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懿璇

作品数:13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肠
  • 5篇结肠炎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细胞
  • 2篇直肠
  • 2篇色胺
  • 2篇转运体
  • 2篇黏膜
  • 2篇羟色胺
  • 2篇细胞因子
  • 2篇5-羟色胺
  • 2篇5-羟色胺转...
  • 2篇LL-37
  • 2篇肠腺
  • 1篇单克隆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亚群
  • 1篇亚群分布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12篇李懿璇
  • 11篇王化虹
  • 6篇刘新光
  • 5篇李俊霞
  • 4篇迟雁
  • 3篇田雨
  • 3篇许颖
  • 1篇年卫东
  • 1篇戎龙
  • 1篇杨欣艳
  • 1篇沈姞
  • 1篇胡伏莲
  • 1篇成虹
  • 1篇谢鹏雁
  • 1篇李世荣
  • 1篇高文
  • 1篇王驰

传媒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四环素和甲硝唑四联疗法一线治疗青霉素过敏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评价含四环素和甲硝唑四联疗法一线治疗青霉素过敏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因对青霉素过敏而接受含四环素和甲硝唑四联疗法一线治疗H.pylori感染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为:兰索拉唑(30 mg/次,2次/d)+胶体果胶铋(150 mg/次,3次/d)+四环素(500 mg/次,3次/d)+甲硝唑(400 mg/次,3次/d),疗程14 d。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7 d、14 d、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疗程结束至少4周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男34例,女86例,平均年龄59岁。104例患者根除成功,56例(46.7%)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其中10例女性患者因头痛、呕吐、皮疹、乏力等症状终止治疗。按符合方案(PP)分析及按意向性(ITT)分析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94.5%(104/110)和86.7%(104/120)。结论含四环素和甲硝唑四联14 d疗法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H.pylori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H.pylori根除率较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尤其是女性患者。
高文郑世红成虹王驰李懿璇许颖胡伏莲
关键词:四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
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很多临床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及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可以考虑将阿司匹林作为结直肠腺瘤以及结直肠癌的一级与二级预防的药物。本文就阿司匹林对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保护作用,在最佳剂量及疗程、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许颖谢鹏雁王化虹李懿璇
关键词:阿司匹林结直肠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
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SSRI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对有关SSRI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FD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改善症状的内科治疗基础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FD,其有效率比单纯内科治疗高(SSRI类抗抑郁药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6.51倍,三环类抗抑郁药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4.04倍;二者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4.52,9.40】及【3.21,5.07】),而复发率低(SSRI类抗抑郁药组的复发率为对照组的0.35倍,三环类抗抑郁药组的复发率为对照组的0.4倍;二者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0,0.62】及【0.27,0.59】)。结论:抗抑郁药治疗FD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懿璇王化虹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三环类抗抑郁药有效率复发率META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与UC相关骶髂关节炎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的异同.分析UC合并AS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995-01/2012-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UC患者病历,收集UC合并AS患者以及UC相关骶髂关节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UC合并AS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全部478例UC患者中合并AS有15例,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UC相关骶髂关节炎的发生率6.5%.15例UC合并AS患者有9例AS发病在先,有6例UC发病在先.本组UC合并AS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为6.5∶1,明显高于UC相关骶髂关节炎者的0.8∶1.UC合并AS患者的关节症状发病年龄明显低于UC相关骶髂关节炎者,平均年龄分别为26.9岁和38.8岁.两组患者的肠道情况无差异,而实验室检查中HLA-B27阳性对合并AS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14例UC合并AS患者在确定诊断之后接受了足量的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治疗并且进行随访,平均随访3.5年.其中11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疼痛消失,肠道炎症到达临床缓解,且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UC合并AS并非罕见,本组患者的发生率为3.1%.AS的发病可在UC发病之前或之后.对于年轻的男性UC患者中轴关节症状较重者,应考虑到UC合并AS的诊断并及时筛查HLA-B27.足量的SASP既可以使关节症状得以改善,又可以使大部分肠道炎症达到临床缓解,故推荐作为UC合并AS的基础治疗.
