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 陈英玉李静胡建达郑静郑志宏祝亮方陈鑫基林振兴
- 关键词:大黄素HL-60多药耐药逆转
- 大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初步研究
- 郑君婷李静郑志宏刘庭波胡建达王文峰
- 水溶性大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白血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改善大黄素衍生物的水溶性问题,以期得到一些抗白血病活性较好的大黄素衍生物。方法以大黄素为原料,经过羟基保护、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参与的溴代反应、与叔胺成盐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大黄素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HNMR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化合物3h、3i和3j对白血病细胞K562和Jurkat细胞株有较好的活性。
- 邱炳林李静陈彩陈英玉胡建达袁耀锋王文峰
- 关键词:大黄素衍生物白血病水溶性MTT法
- CALLG2008方案治疗33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中心疗效分析
- 目的:根据危险因素分层,按照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协作组制定的成人ALL序贯化疗的整体方案——CALLG2008方案,综合治疗成人ALL,初步评价CALLG2008方案治疗成人ALL的疗效。方法:按照方案的...
- 杨小珠刘庭波郑静郑晓云李静胡建达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评价化学疗法
- 文献传递
- 黄芩苷对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体内抑瘤作用和机制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芩苷对高致瘤人白血病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制备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注射5%NaHCO3),黄芩苷25、50和100 mg/kg剂量组,联合用药组(黄芩苷50 mg/kg+VP16 2 mg/kg)和VP16 4 mg/kg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裸鼠。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药,14 d后每组处死5只裸鼠,对剥取的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瘤组织超微结构,病理组织学观察裸鼠各主要脏器结构改变,瘤块组织蛋白检测信号转导通路指标。观察裸鼠生存时间。结果表明,黄芩苷可抑制裸鼠HL-60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瘤组织病理组织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黄芩苷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肿瘤坏死和细胞凋亡现象较阴性对照组多见。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Akt活性,下调p-Akt、mTOR和p-mTOR的表达来抑制裸鼠异种移植瘤的增长。联合用药组裸鼠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苷可抑制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生长,诱导瘤组织中HL-60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Akt活性并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黄芩苷与VP16联用可明显提高荷瘤裸鼠的中位生存期,具有协同抗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作用。
- 郑静胡建达黄毅陈英玉李静陈步远
- 关键词:黄芩苷HL-60细胞移植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