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新

作品数:19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蛋白
  • 7篇糖蛋白
  • 5篇血型糖蛋白
  • 5篇血型糖蛋白A
  • 5篇红细胞膜
  • 4篇原虫
  • 4篇凝集素
  • 4篇疟原虫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膜
  • 4篇麦胚凝集素
  • 4篇恶性疟
  • 4篇恶性疟原虫
  • 3篇胆汁
  • 3篇胆汁酸
  • 3篇裂殖子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入侵
  • 2篇肌营养不良

机构

  • 18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湖北医学院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19篇李建新
  • 13篇魏尧梅
  • 5篇董加喜
  • 4篇王向东
  • 3篇董素才
  • 3篇冯伟华
  • 3篇赵麟
  • 2篇吴中立
  • 2篇骆训懿
  • 2篇郑尊
  • 1篇朱奎
  • 1篇朱奎
  • 1篇魏善建
  • 1篇颜永碧
  • 1篇宋树奎
  • 1篇范陈豪
  • 1篇李焰生
  • 1篇胡开元
  • 1篇张汉升
  • 1篇宰春和

传媒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湖北医学院咸...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2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5篇1991
  • 2篇1990
  • 4篇198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脂质体与麦胚凝集素的相互作用
1992年
本研究应用重组的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脂质体.分别与麦胚凝集素和交联有麦胚凝集素的Sepharose 4B(WGA—Sepharose4B)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重组的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脂质体与麦胚凝集素作用,有明显的凝集现象;并能结合在交联有麦胚凝集素的Sepharose颗粒周边4B上.从而为人工模拟红细胞膜提供了一可靠的实验依据。
董加喜王向东魏尧梅李建新
关键词:血型糖蛋白A脂质体麦胚凝集素
胆汁酸对红细胞膜的影响被引量:3
1991年
机体内胆汁酸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及胆固醇的代谢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由于胆汁酸是一种去垢剂,因此当血中胆汁酸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常会影响到具有膜脂类双层结构的红细胞。胆汁酸分子可插入红细胞膜脂双层中,干扰膜组份的有序排列,引起膜脂质和膜蛋白的丢失,从而导致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胆汁酸分子对红细胞膜作用的研究已逐步进入分子水平。
冯伟华李建新吴中立
关键词:胆汁酸红细胞膜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与人血型糖蛋白A之间分子识别的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用纯化的人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 A,简称GPA)和GPA糖肽分别对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裂殖子进行免疫胶体金标记。标记样品按常规电镜要求处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胶金颗粒呈弥漫状分布于整个裂殖子虫体表面,获得恶性疟原虫裂殖子与GPA及GPA糖肽特异识别结合的直观实验证据,属国内外首次报道。本结果进一步证实GPA是恶性疟原虫裂殖子的受体,及GPA糖肽区域是膜受体的活性部位。
骆训懿王向东李建新魏尧梅郑尊严永碧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血型糖蛋白A电镜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红细胞膜ATP酶的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对13例MyD病人和13例健康人的红细胞膜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进行测定,发现两组的Na^+-K^+ATP酶活力无显著区别,且均可被乌本苷抑制,而MyD组的Ca^(2+)-Mg^(2+)ATP酶活力则高于对照组。证明在MyD中存在膜的缺陷,推测Ca^(2+)-Mg^(2+)ATP酶活力改变与细胞内高钙水平有关。
李焰生宰春和魏尧梅李建新
关键词:红细胞膜ATP酶
WGA-Sepharose 4B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血型糖蛋白A
1993年
人血型糖蛋白A(GPA)是一种富含唾液酸的膜固有蛋白,有着诸如血型活性,多病原体受体活性,生物活性物质6和某些外源性凝集素的受体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为了进一步探讨GP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制备高纯度的GPA是很有必要的。为睇,本文采用能专一性结合唾液酸的麦胚凝集素(WG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GPA。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得的GPA,在SDS-PAGE上为单一区带,过碘酸希夫试剂(PAS)染色也是一条区带。
董加喜王向东魏尧梅李建新
关键词:分离纯化血型糖蛋白AGPA生物学
胆汁酸对人红细胞膜脂质组分的影响及某些效应被引量:3
1990年
本研究选用人体内常见的4种胆汁酸(胆酸钠,C-Na;脱氧胆酸,DOC;甘氨胆酸钠,GC-Na;甘氨脱氧胆酸,GDC)在生理血浆浓度(0.006mmol/L)及病理血浆浓度(0.2mmol/L,0.5mmol/L和1.0mmol/L)下对健康成人新鲜红细胞体外作用,分析并观察了膜脂质含量,磷脂组分及扫描电镜下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4种胆汁酸随其含量的增加对红细胞影响效应不同。疏水性较强的胆汁酸(DOC、GDC)对膜脂质组分及细胞形态影响较大。其中又以游离型二羟基胆汁酸作用更明显。三羟基胆汁酸的作用较弱,另对肝外胆汁淤滞症患者红细胞作了同样分析与比较。
冯伟华李建新魏尧梅吴中立
关键词:胆汁酸红细胞膜
血清和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在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是细胞内溶酶体的一种水解酶,人体以肝、肾含量较高,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含量最为丰富,血液和尿液中仅含微量。在生理条件下血液中NAG不能通过肾小球,但对肾脏病变反应敏感。
魏善建李建新魏尧梅郑家富张汉升郝武英
关键词:NAG体外震波碎石
人血型糖蛋白A衍生物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识别及入侵红细胞的效应
1991年
用电泳纯人血型糖蛋白A(GPA)制得下列衍生物:(1)用胰蛋白酶酶解GPA分离得GPA糖肽;(2)制备GPA和GPA糖肽两种抗体;(3)制备去糖GPA(dGPA);(4)用人红细胞膜全脂分别重组成含GPA及dGPA的两种脂质体。用上述制品对FCC-1/HN株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实验,发现:(1)GPA脂质体可与裂殖子结合,而dGPA脂质体呈阴性反应。(2)GPA,GPA糖肽,GPA抗体,GPA糖肽抗体及GPA脂质体均有阻止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人红细胞的效应。
王向东骆训懿李建新魏尧梅
关键词:红细胞
甲壳质与麦胚凝集素亲和作用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5
1991年
凝集素作为一种对专一性糖或糖链结构有亲和作用的蛋白质,在糖蛋白、糖脂及多糖结构的研究中应用日益广泛。麦胚凝集素能专一结合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或其聚合物。60年代以来,国内外利用麦胚凝集素(WGA)对GlcNAc的专一性结合特性。
董加喜赵麟李建新魏尧梅董素才
关键词:甲壳质麦胚凝集素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红细胞膜糖、脂质及Ca^(2+)-Mg^(2+)ATP酶的变化被引量:4
1989年
对10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红细胞膜进行了膜糖、脂质及Ca^(2+)-Mg^(2+)ATP酶活力的研究。结果为DMD红细胞膜唾液酸显著减少,而中性糖含量无变化;膜磷脂含量无明显改变,但膜胆固醇显著增加,磷脂/胆固醇之比显著降低,膜Ca^(2+)-Mg^(2+)ATP酶活力显著升高。表明DMD红细胞膜有组成和功能上的改变。
魏尧梅董素才李建新李焰生吴萍嘉宰春和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红细胞膜膜脂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