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元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合金
  • 4篇镁合金
  • 3篇镁合金表面
  • 3篇溅射
  • 3篇合金表面
  • 2篇氧化铌
  • 2篇制耳
  • 2篇涂层
  • 2篇耐腐蚀
  • 2篇耐腐蚀性
  • 2篇耐腐蚀性能
  • 2篇厚度变化
  • 2篇反应溅射
  • 2篇腐蚀性
  • 2篇TAC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阻抗
  • 1篇电化学阻抗谱

机构

  • 16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湘潭大学
  • 1篇湖南化工职业...
  • 1篇煜邦电力智能...

作者

  • 16篇李文元
  • 5篇胡成武
  • 5篇丁泽良
  • 3篇廖翠姣
  • 2篇占奇锋
  • 2篇彭炎荣
  • 2篇王镇柱
  • 1篇谭海林
  • 1篇周静
  • 1篇姚建民
  • 1篇文凤飞
  • 1篇王志忠
  • 1篇朱亨荣
  • 1篇张梅
  • 1篇汤迎红
  • 1篇熊显文
  • 1篇明兴祖
  • 1篇王鑫
  • 1篇张浩

传媒

  • 7篇包装学报
  • 3篇塑性工程学报
  • 3篇模具制造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高教研究(西...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板料厚度变化的圆孔翻边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及求解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考虑圆孔翻边过程中板料厚度变化,导出了一个新的圆孔翻边平衡微分方程式,并对圆孔翻边变形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实验表明,修订后的圆孔翻边力公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生产实际,且原理更为科学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胡成武占奇锋李文元彭炎荣
关键词:圆孔翻边板厚变化
冷轧深冲板制耳率的试验被引量:5
2015年
对DC01、DC05、DC06和B180H2的冷轧深冲板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和制耳试验。单向拉伸试验获得了这些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化指数、塑性应变比等力学性能参数;制耳试验得到了不同变形程度下冲杯的制耳高度和制耳率,分析了拉深系数、硬化指数、拉深次数与制耳率的关系;并进一步验算了相关材料在轴对称拉深过程中的修边余量。
胡成武王镇柱李文元崔双好刘新
关键词:制耳率
变间隙拉深对圆筒形件拉深制耳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分析了制耳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各向异性板料的单向拉伸实验,获得了材料屈服强度沿不同方向的变化规律;采用变间隙模具对DC04、DC05圆坯进行拉深试验,并与等间隙模具的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沿屈服强度较小的方向配置较大间隙,沿屈服强度较大的方向配置较小间隙,可以使拉深制耳率显著降低。因此采用变间隙拉深是抑制圆筒件拉深制耳高度的新途径。
胡成武崔双好李文元王镇柱张浩
关键词:制耳拉深圆筒形件
梯度结构对Ti6Al4V表面Nb2O5/Nb2O5-Ti/Ti多层涂层残余热应力的影响
2021年
采用有限元法对Ti6Al4V表面Nb2O5/Nb2O5-Ti/Ti多层涂层的残余热应力进行分析,研究中间梯度层Nb2O5-Ti的层数与厚度、成分分布指数对涂层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着梯度层数由1层增加到6层,深层的残余热应力最大值由12.6 MPa减小到11.7 MPa;但梯度层数继续增大到8层时,残余热应力最大值无明显变化。梯度层越厚,残余热应力最大值越小。当成分分布指数由0.5增大到3.0时,残余热应力最大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其中分布指数为1.5时的残余热应力最大值(8.93 MPa)最小。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了多层涂层的梯度层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即梯度层数为7,梯度层厚度为1μm,成分分布指数为1.5。优化后的多层涂层残余热应力的最大值为8.53 MPa,较Nb2O5单层涂层(20.9 MPa)和Nb2O5/Ti双层涂层(22.1 MPa)的残余热应力最大值分别减小了59.2%和61.4%。
单湘衡李文元张海波丁一帆丁泽良
关键词:残余热应力正交试验法
Ti-48Al-2Cr-2Nb合金高电位腐蚀行为被引量:3
2021年
采用线性扫描(LSV)、计时电流法(CA)、电化学阻抗谱(EIS)和表面观察等方法,研究Ti-48Al-2Cr-2Nb合金在NaNO_3(质量分数为20%)溶液中高电位(7 ~16 V)电化学腐蚀行为以及外加电位对腐蚀行为的影响。阻抗谱数据采用Maxwell传输线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电流密度随着电位的增加波动变大,样品均经历了非均匀腐蚀到均匀腐蚀的过程;腐蚀后吸附反应的个数从腐蚀前的7个减少为5个;样品腐蚀后的总腐蚀抗力与总时间常数的下降均随着电位增加经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腐蚀粗糙程度的增加是先迅速下降然后趋于平稳。
