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山
- 作品数:69 被引量:68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免耕覆盖下土壤水分、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对小麦产量的协同效应被引量:39
- 2021年
- 【目的】基于山西运城8年(2008—2015)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免耕覆盖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变化特征,分析土壤水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组分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协同关系,为选择适宜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最佳耕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传统耕作秸秆翻耕还田(CT-SP)和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SM)两种耕作措施,在冬小麦收获期,利用干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各粒级质量分数;测定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SOC)及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测定土壤水分(土壤体积含水量,qv;播种前贮水量,SB;收获后贮水量,SA;生育期耗水量,ET;降水利用效率,PUE;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作物产量等关键指标。【结果】(1)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显著提高0.25—2 mm团聚体含量、>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提升13.9%、8.8%和9.6%。(2)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中全土SOC、>2 mm和0.25—2 mm粒级团聚体SOC与MBC含量分别提升17.7%与23.6%、18.4%与18.2%和22.4%与39.2%。0.25—2 mm粒级团聚体对SOC和MBC的贡献率,分别提升18.4%和28.4%。(3)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提高了SA、PUE、WUE和小麦产量,分别提升17.7%、8.92%、14.98%和8.92%,并且SOC、WUE、R0.25、MWD和GMD等指标与小麦产量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4)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土壤团聚体DOC和EOC通过协同效应影响MBC的变化,MBC含量对SOC的总效应为0.88,是影响SOC变化的主导因子。(5)土壤贮水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协同影响小麦产量,并且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小麦产量表现为极显著正效应。【结论】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可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
- 郑凤君王雪李生平刘晓彤刘志平卢晋晶武雪萍席吉龙张建诚李永山
- 关键词:免耕覆盖活性有机碳土壤贮水量小麦产量
-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产量构成、纤维品质及其系谱分析被引量:41
- 2001年
- 对50年来我国自育的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20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单产呈递增趋势,90年代棉花品种比50年代品种皮棉增产17.73%,平均每年增产皮棉3.384kg·hm-2,产量增加主要是衣分和单株结铃数增加所致,衣分呈递增趋势,年均递增0.1002个百分点;单株结铃数增加1.6个。新品种的子指变小,衣指变大;棉花衣分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003**),衣分对棉花产量贡献最大( P3y=0.5810),单株铃数次之(P1y=0.2858),铃重最低(P2y=0.1326)。棉花纤维品质逐步得到改良,绒长变长,纤维强度变大;棉花遗传基础狭窄。
- 李永山唐秉海张凯王晓璐李江辉谢光兰
- 关键词:棉花系谱纤维品质
- 旱地棉田渗灌补水效应研究被引量:16
- 2001年
- 该文着重研究了渗灌不同补水量和渗水管道埋深对旱地土壤含水率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棉花关键需水期进行渗灌补水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丰水年每次渗水 2 2 5~ 3 0 0 m3/ hm2 ,皮棉产量可提高196.8~ 3 10 .7kg/ hm2 ,增产率为 17.3 %~ 2 7.3 % ;干旱年份 ,每次渗水 2 2 5~ 3 0 0 m3/ hm2 ,比对照增产 2 4 .3 5 %~4 2 .5 5 %。与大水漫灌相比 ,渗灌补水既避免了表层蒸发 ,又没有形成重力水下渗 ,大幅度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渗水管道埋深在 13~ 2 0
- 牛西午冯永平李永山张强
- 关键词:渗灌旱地棉花补水
- 种植转Bt基因棉花不同年限土壤PLFA指纹特征与差异被引量:3
- 2015年
- 为研究连续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从连续种植3年转基因棉花晋棉26和中棉所41大田,采集土壤样品,测定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种植年限对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影响不同,随着种植年限和棉花残茬进入土壤生态系统,转基因棉花土壤细菌占总量的百分数有降低趋势,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例低于非转基因品种;转基因棉花土壤真菌的比例逐渐增加。说明转基因棉花连续种植可能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李永山范巧兰刘凯陈耕张冬梅贾峥嵘柴永峰席凯鹏张建诚
- 关键词:转BT基因棉花磷脂脂肪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转基因棉花不同生物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用磷脂脂肪酸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了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晋棉26、晋棉44、中棉所41)和它们相应的近等位非转基因棉花品种(晋棉7、冀合492、中棉所23)不同生物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每个品种生物量为0 g,2 g,4 g,6 g,8 g粉碎棉株与200 g土混匀,在28℃培养箱中培养45 d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棉花生物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而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细菌和放线菌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真菌比例显著增加。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的差异因品种和还田量而表现不同。
- 范巧兰陈耕李永山张冬梅柴永峰李燕娥
- 关键词: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转基因棉花
- 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7
- 2012年
- 对棉花品种的重要性以及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的分类、保存和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孙振纲陈耕王娇娟李永山谢鹏
- 关键词:棉花
- 玉米带耕沟播高效种植模式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不同带耕沟播模式对灌溉效率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带耕沟播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并随着宽带距离增加,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提高趋势,但产量呈下降趋势。与传统60 cm等行距漫灌模式相比,MSⅠ(30 cm+150 cm)灌溉效率提高155.5%,灌水利用效率提高19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2.5%,产量提高了14.5%,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席天元梁哲军谢三刚刘青云李永山张建诚卫晓东王雷
- 关键词:玉米垄作沟灌蓄水保墒
- 长期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2年
- 为探究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设置了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有机肥(NPM)及氮磷化肥+秸秆还田+有机肥(NPSM)等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降低土壤pH,其中NPSM相比NP在各生育期分别显著降低了3.41%、1.86%、3.19%、2.60%;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NPSM比NP在各生育期对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140.63%~229.17%,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35.86%~60.54%,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146.92%~483.34%,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28.06%~63.07%。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数量,NPSM相比NP明显增加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的数量,其中细菌的数量在不同时期增加了119.28%~177.21%;真菌数量增加了156.64%~233.42%;放线菌数量增加了107.40%~158.66%;固氮菌数量增加了95.23%~155.53%;氨化细菌数量增加了279.39%~357.29%,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因此,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后可显著改善土壤性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从而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的目的。
- 郭振威李永山陈梦妮范巧兰王慧
- 关键词:秸秆还田有机肥连作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
- 山西省棉区棉花促早熟集成避霜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试验研究棉花促早熟集成避霜技术结果表明 ,喷施壮早丰后棉花生育进程加快 ,吐絮期提早 2~ 4d ,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 ,皮棉比对照增产 12 2 3% ,且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并提出以壮早丰系统化学调控、地膜覆盖和增加棉花种植密度为关键技术 ,配合适期播种、选择早熟品种、水肥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治和乙烯利催熟等棉花系统促早熟集成避霜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皮棉可增产 14 34%~ 2 4 5 8%。
- 李永山董哲生张建诚孙忠富
-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早熟品种肥水管理
- 运城市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集成栽培技术被引量:7
- 2013年
- 总结了运城市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集成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小麦、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 常铁牛李永山陶民刚黄芸虹张建诚
- 关键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