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畅

作品数:36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0篇原发性
  • 10篇SIGLEC...
  • 9篇胆汁
  • 9篇胆汁性
  • 9篇胆汁性肝硬化
  • 9篇原发性胆汁性
  • 9篇原发性胆汁性...
  • 9篇肝硬化
  • 8篇核细胞
  • 7篇血清
  • 7篇外周
  • 7篇外周血
  • 6篇增殖
  • 6篇细胞增殖
  • 5篇单个核细胞
  • 5篇肿瘤
  • 5篇分泌
  • 5篇表达及临床意...
  • 4篇凋亡

机构

  • 3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6篇李畅
  • 27篇仲人前
  • 15篇杨再兴
  • 13篇朱烨
  • 12篇梁艳
  • 10篇熊怡淞
  • 7篇孙懿
  • 5篇耿红莲
  • 5篇叶伟民
  • 4篇韩焕兴
  • 4篇王燕
  • 4篇陆慧琦
  • 4篇周琳
  • 3篇曾贤铭
  • 3篇俞娟
  • 3篇张玲珍
  • 3篇何铭珺
  • 2篇王淇泓
  • 2篇赵文静
  • 2篇何铭君

传媒

  • 6篇现代检验医学...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2007年全...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2010全国...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用血清法综合诊断M蛋白的重要性及相关思考
2015年
目的通过对M蛋白阳性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κ、λ轻链定量测定、血清蛋白电泳(SPE)和免疫固定电泳(IFE)的结果分析,探讨其对诊断M蛋白的指导意义,防止误诊和漏诊,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244例M蛋白阳性患者的血清IgG、IgA、IgM及κ、λ轻链定量测定、SPE、IFE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其相互关联及在诊断M蛋白中的重要价值。结果血清蛋白电泳中出现M蛋白单峰的有944例(76%);出现M蛋白双峰的有27例(2%);未出现M蛋白峰的有273例(22%)。在未出现M蛋白峰的273例患者中,IgA型102例,IgG型44例,IgM型3例,κ游离轻链型41例,λ游离轻链型55例,IgD型28例。M蛋白类型:IgG型644例(51.8%);IgA型288例(23.2%);IgM型85例(6.8%);轻链型131例(10.5%);IgD型69例(5.5%);双克隆型27例(2.2%)。κ游离轻链型的κ在正常范围(2.69±1.81),相比正常对照组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κ/λ相比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IgG、IgA、IgM、λ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IgGκ、IgGλ、IgAκ、IgAλ、IgMκ、IgMλ、λ游离轻链型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gG、IgA、IgM及κ、λ轻链定量测定、SPE和IFE在诊断M蛋白方面不可缺少,不能相互替代,但能相互补充,只有综合分析其结果才能给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卢伟李畅王淇泓耿红莲
关键词:M蛋白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组织中凋亡调节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组织中凋亡调节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与40例健康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胸苷激酶(TK1)、Dickkopf1(DKK1)水平,以及肿瘤组织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GP73、TK1、DK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Plk1、Livin和Xiap的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促凋亡基因MTS1、Caspase-3、Caspase-8的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TK1、DKK1水平与肝脏组织中Plk1、Livin、Xiap水平呈正相关,与MTS1、Caspase-3、Caspase-8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GP73、TK1、DKK1水平异常升高,且与肿瘤组织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是判断原发性肝癌病情的理想指标。
陈军吴洪坤李畅耿红莲周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凋亡
他克莫司在临床检测中的方法学比较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通过方法学比较为临床推荐一种更精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以目前常用的酶联免疫法(ELISA)和微粒子酶免疫(MEIA)技术,检测58例肝移植和肾移植患者血清中他克莫司的浓度,比较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种方法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72),但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EIA法检测值普遍比前者高。结论两种方法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适合临床批量样本测试。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没有可比性,不应互相比较。
叶伟民陆慧琦朱烨李畅韩焕兴
关键词:他克莫司酶联免疫法微粒子酶免法
ISO15189认可过程中两种分离胶采样管的质量评价
2016年
目的探讨建立两种不同的分离胶采样管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硅化玻璃采血管为标准管,以两种分离胶采样管为测试管,随机收集50例患者血清,利用电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法、反射发光法、免疫荧光法等方法定量或者定性检测血清中各种临床免疫、临床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对于定量项目而言,两种分离胶采样管与标准管相比,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定性项目而言,两种分离胶采样管与标准管相比,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0.75),一致性较好。结论通过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证明了分别采用两种分离胶采样管不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初步建立了ISO15189实验室认可过程中该实验室针对外部供应品的质量评价方法。
吴洪坤李畅仲人前周琳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Toll样受体4和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apondylitis,AS)是一种以能骼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检测A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TLR4和血清,TRAIL...
杨再兴梁艳朱烨李畅何铭君张玲珍仲人前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白细胞TOLL样受体肿瘤坏死因子
文献传递
CFSE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Siglec-1刺激CD4^+/CD8^+T细胞增殖
2011年
目的建立CFSE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研究单核细胞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对CD4+/CD8+T细胞增殖中的应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与经CFSE标记的第三方健康献血者CD4+/CD8+T细胞共培养5 d,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ACS患者CD14+单核细胞具有比健康人单核细胞更强的刺激CD4+/CD8+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当用干扰素-α(INF-α)刺激增强正常单核细胞Siglec-1表达后,其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用单抗阻断单核细胞Siglec-1后,其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结论 ACS患者增强的CD4+/CD8+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部分是由于激活的单核细胞高表达Siglec-1引起。
熊怡淞俞娟孙懿李畅仲人前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细胞增殖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Siglec-1在促进CD4+和CD8+T细胞增殖和活化中的作用
目的Siglec-1(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 1,唾液酸黏附素)作为单核巨噬细胞激活的重要标志,在SLE、系统性硬化、HIV感染等疾病中表达增高,并参...
熊怡淞李畅孙懿仲人前
文献传递
siglec-1在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及分泌趋化因子中的作用研究
熊怡淞李畅孙懿仲人前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30例PBC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TGF-β1浓度;同时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浓度,比较TGF-β1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BC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两疾病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血清GGT和AL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和疾病对照(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BC患者血清TGF-β1与GGT及ALP呈显著的相关性,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性并不明显。结论PBC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上调且与GGT及ALP呈显著相关性,表明TGF-β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PBC的肝内胆管损伤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朱烨杨再兴梁艳李畅仲人前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肝炎
Act1分子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负调节作用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调节因子Act1对骨髓瘤细胞中BAFF(B细胞活化因子)通路的调节作用,进而了解其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存活所产生的作用。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20例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及2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中的BAFF分子和Act1分子的表达水平;通过小干扰RNA(siRNA)和基因过表达技术构建缺乏和过表达Act1的U266骨髓瘤细胞,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测定骨髓瘤细胞在BAFF分子刺激下的NF-κB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即磷酸化的IκB(p-IκB)的表达水平。结果:MM病人外周血BAFF和Act1分子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增高(P<0.01),二者之间亦存在相关性;缺乏Act1分子的骨髓瘤细胞IκB磷酸化水平较高,而对照组的细胞IκB磷酸化程度较低,趋势不明显,过表达Act1分子的细胞基本没有磷酸化的发生。结论:Act1分子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对BAFF分子刺激下NF-κB信号通路的负调节作用而发挥的,使其可能成为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的作用靶点。
李畅唐静赵文静周琳
关键词:骨髓瘤B细胞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