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青宁

作品数:305 被引量:873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8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4篇建筑科学
  • 88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天文地球
  • 9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1篇剪力
  • 60篇剪力墙
  • 58篇地震
  • 51篇抗震
  • 46篇短肢
  • 45篇短肢剪力墙
  • 36篇抗震性
  • 36篇抗震性能
  • 36篇混凝土
  • 32篇桥梁
  • 29篇传递矩阵
  • 28篇振动台
  • 27篇振动
  • 26篇曲线桥
  • 26篇线桥
  • 23篇振动台试验
  • 21篇台试
  • 20篇截面
  • 19篇时程
  • 19篇装配整体式

机构

  • 304篇西安建筑科技...
  • 13篇安阳工学院
  • 10篇河南城建学院
  • 9篇新乡学院
  • 7篇新疆农业大学
  • 7篇山西师范大学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6篇重庆三峡学院
  • 6篇温州大学
  • 4篇广州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3篇四川建筑职业...
  • 3篇延安大学
  • 3篇石家庄铁道大...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教育部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江苏省建筑科...

作者

  • 304篇李青宁
  • 35篇孙建鹏
  • 35篇姜维山
  • 24篇尹俊红
  • 18篇郭泽英
  • 17篇韩春
  • 17篇李进
  • 17篇闫磊
  • 16篇郑先超
  • 16篇王天利
  • 15篇张守军
  • 14篇梁兴文
  • 14篇张瑞杰
  • 10篇张品乐
  • 10篇张永存
  • 10篇李晓蕾
  • 9篇李桅
  • 9篇张建新
  • 7篇胡景龙
  • 7篇赵花静

