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坤

作品数:96 被引量:386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4篇科技成果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8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8篇大豆
  • 31篇选育
  • 31篇栽培
  • 26篇栽培技术
  • 21篇品种选育
  • 18篇大豆新品种
  • 14篇雄性不育
  • 14篇不育
  • 13篇杂交
  • 13篇夏大豆
  • 12篇抗性
  • 11篇高产
  • 10篇育种
  • 10篇质核互作
  • 10篇花叶
  • 10篇花叶病
  • 10篇花叶病毒
  • 10篇基因
  • 9篇选育及栽培技...
  • 9篇高蛋白

机构

  • 95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安徽省龙亢农...
  • 2篇安徽省种子管...
  • 1篇定西县农业技...

作者

  • 95篇李杰坤
  • 90篇黄志平
  • 74篇张磊
  • 50篇胡国玉
  • 50篇张丽亚
  • 42篇胡晨
  • 32篇王大刚
  • 29篇戴瓯和
  • 26篇吴倩
  • 9篇周斌
  • 5篇杨勇
  • 5篇王维虎
  • 4篇燕宁
  • 4篇王维虎
  • 3篇张汉友
  • 3篇戴欧和
  • 2篇戴艳
  • 2篇康艳
  • 2篇王安东
  • 1篇蒋成功

