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山

作品数:196 被引量:1,661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5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水利工程
  • 22篇天文地球
  • 15篇农业科学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化学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4篇垃圾
  • 19篇风沙
  • 16篇风洞
  • 14篇沙漠化
  • 14篇黄河
  • 13篇废水
  • 13篇风洞实验
  • 12篇黄河下游
  • 11篇生活垃圾
  • 11篇土壤
  • 10篇植被
  • 10篇风沙流
  • 9篇污染
  • 9篇SUB
  • 8篇电解
  • 8篇数值模拟
  • 8篇填埋
  • 7篇渗滤
  • 7篇填埋场
  • 6篇土地利用

机构

  • 140篇北京大学
  • 47篇清华大学
  • 3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教育部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北京市垃圾渣...
  • 2篇北京农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95篇李振山
  • 26篇倪晋仁
  • 25篇蔡宁生
  • 12篇董治宝
  • 10篇张林楠
  • 9篇陈广庭
  • 8篇薛安
  • 7篇张红武
  • 7篇赵华章
  • 7篇马淑红
  • 6篇孙卫玲
  • 6篇李艳静
  • 6篇包慧娟
  • 6篇苏赛赛
  • 6篇王会
  • 6篇王涛
  • 5篇陈渭南
  • 5篇杨佐涛
  • 5篇汪成运
  • 5篇张琦峰