传媒

  • 26篇西安建筑科技...
  • 23篇世界地震工程
  • 19篇四川建筑科学...
  • 17篇工业建筑
  • 15篇建筑结构
  • 13篇振动与冲击
  • 13篇地震工程与工...
  • 11篇工程力学
  • 6篇混凝土
  • 5篇交通科技与经...
  • 5篇建筑结构学报
  • 5篇四川建筑
  • 5篇中国科技论文
  • 4篇山西建筑
  • 4篇水利与建筑工...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工程建设
  • 3篇土木建筑与环...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24篇2016
  • 23篇2015
  • 25篇2014
  • 26篇2013
  • 11篇2012
  • 19篇2011
  • 27篇2010
  • 20篇2009
  • 23篇2008
  • 14篇2007
  • 16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8篇2002
3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板箍螺栓装配连接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索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实用性,提出一种由复合螺旋箍约束的混凝土通过外包钢板箍和横穿螺栓连接形成的新型装配整体式柱。通过不同轴压比下2个装配试件的拟静力加载试验和相同条件下2个整体试件的试验对比,以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部分构件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得知该装配式柱的整体性和整体柱相当。该装配式柱抗震性能好,且绿色、高效,可在实际工程中代替整体柱。
李进李小杰李青宁姜维山
关键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有限元验证
无桥台伸缩缝多联桥跨结构地震碰撞响应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地震作用下多联长桥结构中伸缩缝处的碰撞破坏,提出一种取消桥台伸缩缝保留两联间桥墩伸缩缝的新型多联桥跨结构。用Kelvin接触单元模拟桥台伸缩缝和桥墩两联间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效应,构建包括墩柱、主梁、支座和伸缩缝在内的全桥空间动力分析模型。依托某市立交体系中一座独立多联长曲线匝道桥梁工程,建立4个计算模型;分别输入2组地震波的单维和多维8种地震动工况;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各计算模型在多种地震输入工况下桥台伸缩缝和桥墩两联间伸缩缝的碰撞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无桥台伸缩缝多联桥跨结构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小地震荷载作用下桥跨结构中伸缩缝处的碰撞破坏,是一种十分有利的抗震结构形式。
王天利李青宁
关键词:伸缩缝时程分析法
曲线桥抗震精细传递矩阵法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曲线梁桥在竖直方向的弯扭耦合和水平方向的弯曲、轴向变形,导出了曲线梁单元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精细传递矩阵;给出了用精细传递矩阵法计算曲线梁桥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振动频率、振型、地震内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和步骤,并运用精细传递矩阵法对单跨简支桥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算例表明,本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精度和效率.
孙建鹏李青宁
关键词:曲线梁桥弯扭耦合抗震计算传递矩阵
钢框架-剪力墙装配式楼板结构拟动力试验被引量:6
2014年
为研究带有装配式楼板的新型混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设计一个三层两跨缩尺比例为1/4的结构模型,通过不同地震水平的等效单自由度拟动力试验,对模型的耗能能力、刚度退化情况、变形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板底附加X形水平方向斜撑的不加后浇面层楼板的刚性可以保证结构的空间整体性和水平力的有效传递,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在高烈度地区可以考虑用不加后浇面层的装配整体式楼板代替现浇楼板。研究结果为该类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李进王建李青宁姜维山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拟动力试验抗震性能
高墩曲线桥梁地震碰撞响应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巨大的碰撞力能导致支座破坏甚至落梁,目前,对于桥梁伸缩缝碰撞研究较少,尤其对于高墩曲线梁桥,其碰撞方向不确定,碰撞行为更复杂。文中讨论高墩曲线桥两联间的碰撞分析动力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时程分析法,针对墩高、曲率半径、伸缩缝间隙、临梁周期比等参数对碰撞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产生碰撞的最不利情况。
俱海蕾李青宁李传亮
关键词:动力时程分析
新型预应力空心楼盖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提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空心楼盖,即在新型预应力空心板的两正交方向配置预应力受拉钢筋,在预应力空心板两侧设置凹槽和伸出预应力受拉钢筋与边梁连接,板端浇缝处伸出U形筋与预应力受拉钢筋连接,且在板端孔内设置堵头,与后浇缝混凝土形成一体。采取单向低周反复加载进行推出试验,主要研究带拼缝新型预应力空心楼盖的抗剪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预应力空心楼盖的U形筋试件整体连接较好,具有较好的延性及较高的抗剪承载能力。对于凹槽试件,通过对凹槽尺寸的合理设计及适当的钢筋配置,能够保证试件达到破坏时具有较大的抗剪承载能力的目的。因此该新型预应力空心楼盖的抗剪承载力能够得到保证,其可在工程中加以应用。
李青宁李书锋姜维山韩春
关键词:抗剪性能
新型装配式楼盖平面内刚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提出一种由新型预应力空心板和后浇边缘构件组成的新型装配式楼盖。对试件模型进行单向反复加载试验,分析其平面内受力性能,并计算出楼盖的平面内刚度。由此讨论新型装配式楼盖是否具有替代整体现浇楼盖或带有现浇面层的普通装配式楼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楼盖的平面内受力性能良好,计算得出的平面内刚度比一般装配式楼盖的平面内刚度大6倍左右,新型装配式楼盖具有更大的平面内刚度和良好的结构整体性,新型装配式楼盖具有替代整体现浇楼盖或带有现浇面层的普通装配式楼盖的可行性。
李青宁葛磊韩春姜维山
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的拟动力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楼板平面内刚度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研究带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对一个3层2跨缩尺比例为1/4的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进行了等效单自由度拟动力试验研究,观察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着重分析该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在拟动力荷载情况下的破坏机制、耗能性能及变形恢复能力,从而掌握该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的动力性能,为完善组合结构设计理论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带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刚性可以保证结构的空间整体性和水平力的有效传递,该组合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抗震要求。
韩春李青宁姜维山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拟动力试验地震反应
短肢剪力墙剪滞效应的变分解法被引量:13
2004年
研究短肢剪力墙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根据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和变形特点,摒弃杆模型平截面假定的限制,引入了剪滞位移自由度,构造了新的截面位移模式.依据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了考虑剪滞效应和剪切变形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以控制方程的解析解为形函数,建立了各种异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统一单元刚度矩阵.采用MATLAB语言研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性能,自由度少,计算简单,可用于结构受力分析.
李青宁张军谋罗时磊陆海燕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剪滞效应能量变分原理
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试验检测评定被引量:7
2010年
我国早些时期修建的双曲拱桥都存在荷载等级偏低、桥面较窄的问题,随着交通量增加,重载车增多,以及双曲拱桥本身整体性能较差,存在严重的构造缺陷,影响交通运营。主要结合国内某双曲拱桥的检测加固方案,阐述双曲拱桥的病害成因,并详细介绍静载试验评定双曲拱桥承载能力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建议。
王彬李青宁
关键词:双曲拱桥静载试验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