传媒

  • 20篇安徽农业科学
  • 18篇大豆科学
  • 7篇中国油料作物...
  • 5篇大豆通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大豆科技
  • 2篇2012作物...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 1篇第24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大...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产杂交大豆‘皖杂豆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3年
利用大豆杂种优势是提高中国大豆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选育高产大豆杂交新品种对中国大豆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皖杂豆5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W1101A’,恢复系为‘MR1312’。2017-2018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98.70 kg/hm^(2),较对照‘中黄13’平均增产8.49%。2019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60.7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6.06%。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豆20200009。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等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大豆新品种‘皖杂豆5号’的选育和推广对中国大豆单产的增加、国产大豆的振兴和豆农的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大刚黄志平胡国玉吴倩李杰坤
关键词:杂交大豆高产选育栽培技术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皖豆24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9
2004年
皖豆 2 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以 (山东 85 0 2×南 88-2 17)× (蒙 84-2 0×阜 812 8-1)通过有性复合杂交选育的高产、大粒、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 2 0 0 1~ 2 0 0 2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2年平均产量 3 0 44 .1kg/hm2 ,比中豆 2 0 (CK)增产 7.17%。2 0 0 2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2 992 .2 0kg/hm2 ,比中豆 2 0 (CK)增产 9.5 5 %。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 ,蛋白质含量 46.2 0 % ,脂肪含量 2 1.2 2 % ,生育期 10 3d ,籽粒大 ,商品性好。 2 0 0 3年 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豆 2
张丽亚李杰坤黄志平戴瓯和胡晨张磊
关键词:高蛋白大豆品种选育
安徽大豆育种30年
1、育成品种:安徽省1983-2012年正式审定命名的有55个夏大豆品种,其中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有9个(合豆1号、蒙91-413、合豆3号、阜9765、阜豆9号、合豆5号、皖豆28、濉科998)。通过安徽省品种...
张磊张丽亚康艳韩千红黄志平李杰坤
关键词:大豆育种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蒙1001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年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抗病、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蒙1001,具有丰产性、稳产性好,生育期短,抗病、抗逆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张丽亚张磊周斌杨勇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王大刚吴倩王维虎
关键词:高产抗病夏大豆
皖豆24在龙亢农场的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 检验新品种皖豆24的增产效果,提升安徽省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方法] 于2006~2008年在龙亢农场,选择标准化农田试种皖豆24。[结果] 施大豆专用复合肥300~375 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N∶P∶K=15:15∶15)300 kg/hm^2,对皖豆24的增产效果最佳。皖豆24在淮北地区的适播期是5月25日~6月15日。皖豆24在高肥水田块的播种量为75~90 kg/hm^2,每公顷留苗22.5万株;在低肥水田块的播种量为90~105 kg/hm^2,每公顷留苗27万株。出苗前常用除草剂和用量为:50%乙草胺0.75~1.125 L/hm^2或75%封净045~075 L/hm^2兑水450~600 kg。用缩节胺0.3 L/hm^2兑水300 kg或者15%多效唑0.75 kg/hm^2兑水600~750 kg喷施防止倒伏。花荚期用0.2%硼砂1.5 kg/hm^2和0.03%~0.05%钼肥0.75 kg/hm^2兑水450~600 kg叶面喷施可提高产量。皖豆24在试种区大面积增产增收。[结论] 皖豆24是优质夏大豆品种,适合在安徽推广。
李杰坤于国宜黄志平张丽亚
关键词:栽培技术
大豆R_(SC4)抗病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2年
为明确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SC4株系的基因位点R_(SC4)(resistance to SMV strain SC4,R_(SC4))的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在大豆不同抗性品种中的序列结构特征和保守结构域,以齐黄1号、科丰1号、大白麻和南农1138-2共4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基因克隆获得大豆Glyma.14G20470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和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大豆Glyma.14G204700基因在4个大豆品种中的cDNA全长为4719~4776 bp,编码1295~130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的分子量为148.38~149.33 kD,等电点为5.53~5.61,均为具较强亲水性的非分泌蛋白。Glyma.14G204700蛋白含有植物抗病基因家族蛋白的保守功能域——核苷酸结合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折叠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59.45%~61.08%、28.65%~30.15%、8.11%~8.88%和1.61%~2.16%。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含有脱落酸、低温及干旱等多种逆境胁迫响应元件。表明大豆R_(SC4)抗病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在大豆不同抗性品种中具有不同的等位变异,优异等位变异的鉴定和开发可为抗SMV大豆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王大刚陈圣男杨勇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抗病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大豆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 ;首先测交父本必须是真正纯合的材料 ;选用地域或类型差异显著的父本配制组合 ,更易筛选出强优组合 ;采用分期播种方法 。
戴瓯和张磊黄志平李杰坤
关键词:大豆选育方法雄性不育
氮肥施用对杂交大豆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为了探索杂交大豆在不同氮肥因素水平下的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杂交大豆杂优豆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高产大豆蒙91-413为对照,设置5个水平3次重复的氮肥处理,进行杂交大豆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终花期时杂优豆1号的分枝数在氮肥水平为90 kg/hm2的C、E处理中分别为7.0和7.4,在氮肥水平为45 kg/hm2的B、D处理中分别为6.4和6.8,在未施氮肥的A处理中仅为6.2;杂优豆1号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氮肥水平90 kg/hm2的C、E处理中分别为104.0个和105.4个、188.0粒和201.0粒2、9.8 g和31.3 g,在氮肥水平45 kg/hm2的B、D处理中分别为95.8和98.8个1、65.7和166.6粒2、6.6和27.0 g,未施肥的A处理中分别为83.9个、141.3粒2、4.8 g。杂优豆1号在C、E和B、D处理中的小区产量分别为4.284、.38和3.813、.82 kg,比A处理增加21.2%、24.1%和7.9%、8.2%。[结论]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杂交大豆单产,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胡晨黄志平张丽亚李杰坤胡国玉张磊
关键词:杂交大豆生育特性氮肥施用
国审合豆1号大豆新品种选育被引量:9
2001年
合豆 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蒙 84 2 0为母本 ,油 88 8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1997~ 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片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 2 390 .6kg/hm2 ,比CK中豆 19增产 8.0 4%。 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片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417.1kg/hm2 ,比CK中豆 19增产 13 .86 %。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耐旱、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1.0 5 % ,脂肪含量 2 0 .38% ,生育期 10 0d 。
张磊戴瓯和李杰坤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合豆1号品种选育栽培要点
大豆新品系抗SMV鉴定及其抗性来源分析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危害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黄淮大豆产区的SMV优势株系SC3和SC7对选育的394份大豆高世代新品系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分析其抗性来源。结果...
黄志平李杰坤王维虎胡国玉吴倩王大刚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鉴定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