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18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巩洁任辉张军康袁博李静
- 关键词:24H动态血压靶器官损害高血压病人原发性昼夜节律变化抗高血压
- 丹参酮和舒血宁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对照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为进一步观察纯中药制剂丹参酮和舒血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的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丹参酮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段改变、血脂变化等。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优于舒血宁注射液。
- 赵妙香李静
- 关键词:丹参酮舒血宁冠心病
- 一种心脏介入治疗用导丝导入装置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脏介入治疗用导丝导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导丝,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将导丝的前端固定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导丝限位的压板,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
- 任晖王甲文李静
- 文献传递
- 三种中心静脉置管路径的比较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三种中心静脉导置管路径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资料,根据置管路径不同分为3组,颈内静脉路径组103例,锁骨下静脉路径组105例,股静脉路径组106例,比较其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中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心律失常。3组内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局部渗血、血肿、血气胸、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路径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 祝鹏谢静任晖李静刘胜强郑时康王甲文
-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导管堵塞
- 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5月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治疗组93例,给予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9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4周,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联用氯吡格雷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再发或新发急性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发作)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出血发生率与单用阿司匹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 袁博任晖巩洁李静王甲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60例HFPEF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1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西孟坦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舒张早期与末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峰/A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IVPWTd)]、血流动力学指标[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电图表现参数(QRS波时限、平面QRS-T夹角)、心率变异性参数[窦性心博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超出50 ms的搏动次数占比(p NN50)、三角指数(TI)]变化,比较两组患者3 d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E峰/A峰、SDNN、p NN50、TI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联合组[(1. 32±0. 29)、(107. 46±23. 79) ms、(9. 24±3. 47) ms、(22. 48±6. 64)]高于同期对照组[(1. 21±0. 31)、(98. 34±21. 96) ms、(7. 95±3. 10) ms、(20. 29±6.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LVEDd、IVPWTd、PCWP、MPAP、QRS波时限、平面QRS-T夹角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联合组[(51. 62±5. 27) mm、(9. 71±0. 52) mm、(11. 97±1. 31) mm Hg、(23. 86±5. 30) mm Hg、(48. 75±22. 61) ms、(97. 37±8. 70)°]低于同期对照组[(53. 59±5. 61) mm、(9. 98±0. 66) mm、(12. 46±1. 29) mm Hg、(26. 39±5. 78) mm Hg、(56. 69±26. 30) ms、(100. 62±9. 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 d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16. 15%vs 10.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rh BNP联合左西孟旦治疗HFPEF效果较为突出,能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有利于预后疾病快速转归。
- 李静高天林宋辉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左西孟旦左心室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糖尿病患者为木糖醇注射液250 ml),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结果发现:在胸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了4.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ST-T改变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7.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适合应用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上,应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 巩洁任晖袁博李静王甲文郑时康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不稳定心绞痛
- 补充硒和叶酸对冠心病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BNP、Hcy、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硒和叶酸对冠心病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B型利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冠心病HFrE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病人160例,使用双盲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硒剂组、叶酸组、硒剂+叶酸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硒剂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硒酵母片,每次100μg,每日2次;叶酸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5mg,每日1次;硒剂+叶酸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硒酵母片100μg,每日2次,叶酸片每次5mg,每日1次。以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6个月为观察时间点,检测各组Hcy、BNP水平,行心脏彩超检查并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治疗1个月、6个月,硒剂+叶酸组BN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硒剂+叶酸组BN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4组病人LVEDD均较治疗前缩小,硒剂+叶酸组低于对照组,4组病人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硒剂+叶酸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6个月时,4组病人6MWT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6个月时硒剂+叶酸组6MW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硒剂和叶酸治疗冠心病HFrE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病人,可降低病人的BNP及Hcy水平,进一步改善病人心功能。
- 马晶晶彭莉任晖高天林李静王甲文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B型利钠肽
- 采用急救网络绿色通道模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l infaction,STEMI)患者采用急救网络绿色通道救治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12月66例STEMI患者(新型模式组)采用新型急救网络绿色通道模式救治,另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11月传统模式救治STEMI 42例(传统模式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进门-球囊扩张时间(door to balloon,D2B)有无显著差异及术后3~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D2B在新型模式组为(88±11)min,传统模式组为(138±12)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随访MACE发生情况(6%vs.19%)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救网络及新型绿色通道救治模式,可明显缩短D2B,减少MACE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任晖祝鹏李静巩洁袁博刘胜强张军康
-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
- 急性心梗PCI术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PCI不同治疗时间术后对左心室重构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患者在3~6h内施行PCI,B组在6~12h内施行PCI,C组在12~24h内实施PCI。术后15d和6个月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10~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5d内,A、B、C三组患者各心功能指标无太大差距。6个月后,A、B三组各心功能指标较15d内有所好转,尤以A组明显。C组各指标较前有所下降。三组均未出现死亡及再次心肌梗死,但C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明显高于A、B两组。结论急性心梗后,应在起病3~6h内实施PCI,可有效地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减少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 李静任晖
- 关键词:急性心梗PCI左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