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俊

作品数:23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人力资本
  • 7篇资本
  • 6篇人口
  • 6篇农业
  • 5篇劳动力
  • 4篇生育率
  • 4篇农业发展
  • 3篇人口生产偏好
  • 3篇偏好
  • 3篇劳动力选择性...
  • 2篇动态CGE
  • 2篇演进
  • 2篇中国农业
  • 2篇实证
  • 2篇经济结构
  • 2篇经济学
  • 2篇技术进步
  • 2篇二元经济
  • 2篇二元经济结构
  • 2篇分工

机构

  • 17篇陕西师范大学
  • 7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 1篇陕西省林业厅

作者

  • 23篇李志俊
  • 11篇郭剑雄
  • 3篇雷小兰
  • 1篇潘孝军
  • 1篇方雯
  • 1篇王心
  • 1篇王静峰
  • 1篇汪寿阳
  • 1篇陆凤彬
  • 1篇冯耕中
  • 1篇张轲
  • 1篇崔西宁
  • 1篇徐建荣

传媒

  • 2篇财经论丛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思想战线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经济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经纬
  • 1篇求索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管理评论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9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声发射刀具失效监控仪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发射刀具失效监控仪,属于检测、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是由传感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软件包及多种输出方式等部分组成。仪器是以声发射技术为基础,用最快速的单片微型计算机MCS-96为核心,配以足够的外围支...
张轲冯凯昉徐建荣崔西宁李志俊
文献传递
劳动力选择性转移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机制被引量:65
2009年
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对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农业发展理论的挑战,仅在静态意义上存在。此时,农业的成功发展,尚需有农业人力资本的深化作为新的必要条件给出。在动态背景下,满足一定条件,农业发展这一新的依存条件则可能内生于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过程之中。在引入人力资本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中,农业发展政策的主旨,是在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强化人力资本动态提高的机制。
郭剑雄李志俊
关键词:劳动力选择性转移
去产能战略的影响评价及建议——基于动态CGE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产能过剩一直是中国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顽疾"。作为国家当前重大战略决策,虽然去产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为全社会高度认可,但对于如何有序平稳化解过剩产能的现实问题,目前还鲜有系统深入的定量研究。本文基于动态CGE模型,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对去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去产能确实会导致GDP、行业产出、出口以及财政收入等增速下行,以及就业减少等各种"阵痛",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总体能源强度显著下降的积极效应。从影响大小和模式看,去产能对就业和出口的影响较大,对GDP和财政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行业因去产能规模、产品特征以及产业关联等方面的差异,对各变量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别。
李志俊原鹏飞
关键词:动态CGEGDP就业能源强度
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西北地区农户经验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工业化、市场化的冲击,导致农民家庭的人口生产偏好由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逐渐转向低生育率和高人力资本积累率;劳动力市场开放时,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引致的劳动力素质提升,促使农业劳动力转向收益率较高的非农产业而实现职业转换,农户生产组织内的劳动分工由此呈现多元化格局;分工的拓展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见的增长效应,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工业化、市场化以及内生于这一过程的人口生产偏好转变,是决定农民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的基本力量。
李志俊郭剑雄
关键词:人口生产偏好农户收入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地区的分工演进——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被引量:2
2005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地区取得了综合发展,而经济发展的轨迹是斯密定理和杨格定理交替作用的过程,不断地重复着"分工深化—市场扩展—分工深化"的循环。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当交易效率上升时,则人们会选择高一些分工水平,通过众多不同农户之间的分工,使得利用专业化经济和利用迂回生产的效果能够兼顾,从而提高农民和农村地区的交易效率。对我国农村地区1979-1999年的实证分析也说明了农民人均收入与商品化程度及分工水平有正相关关系。
李志俊
关键词:分工演进交易费用
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村家庭人口生产偏好转变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城乡劳动力市场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变,可以由具有选择性特征的劳动力非农转移来做出某种解释。非农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的高收益率,在加速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同时形成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由此引致了农村家庭人口生产的质量偏好倾向。同时,由于城乡居民在其时间价值和养育子女成本方面存在的的差异,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又必然产生对农村家庭人口生产数量偏好的抑制。中国农村最近20多年的发展经验初步验证了这一观点。
李志俊郭剑雄
关键词:人口生产偏好生育率人力资本
选择性转移、人力资本深化与内生农业发展
由于自然禀赋特别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匀质性,经典的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劳动力齐质性假定显著地背离了事实。中国的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过程,同时伴随该过程的有劳动力质量的流失——其突出表现是由年轻化、...
李志俊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文献传递
人口偏好逆转、家庭分工演进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中国农户经验的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工业化和市场化极大地改变了人口生产量-质收益率的对比关系,因此,中国广大农户家庭的生育偏好明显地转向了质量方面。人口生产偏好的这种逆转提高了家庭成员的专业化技能,促进了家庭劳动分工的发展。人口偏好转变产生的分工经济成为农户跳出长期以来由于低技能和低分工被动维系的"马尔萨斯陷阱"的重要契机,从而使农民收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郭剑雄李志俊
关键词:人口生产偏好农民收入
智力迁移国外研究进展
2011年
智力迁移是一种国际现象,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有关国际智力迁移的理论成果尽管很丰富,有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新迁移经济学理论、相对贫困假说、世界体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机构理论等,但这些理论都有其侧重点,都不能全面综合的解释智力迁移现象。在评述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把影响智力迁移的要素归纳为四种:经济、社会、政治和国家联系;重点分析了智力迁移对迁出国的不利影响,认为应该通过国家之间的补偿机制逐渐消除其不利影响。
雷小兰郭剑雄李志俊
关键词:影响因素
人口生产转型、要素结构升级与中国现代农业成长被引量:6
2013年
在技术层面,农业成长即农业要素结构的转变。人口生产量质转型由于其劳动力增长率下降、人力资本深化和劳动力非农转移等多重相互强化的效应,成为推动农业成长的重要动因。具体而言,人口量质转型通过减少农业劳动力供给和提高农业物质资本积累率导致古典农业向新古典农业的演化,进而通过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动态深化最终实现现代内生农业的形成。加速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率,是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郭剑雄李志俊
关键词:现代农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