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跃力

作品数:32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文学
  • 11篇革命文学
  • 6篇文艺
  • 5篇革命话语
  • 5篇创造社
  • 4篇代文
  • 4篇左翼
  • 4篇现代文
  • 4篇美学
  • 3篇叙事
  • 3篇左翼文学
  • 3篇现代文学
  • 2篇性革命
  • 2篇延安文艺
  • 2篇政治美学
  • 2篇知识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少年
  • 2篇图像
  • 2篇左翼作家

机构

  • 27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1篇李跃力
  • 1篇张积玉
  • 1篇任杰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文学...
  • 4篇现代中国文化...
  • 3篇文史哲
  • 2篇人文杂志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新文学史料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郭沫若学刊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榆林学院学报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造周报》与现代文学批评被引量:2
2004年
《创造周报》是以文艺批评和翻译为主要内容的一份文学期刊,它是在创造社"战斗"目的和出版方经济目的的双重促动下诞生的。创造社以《创造周报》为阵地展开了对新文学的批评和批评文体的建设。《创造周报》批评家以自身的批评实践指陈了新文学发展中的弊端,凸显了他们"自我表现"文学观对"五四"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实现了新文学一次意义重大的美学转型;同时,他们又以自觉而系统的对批评文体的科学建构,构划出一个近乎科学的完备的理论体系,推动了现代文学批评现代性的进程。他们对新文学现状忧思之深和批判的激烈,对现代文学批评重建的勇气和实绩,都使《创造周报》成为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张积玉李跃力
关键词:创造社《创造周报》新文学现代文学批评
延安文艺研究:价值困惑与现代性难题——“延安文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年
2012年5月16日至19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史哲》杂志社和延安大学文学院,在西安和延安两地召开了“延安文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和全国高校、科研学术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自由争鸣。
李跃力
关键词:延安文艺中国文学文艺研究
左联与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制度实践
2024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的重要体现。左联的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与文艺界共同互动的结果,因而其性质是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性群众组织。其制度文化承袭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与组织形式,在文化上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左翼知识分子的内在统一。其制度建构与设计逻辑源自中国共产党的制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所构成的制度认识与支部和党团组织构成的制度结构。左联通过谈话、会议两种基本制度交互模式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制度。
路嘉玮李跃力
关键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
集体记忆与历史重述——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被引量:1
2024年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史、“左联”史和左翼文学史的叙述,完成形象重塑、身份认同、重构历史、接续传统等多种意图,充分体现话语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左翼文学”回忆对社会框架十分依赖,呈现出明显的“集体记忆”特征,打上了社会主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深深印记,但“个体记忆”又常常逸出“社会框架”,对集体记忆构成冲击与反抗,使得左翼作家的回忆呈现出微妙的张力。然而无论如何,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都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深度影响了我们对左翼文学的认知。
李跃力
关键词:左翼文学左翼作家集体记忆
左联成立前后“新兴作家”的姿态与心态——由周毓英、潘汉年的论战来看被引量:2
2007年
左联成立前后,曾同为创造社"小伙计"的周毓英与潘汉年之间爆发了一场论战。这场论战实质上是普罗"新兴作家"对自身备受压制地位的激烈抗争。对它的解读可以使我们走进那个年代"新兴作家"的心灵深处。他们对自身的弱者身份认同和在理论上的强者姿态,都使他们对既有文坛和作家采取了拒斥和抨击的态度。但这样惟我独尊的态势并没有使他们的普罗文学理论的正宗性和权威地位得以确立,反而使他们滑入了他们自己所批判的"机会主义者"的泥淖。周、潘之间的论战显现出左翼文学建立初始就缺乏兼容并蓄的气度,它所具有的党派性和排他性无益于现代文学的多样性发展。
李跃力
关键词:普罗文学潘汉年
政治美学的两张面孔--论"翻身"叙事中文学与图像的互文性
文学与图像对"翻身"的反复叙述,是现代中国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也是文学史与美术史中独具特色和颇具影响的部分。文学与图像在"翻身"叙事上有颇多相互转化、相互阐释之处,呈现出明显而特殊的互文性。"翻身"叙事的文学和图像呈现出...
李跃力
关键词:政治美学
历史化与问题性:陕甘宁文艺研究再出发被引量:2
2017年
所谓的“陕甘宁文艺”,指的是陕甘宁边区文艺,其时间跨度上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的1934年11月7日,下至陕甘宁边区政府被撤销的1950年1月;其地域跨度是以首府延安为中心,辖陕西、甘肃和宁夏的26个县,东至黄河,北起长城,西接六盘山脉,南沿泾河,面积13万平方公里~②。从归属上看,“陕甘宁文艺”
李跃力
关键词:文艺创作陕甘宁边区政府
论1930年代革命文学的“资本化”被引量:2
2010年
1930年代的革命文学生产处于政治需要、文学追求与经济利益三者的张力之中,"资本化"是它最大的特点。当时上海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现代出版业为革命文学提供了完善的生产—消费机制,使其难逃被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命运。国民党也试图通过在文学上打"革命"旗号以及实行专制的文化政策来独占"革命"的合法性。出于经济目的和政治图谋设立的文学奖也在为革命文学的资本化推波助澜。革命文学的资本化生产方式使1930年代的"革命文学"呈现出特别复杂、多样的面貌,同时也使革命文学的生产必然遭遇重重悖论。以反抗资本主义的现代性为目标的革命文学却不得不借助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来实现自身的再生产,这一方面消解了它的"革命"性,同时也使其"文学"性大打折扣。
李跃力
关键词:革命文学资本化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奖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1928-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的“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身处危机时刻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党的文艺制度的生成既有自身谋求文艺领导权、知识分子推动社会革命的主动因素,也有迫于政治斗争、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的被动因素。党在这一时期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在制度理念上确立了“宣传”“实践”“组织改造”3个基本的规范性指向。1929年,党专门领导文艺文化的组织机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党的文艺制度的初步成型。党此时对文艺力量的重视与文艺制度的快速建设,显现出超前的文化眼光和强大的组织力量。党对文艺与社会现实、政治斗争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构成其文艺制度的理论前提。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有外来观念的影响,但更多是从革命斗争的实际出发并不断随其变化而调整,这是其文艺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效能且能高效推动文艺实践和革命实践的根本原因。
李跃力路嘉玮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
创造社与“革命文学”
1928年的“革命文学”运动是20世纪中国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投影,牵连着现代中国思想的流转和裂变,影响并铸就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变局。本文从创造社这一角度切入,探寻“革命文学”生成的理论机制和现实依据,理清“革命文学”...
李跃力
关键词:现代文学创造社革命文学左翼文学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