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宫颈
  • 8篇宫颈癌
  • 6篇放疗
  • 5篇肿瘤
  • 4篇子宫
  • 4篇疗法
  • 3篇调强
  • 3篇上皮
  • 3篇手术
  • 3篇子宫颈
  • 3篇近距
  • 3篇近距离放疗
  • 3篇化疗
  • 3篇宫颈残端
  • 3篇宫颈残端癌
  • 3篇宫颈肿瘤
  • 3篇放化疗
  • 3篇残端
  • 3篇残端癌
  • 2篇调强放疗

机构

  • 16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16篇李秀华
  • 16篇冯梅
  • 10篇钟沛霖
  • 8篇郭爱华
  • 3篇林翠波
  • 3篇游岚瑛
  • 3篇卢永伟
  • 3篇林娴
  • 3篇蔡勇君
  • 1篇郭慈仁
  • 1篇陈桂林
  • 1篇王玲华
  • 1篇林肖玉
  • 1篇陈琴
  • 1篇程燕铭
  • 1篇胡彩容
  • 1篇陈国英
  • 1篇林玲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海峡科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放疗靶区及危险器官剂量学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选取10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拟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制订常规盆腔4野盒式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适形照射计划(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计划(IMRT组),比较两者靶区及危险器官受量。结果:IMRT计划PTV适形度优于常规放疗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计划相比,IMRT计划的膀胱D50下降11%,直肠D50下降13%,小肠D50下降20%,脊髓D1cc受照剂量下降16%。结论:对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来说,IMRT计划较常规盆腔4野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5野适形照射计划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冯梅郭爱华蔡勇君胡彩容钟沛霖李秀华游岚瑛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治疗剂量
早期巨块型宫颈残端癌15例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巨块型宫颈残端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对15例早期巨块型宫颈残端癌术前行腔内后装放疗2~3次,放疗期间配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2~3个周期,放化疗结束后14~21天行广泛性宫颈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加双附件切除术。结果15例中的14例宫颈残端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有效率达93.3%,放化疗反应不严重,放化疗后手术中无脏器损伤,平均出血500ml,术后无尿瘘,术后病理见肿瘤细胞明显变性坏死。结论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行同步放化疗可使宫颈残端癌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播散,有助于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卢永伟冯梅林肖玉林娴李秀华林翠波
关键词:宫颈残端癌同步放化疗
甘氨双唑钠对宫颈癌放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CMNa)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放化疗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增敏组(A组,放化疗加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B组,放化疗),每组30例。两组放化疗方式相同。A组在放化疗同时,给予CMNa 800 mg/m^2,给药后1h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6~7周。B组行同步放化疗。结果:A组治疗结束CR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B组的60%(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在放疗结束时均为100%,A组放疗结束3个月后CR率为86.7%(26/30),总有效率为93.3%(28/30),B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CR率为80%(24/30),总有效率为96.7%(29/30),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甘氨双唑钠对提高中晚期宫颈癌同期放化疗临床近期完全缓解率有一定意义,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随访观察。
游岚瑛冯梅李秀华钟沛霖
关键词:子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
血清HE4联合CA125、CA199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联合血清肿瘤抗原125(CA125)、血清肿瘤抗原199(CA199)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EOC患者52例、健康妇女及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各5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HE4、CA125及CA199水平进行检测,对EOC组分期各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三个标志物单项或联合检测对EOC的诊断价值。结果 EOC组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3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OC组血清HE4和CA125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821),均高于CA199的阳性率(P均<0.01);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中血清HE4的阳性率低于同组CA125、CA199阳性率(P均<0.01);血清HE4水平在浆液性囊腺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黏液性囊腺癌、透明细胞癌及卵巢生殖细胞癌患者的水平(P<0.05);CA125、CA199分别对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的表达敏感性较高(P<0.05)。EOCⅢ期和Ⅳ期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特异性略低于单项指标,HE4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结论血清HE4联合CA125、CA199检测可提高对上皮性卵巢癌检测的敏感性,降低误诊及漏诊率,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能力,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李秀华冯梅钟沛霖郭爱华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
宫颈锥切术29例临床分析
2006年
冯梅李秀华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保留生育功能
喷氧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Ⅲ度以上宫颈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将110例Ⅲ度以上宫颈癌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给予喷氧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喷氧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喷氧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后放射性皮炎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结论喷氧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涂治疗宫颈癌Ⅲ度以上放射性皮炎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好,能有效保障放疗顺利进行,值得进一步推广。
郭爱华冯梅李秀华钟沛霖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宫颈癌放射性皮炎
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315例术前新辅助治疗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较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将315例IR2期和ⅡA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单纯放疗;B组:术前放疗+TP方案化疗(紫杉醇+卡铂);C组:术前放疗+PVB方案化疗(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分析3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同步放化疗B组和c组比单纯放疗(A组)肿瘤退缩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147/189)、91.89%(68/74)、88.24%(4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子宫颈浸润、子宫旁浸润、脉管浸润的B、C两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疗程较2~3个疗程化疗的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2~ⅡA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降低子宫颈浸润、子宫旁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并以紫杉醇+卡铂的同步放化疗方案对子宫颈癌的疗效较好,胃肠道反应小。
冯梅林玲林娴李秀华林翠波卢永伟
关键词: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复发性卵巢上皮癌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卵巢上皮癌67例,分为三组:手术+化疗组22例,单纯化疗组38例,未治疗组7例。结果手术+化疗组、单纯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15个月,其生存率相比较,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5个月)与其他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存癌灶≤2cm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而>2cm者为9个月,两组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时间>6个月后复发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6个月者为5个月,两组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分阶段的综合疗法,对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有一定效果,满意的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二线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冯梅陈桂林李秀华陈琴郭慈仁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复发外科手术药物疗法预后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经检查和病理等确诊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5.61%(31/41),观察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2.68%(38/4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三年中,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13例,局部复发率为31.70%(13/41),远处转移9例,远处转移率为21.95%(9/41),3年生存28例,生存率为68.29%(28/41);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4例,局部复发率为9.76%(4/41),远处转移2例,远处转移率为4.88%(2/41),3年生存36例,3年生存率为87.80%(36/4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秀华冯梅钟沛霖郭爱华
关键词:紫杉醇奈达铂放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局部晚期子宫颈残端癌体外调强放疗加三维适形腔内近距离放疗被引量:3
2014年
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残留子宫颈发生的癌称子宫颈残端癌。可分为隐性残端癌和真性残端癌。由于次全子宫切除术后残留的子宫颈管较短,近距离放疗受很大限制,子宫旁及盆腔组织的照射剂量较一般放疗量减低。为了提高子宫颈残端癌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本院2012年采用体外调强放疗配合子宫颈管插植后置管行三维适形腔内近距离放疗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冯梅李秀华钟沛霖郭爱华
关键词:放射疗法近距离放射疗法放射疗法放射疗法适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