田雨李俊霞李懿璇王化虹刘新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柱炎
前炎症细胞因子对人结肠腺癌细胞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前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细胞)5-羟色胺转运体(SERT)表达的影响。方法Caco-2细胞系体外培养5d后,分为对照组(新鲜培养基)、IL-1β孵育组(50ng/m1)和TNF-α孵育组(50ng/ml),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观察各组2、24和48h时Caco-2细胞SERTmRNA的表达和24、48和72h时SER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在2、24、48h时SERT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282±1.367、1.586±0.421和1.86±0.496;IL-113孵育组分别为1.393±1.184、1.064±0.625和1.013±0.415,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TNF-α孵育组分别为1.000±0.000、0.829±0.162和0.945±0.14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孵育组和TNF-α孵育组于24、48、72h时SER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IL-1β和TNF-α在体外对结肠细胞SERT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提示IL-1β和TNF-α可通过改变5-羟色胺系统的活性,影响内脏敏感性。
迟雁刘新光王化虹李俊霞李懿璇
关键词:结肠肿瘤5-羟色胺转运体
人抗菌肽LL-37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炎症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LL-37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09/2008-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UC患者32例,并按UC疾病活动指数(UCDAI)分为轻、中、重度活动组;选择同时期行结肠镜发现有结肠息肉的患者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不同疾病活动度UC患者的炎症结肠黏膜中LL-37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4)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LL-37在正常结肠黏膜和炎症黏膜中的表达部位;用炎症因子体外刺激结肠上皮细胞,观察其对LL-37表达的影响.结果:活动期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中LL-37和炎症因子的表达较正常黏膜增高(LL-37:4.97±6.95,31.46±10.74,75.50±13.19vs0.27±0.45;TNF-α:97.04±23.74,201.07±33.46,290.81±30.45vs72.82±18.85;IL-1β:72.98±38.03,153.46±22.68,211.34±25.12vs38.56±10.38;IL-4:26.04±12.47,46.38±15.12,46.94±16.53vs19.34±11.61,均P<0.05),且随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增高,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γ=0.965,0.940,0.628,均P<0.01);LL-37表达于人正常结肠黏膜和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的表层上皮,另外在UC患者炎症黏膜中浸润的大量炎症细胞内存在高表达;体外炎症因子刺激并不能上调结肠上皮细胞中LL-37的表达.结论:抗菌肽LL-37在活动期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中的高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呈正相关,提示其参与了UC的免疫炎症过程,但其机制可能与结肠上皮细胞无关.
李懿璇王化虹迟雁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前后IB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3年1月接受IFX治疗≥3次且按时随访的活动期IBD患者20例,其中UC患者11例,CD患者9例。以同时期2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IFX对UC和CD患者的疗效分别用治疗前后Mayo评分和简化CD活动指数评分进行评估。采集健康对照者的空腹静脉血,以及IBD患者在接受IFX治疗前1d和第3次IFX注射后24~72h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结果11例UC患者中3例临床缓解,3例临床好转,5例治疗无效。9例CD患者中1例临床缓解,6例临床好转,2例治疗无效。UC患者治疗前、后的总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84.2±8.1)%和(82.1±6.2)%],以及治疗前的CD8+T淋巴细胞比例[(40.0±13.2)%]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4.7±10.7)%和(30.5±11.9)%],治疗前、后的NK细胞比例[(5.1±2.8)%和(7.8±4.3)%]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3.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0、2.074、2.251、3.464、2.063,P均〈0.05)。UC患者治疗前、后的总B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患者治疗前、后的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治疗前,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健康对照组间总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95、4.571、7.432,P均〈0.05),其中治疗无效组[分别为(88.3±8.2)%、(44.4±11.5)%、(4.6±3.2)%]与健�
田雨李俊霞李懿璇王化虹刘新光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单克隆
英夫利昔单抗-类克在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评价英夫利昔单抗(类克)对于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2011-11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因激素抵抗或激素依赖而接受类克治疗的中重度UC患者共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10例达到临床缓解,其中2例达到黏膜愈合,7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是89.47%,缓解率是52.63%;治疗有效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白蛋白(albumin,ALB)均明显上升,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明显下降.5例具有肠外表现者的肠外症状都得到改善.观察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类克对于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的中重度UC国人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好,为难治性UC患者的治疗开拓了新途径.
李懿璇李世荣李俊霞杨欣艳王化虹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激素抵抗激素依赖
5-氨基水杨酸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4例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评估5-氨基水杨酸(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患者维持治疗及影响UC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10-08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14例缓解期U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病例114例.其中,男64例,女50例,年龄16-76岁.结果:选择应用5-ASA诱导缓解治疗病例75例(65.8%).结果显示:(1)UC复发与性别无关;(2)病程>5年的UC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病程≤5年的UC患者(62.1%vs35.7%,P>0.05);(3)轻度UC患者5-ASA维持治疗剂量>2g/d者复发率显著低于≤2g/d者(10%vs33.3%,P<0.05);(4)轻度UC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患者(24.6%vs83.3%,80.6%,P<0.05);(5)直肠型UC患者复发率(19.2%)较低;(6)诱导缓解治疗达到黏膜愈合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达到黏膜愈合的患者(4.8%vs89.6%,P<0.05);(7)UC患者诱导缓解后第2年始复发率随时间逐年上升.结论:黏膜愈合及疾病活动程度是影响UC复发率的重要因素,5-ASA是轻-中度UC维持缓解治疗的首选药物,5-ASA维持治疗剂量>2g/d、疗程至少2年以上,可有效降低UC的复发率.
沈姞李俊霞王化虹李懿璇田雨刘新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5-氨基水杨酸
抗菌肽LL-37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2008年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目前呈上升趋势。肠道菌群紊乱和肠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是UC的发病机制之一,其中抗菌肽作为天然免疫中的主要分子,对宿主肠黏膜初级屏障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UC患者结肠黏膜抗菌肽LL37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抗菌肽在U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迟雁刘新光王化虹李懿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抗菌肽LL-37肠屏障功能障碍肠道菌群紊乱结肠黏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