传媒

  • 28篇中国沙漠
  • 11篇泥沙研究
  • 10篇人民黄河
  • 9篇北京大学学报...
  • 7篇环境工程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应用基础与工...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干旱区地理
  • 3篇工业水处理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铁道工程学报
  • 2篇土壤侵蚀与水...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发电技术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资源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2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14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13篇2006
  • 5篇2005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论文从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采用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指数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与土地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方法。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王家沟流域为例,考虑了当年光照、温度、降水等相同自然条件下土地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指数与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生产力挖潜指数间的关系,提出了流域土地合理利用的方向。
李晓娟倪晋仁李振山韩鹏李天宏
关键词:土壤侵蚀土地生产力
黄河下游宽河段沿岸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被引量:9
2020年
以2015年11类15 m×15 m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栅格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对比和分析黄河下游宽河段沿岸县域、滩区和滞洪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以及宽河段滩区两侧18个2 km缓冲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特征。结果表明:旱地是沿岸县域范围内的优势景观,其次是农村居民地,两者占沿岸县域总面积的80%以上,水田与其他水域具有一定的规模,而草地规模较小;受人类活动、功能定位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黄河下游宽河段沿岸县域、滩区和滞洪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县域滩外区域分布有斑块规模大且较密集的建设用地,景观破碎度高,斑块形状复杂,东平湖滞洪区景观多样性高,呈现以水域为主体的复合生态景观,其余滞洪区林地和草地规模小,斑块密度低,景观异质性较低,宽滩区内整体景观破碎程度低于滩外区域,游荡段滩区景观多样性较高,建设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宽河段滩区两侧6 km范围内,水田和其他水域规模大,分布密集,城镇用地规模较小,整体景观多样性高且较破碎,6~18 km是过渡区域,距离20 km以上景观格局基本上趋于稳定。
程舒鹏孙煜航姜晗琳赵志杰李振山李振山
关键词:黄河下游土地利用梯度分析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厂耗能排污特征及节能减排潜力被引量:3
2014年
将生活垃圾焚烧厂从整体到局部分为场站-工艺-单元三个层次,通过现场调查,获取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在2009-2011年不同层次耗能排污数据。分析表明,在焚烧工艺中焚烧单元处理单位垃圾的电耗达到60.83kW·h,余热发电单元水耗最大,尾气处理单元的电耗和水耗相对较小。不同场站在处理单位垃圾时烟气和炉渣产量比较接近,但飞灰排放差异较大,在2.92-24.78kg/t垃圾之间。渗沥液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水质相对稳定,MBR单元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但其耗电量较大,占渗沥液处理工艺总耗电量的87。55%。焚烧工艺发电最优值为423.77kW·h/t垃圾,产生的电能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剩余1.8×108kW·h的电能,可用于渗沥液处理工艺或输向场站外部。每吨渗沥液处理最多可产生中水0.962t,全北京市每年产生中水196456t/a,使用潜力大。
夏树林李振山焦安英郭雪
关键词:焚烧耗能排污节能减排
一种脱氮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氮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脱氮絮凝剂通过聚硅酸、聚合氯化铝和含有季铵基团的硅烷耦联剂(R)<Sub>3</Sub>-N-C<Sub>n</Sub>-Si-(R’)<Sub>a</Sub>(OR”)<...
赵华章王磊李振山
文献传递
高效纳米磷肥的制备方法以及纳米磷肥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效纳米磷肥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磷酸盐类物质、碱性化合物、能生成小分子产物的原料以及去离子水在容器中混合;步骤S2,排出所述容器内的空气;步骤S3,对所述容器加热使得温度升高到预定...
汤斯奇李振山
半干旱区植被风沙动力过程耦合研究:Ⅰ.模型被引量:13
2009年
从植被生长和风沙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建立了植被-风沙动力耦合模型。模型包括生物量动力学方程和风蚀量动力学方程。生物量动力学方程主要考虑了植被生产潜力在植被覆盖地表和非植被覆盖地表上的转化、生物量自身消耗以及风蚀量对生物量的影响;风蚀量动力学方程主要考虑风蚀潜力在流沙地表和非流沙地表上的转化以及生物量对风蚀量的影响。根据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相关研究成果对模型中的参数取值进行了探讨,以便进行模拟和应用研究。
李振山王怡贺丽敏
关键词:半干旱区植被覆盖风沙活动
半干旱区植被风沙动力过程耦合研究:Ⅱ.模拟被引量:4
2009年
以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典型自然条件为模型输入参数,对生物量和风蚀量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模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降水量、气温、土壤类型和风况等。模拟结果表明:生物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而增大,风蚀量随着大风日数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半干旱区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生物量在初春最低、夏末最高;风蚀量则在春季最大、夏季最小。生物量和风蚀量有明显的相互影响,生物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风蚀量。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时,生物量与降水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一致性,在考虑气温因素后生物量的重心向气温较高处偏移。小幅度的地形变化对生物总量和风蚀总量的大小影响不大,但明显改变了它们的空间分布格局。
王怡李振山陈悠
关键词:生物量风蚀量
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全新世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0
1996年
该文通过对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剖面沉积物粒度、14C测年、CaCO3和沉积物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全新世地层中的中、细砂形成与现代流沙经历了相同的发育模式:即冲积砂风蚀形成沙丘砂,以及现代风成砂是继承古风成砂并经历再次水流作用和风力作用形成的。地层中亚粘土是河流冲洪积物。亚粘质土与细砂族目交替构成本区全新世地层主要的沉积物。地层沉积物特征体现了本区以冷干—暖干气候为主。
冯起李振山陈广庭
关键词:塔里木河粒度沉积物全新世地层
一种用于气固反应动力学实时精确测量的流化床热重分析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气固反应动力学实时精确测量的流化床热重分析系统,包括气路单元、流化床反应器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气路单元用于实现气固反应的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其特征在于:在流化床底部放置重量传感器,用于获取反应过程中整个...
李振山蔡宁生李烨王会
文献传递
单壁碳纳米管对斑马鱼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半静水式慢性试验方法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斑马鱼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将斑马鱼分别置于0、0.1、1、10 mg.L-1SWCNTs悬浊液中暴露28 d,测定斑马鱼的脑、鳃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活性,并考察SWCNTs纯度及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SWCNTs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SWCNTs分散方法及纯度并不是影响其生物毒性的主要因素,SWCNTs对斑马鱼各组织中GSH含量及SOD活性无显著影响,但能导致肝、鳃、脑组织中Na+-K+-ATPase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明显下降。由此可见,SWCNTs悬浊液可能会刺激斑马鱼加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但未发现其他明显的毒性作用。
唐志扬许楠李振山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斑马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