罗志坚张显苗胡纯蓉李文元廖翠姣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H_(2)O分子在双相TiAl合金表面的吸附行为
2023年
为研究电场作用对H2O分子在γ-TiAl和α_(2)-Ti_(3)Al表面的吸附行为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H_(2)O分子在γ-TiAl(111)和α2-Ti_(3)Al(0001)表面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态密度、几何结构、电荷布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H_(2)O分子在γ-TiAl(111)和α_(2)-Ti_(3)Al(0001)表面上的top Ti位置吸附最为稳定,但电场更容易促进H_(2)O分子与α_(2)-Ti_(3)Al(0001)表面的相互作用,即α_(2)-Ti_(3)Al更易与H_(2)O分子发生反应,从而优先形成Ti的致密氧化膜,致使α_(2)-Ti_(3)Al被保护。探究γ-TiAl和α_(2)-Ti3Al单相具有相同溶解速度的条件,对提升双相(γ-TiAl和α_(2)-Ti_(3)Al相)TiAl合金电解加工表面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肖鹏王鑫唐卿刘伦峰李文元廖翠姣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Γ-TIAL合金
退火温度对镁合金表面Nb_(2)O_(5)涂层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023年
采用直流反应溅射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Nb_(2)O_(5)涂层,并在不同的温度下对涂层进行退火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划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Nb_(2)O_(5)涂层的微观形貌、晶相结构、结合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100~400℃时,Nb_(2)O_(5)涂层的晶相未发生变化,且为非晶结构;而退火温度为500℃时,出现了六方晶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涂层表面开裂现象加剧,涂层的结合力减小,耐腐蚀性能下降。
潘旭王皓姚泉李文元丁泽良
关键词:反应溅射氧化铌退火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表面溅射沉积M-TaC多层涂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2023年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ZK60镁合金表面制备了M-TaC多层涂层,并以TaC单层涂层作为对照,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结构、结合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呈多孔柱状结构和亲水性,能显著提高ZK60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相比于TaC单层涂层,M-TaC多层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大,亲水性减弱,结合力提高(约60%),耐腐蚀性能增强(腐蚀电流密度减小2.382μA/cm^(2))。
胡旭军张海波李海洋李文元丁泽良
关键词:镁合金溅射沉积TAC耐腐蚀性能
双相Ti-48Al-2Cr-2Nb合金电解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演变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各向异性合金材料电解加工过程中,加工表面形貌难以控制的问题,利用位置函数建立双相Ti-48Al-2Cr-2Nb合金微观材料模型,进而建立电解加工仿真微观物理模型,分析加工表面微观形貌随宏观工艺参数演变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流速在14.7~23.4 m/s、进给速度在1.7~2.3mm/min范围内,随着电解液流速和进给速度的增加,加工表面粗糙度R_y越低;当加工电压为21 V、进给速度为2.3 mm/min、电解液流速为23.4 m/s时,加工表面最光洁,R_y值达最小,为0.677μm。从微观形貌演变仿真可以看出,获得最光洁加工表面经历了先粗化后抛光的过程。
马新周罗志坚胡纯蓉李文元廖翠姣
双孔焊片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分析了双孔焊片的结构工艺,给出了排样设计及模具结构。采用了自动送料机构、弹压卸料、浮顶等装置,叙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该模具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亨荣文凤飞李文元胡成武
关键词: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