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盛华

作品数:707 被引量:2,304H指数:22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9篇期刊文章
  • 238篇会议论文
  • 21篇科技成果
  • 15篇专利

领域

  • 658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天文地球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6篇关节
  • 110篇骨折
  • 103篇股骨
  • 92篇中医
  • 89篇关节炎
  • 85篇坏死
  • 83篇骨头
  • 83篇股骨头
  • 73篇头坏死
  • 73篇骨头坏死
  • 73篇股骨头坏死
  • 71篇骨性
  • 69篇膝骨
  • 65篇性关节炎
  • 64篇骨性关节
  • 64篇骨性关节炎
  • 61篇疗效
  • 57篇地震
  • 51篇腰椎
  • 49篇中药

机构

  • 660篇甘肃省中医院
  • 235篇甘肃中医药大...
  • 80篇甘肃省中医药...
  • 34篇天津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攀枝花市中西...
  • 4篇白银市第二人...
  • 4篇攀枝花学院附...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遂宁市中心医...
  • 3篇天水市卫生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宁夏自治区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703篇李盛华
  • 221篇周明旺
  • 98篇叶丙霖
  • 57篇宋渊
  • 53篇柳海平
  • 49篇王久夏
  • 45篇周君
  • 42篇郭铁峰
  • 40篇潘文
  • 36篇孙凤歧
  • 35篇张彦军
  • 33篇王想福
  • 30篇李红专
  • 28篇付志斌
  • 28篇张玉昌
  • 27篇陈威
  • 27篇王晓萍
  • 26篇王承祥
  • 25篇谢兴文
  • 20篇宋敏

传媒

  • 69篇西部中医药
  • 59篇甘肃中医
  • 47篇中国中医骨伤...
  • 32篇中国骨伤
  • 25篇中国骨质疏松...
  • 2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8篇中国中医药信...
  • 16篇中医正骨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10篇中华中医药学...
  • 10篇第三届全国中...
  • 8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临床骨科杂志
  • 5篇甘肃中医学院...
  • 5篇甘肃科技
  • 5篇甘肃医药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24
  • 13篇2023
  • 14篇2022
  • 15篇2021
  • 33篇2020
  • 20篇2019
  • 23篇2018
  • 38篇2017
  • 70篇2016
  • 51篇2015
  • 39篇2014
  • 50篇2013
  • 58篇2012
  • 57篇2011
  • 18篇2010
  • 31篇2009
  • 67篇2008
  • 13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7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陇中损伤散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2017年
目的:对陇中损伤散进行毒理学实验研究,对其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确实实验数据。方法:急性毒性实验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陇中损伤散灌胃小鼠,测定1日最大给药量。长期毒性实验以高、中、低3个剂量的陇中损伤散连续灌胃大鼠90天,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后14天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小鼠1日内的最大给药量为生药49.6 g/kg体质量,相当于临床成人每日用量0.05 g/kg体质量的992倍。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给药90天时,高剂量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对照组升高(P<0.01),高剂量组肝重量系数增高(P<0.05)。停药14天后,大鼠行为、体质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按临床规定的疗程、剂量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李盛华周君周明旺
关键词:陇中损伤散毒理学急性毒性长期毒性
从“治未病”角度探析儿童骨质疏松的中医防治思路
2023年
文章从“治未病”角度探讨儿童骨质疏松的中医防治思路,对“未病先防”“饮食有节”“既病防变”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在儿童骨质疏松中运用的建议。
杨柏琦李盛华
关键词:儿童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及肘内翻预防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角度研究了肱骨髁的结构特征,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取固定法和牵引法进行治疗,存在肘内翻率较高的现象,探讨了肘内翻的预防措施。
李盛华叶丙霖王想福张彦军
关键词:儿童患者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
文献传递
不同药物组合灌注治疗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组合灌注治疗对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按就诊时间的前后随机将患者分成甲、已、丙三组各20髋,经皮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患髋股骨头供血动脉旋股内、外、闭孔动脉血管,各分别灌注甲-A组(罂粟碱30-1...
张彦彩李盛华赵奋国王承祥柳海平曾贤伍苏清菊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61例KOA患者作为病例组,进行中医9种体质类型问卷调查,随机选取50例非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2组血清TGF-β1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TGF-β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气虚质KOA患者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禀质与血瘀质患者均为0例,其他6种体质KOA患者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质KOA的发病与TGF-β1的表达水平下降相关,TGF-β1表达下降可能是气虚质易发KO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周明旺王晓萍李盛华郭铁峰孙凤歧穆欢喜
关键词:中医体质类型转化生长因子-Β1气虚质
后柱重建治疗低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理念治疗低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用后柱重建治疗低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患者资料:男26例,女12例;年龄19~48岁,平均32.5岁;L3~46例,L4~520例,L5~S112例。采用VAS疼痛评分及ODI功能评价系统进行评价。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重建后柱的骨性愈合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术后腰椎不稳定。结果: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10±1.2)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发生脊髓损伤、脑脊液漏及血肿压迫等并发症。结论:后柱重建治疗低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便安全,初期随访疗效良好。
柳永明王志勇李盛华孙乐伟
关键词:微创
3D打印技术骨盆骨折诊疗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骨盆骨折在临床治疗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我国骨盆骨折疾病病发率有所上升。骨盆骨折在临床治疗具有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等特点,即使是技术高超的手术医生,在手术开始前,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思考,考虑如何进行复位和手术入路,怎样降低手术风险,避免伤害重要的组织结构。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成熟和提升,3D打印技术也逐步成熟。应用3D打印技术可精准分析骨折移位程度、了解骨折分型,并较为精准进行术前规划和内固定物的设计。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本文就骨盆骨折诊疗中3D打印技术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应用和未来研究发展指明方向。
周君宫玉锁李盛华朱艳国
关键词:骨盆骨折
腓骨后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及PILON骨折
:探讨腓骨后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及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2008~2011年,使用腓骨后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胫骨远端及Pilon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61岁,平均35岁;高能量损伤4...
宫玉锁李盛华王承祥王亚伟王久夏周君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技术
日本天理大学藏吐鲁番牛医方考释被引量:3
2013年
以吐鲁番出土原卷图片文献资料为依据,对日本天理大学藏吐鲁番牛医方予以识读考察发现,吐鲁番牛医方在中医经典药方的基础上合理化裁,并广泛地将本地药材食材用于牛病的医治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吐鲁番地区的兽医药文化及鲜明的地域用药特色。
潘文李盛华袁仁智吕有强扈小健
基于行为疗法的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被引量:2
2020年
研究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与行为疗法的内在联系,为中医戒毒导引康复技术提供理论基础。长期吸毒会引起吸毒人员奖赏环路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成瘾者精神行为的异常、情绪情感系统的损害、认知控制系统的失能,主要表现形式是愤怒攻击行为、出现高冲动性、抑制控制功能降低、自动化觅药行为,复吸是下意识的生理驱动行为。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是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的临床实践、有意识运动技能,能够阻止戒毒人员渴求回路的自动化觅食行为。行为疗法是中医导引戒毒康复技术的理论基础,有望为戒毒人员在生理上脱毒、心理上脱瘾、戒治屡戒屡吸的怪圈提供临床依据。
师宁宁李盛华李文涛韩全利罗盘山
关键词:中医导引
共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