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峥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房
  • 5篇房颤
  • 4篇心房颤动
  • 4篇消融
  • 4篇消融术
  • 3篇导管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导管消融术
  • 3篇静脉
  • 3篇肺静脉
  • 2篇电隔离
  • 2篇随访
  • 2篇肺静脉电隔离
  • 2篇复发
  • 2篇持续性
  • 1篇电复律
  • 1篇电抗休克
  • 1篇心房颤动消融...
  • 1篇心房颤动治疗
  • 1篇心血管

机构

  • 6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作者

  • 6篇李峥
  • 6篇刘旭
  • 5篇姜伟峰
  • 5篇谭红伟
  • 4篇刘玉岗
  • 4篇杨国澍
  • 4篇王新华
  • 4篇周立
  • 4篇施海峰
  • 2篇王远龙
  • 1篇韩冰
  • 1篇顾佳宁
  • 1篇蔡琳

传媒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新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年升高,由于房颤能导致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容易在左房形成血栓,以致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据统计,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5倍。在我国,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
李峥刘旭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房颤患者血液动力学栓塞事件
肺静脉前庭重构与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后肺静脉-左房电传导恢复的关系
2010年
目的分析肺静脉前庭重构与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CPVI)后肺静脉-左房电传导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因房颤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再次消融患者359例(阵发性房颤180例,持续性房颤179例)。LASSO环状电极标测肺静脉-左房电传导恢复情况,在Carto系统引导下行补点消融。利用CARTO系统自带软件测量左右肺静脉前庭面积。结果 3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管射频消融。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有144例(80%)电传导恢复,其中单支肺静脉电传导恢复占45例(31.25%),2支占58例(40.28%),3支占24例(16.67%),4支恢复占17例(11.81%)。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155例(86.59%)电传导恢复,其中单支肺静脉电传导恢复占24例(15.48%),2支占72例(46.45%),3支占17例(10.97%),4支占42例(27.1%)。阵发性房颤左肺静脉前庭面积(6.15±0.65)cm2,右肺静脉前庭面积(7.95±2.24)cm2。持续性房颤左肺静脉前庭面积(10.48±1.00)cm2,右肺静脉前庭面积(11.4±2.16)cm2。统计学分析提示阵发性房颤CPVI术后单支肺静脉电传导恢复比例高于持续性房颤(P=0.001),而持续性房颤4支肺静脉电传导恢复比例高于阵发性房颤(P=0.001)。阵发性房颤左、右肺静脉前庭面积均小于持续性房颤(P<0.001,P=0.022)。结论持续性房颤肺静脉前庭重构程度高于阵发性房颤,因此持续性房颤电隔离术后肺静脉-左房电传导恢复比例高于阵发性房颤。
杨国澍刘旭王新华施海峰谭红伟周立韩冰姜伟峰李峥王远龙刘玉岗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导管消融术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情况的随访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具体部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再次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指导下予以消融。结果 232例第2次手术病例术中标测示44例(19.0%)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且术中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部位多存在于左肺静脉前上部65例(28%)、前下部49例(21.1%)、右肺静脉后上部59例(25.4%)及后下部61例(26.3%)。28例行第3次手术,术中标测示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有16例(57.1%)。5例第4次手术术中标测仅有1例左下肺静脉电位恢复。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后,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肺静脉电位传导有恢复的趋势,并且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存在易恢复区,多集中于左肺静脉前上部、前下部、右肺静脉后上部及后下部。部分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经多次手术可达完全隔离。
姜伟峰刘旭王新华施海峰谭红伟周立杨国澍刘玉岗李峥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肺静脉
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电复律或二次消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1个月内复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比较早期直流电复律治疗与早期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并对持续性房颤早期复发早期消融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121例首次消融术后1个月内复发房性心动过速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早期电复律69例,早期二次消融52例,平均随访(11±5)个月,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组二次手术电生理特点。结果 69例早期复律患者平均随访(11±5)个月,14例维持窦性心律。52例手术患者平均随访(10±4)个月,24例维持窦性心律,早期手术组成功率较早期复律组高(46.2%比20.3%,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心房大小及治疗手段是房颤二次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电生理检查发现,52例早期手术患者中,33例(63%)有肺静脉电位恢复。左上肺静脉电位恢复最多,为16支。其余肺静脉电位恢复情况分别为:左下肺静脉14支;右上肺静脉12支;右下肺静脉10支。结论持续性房颤早期复发进行早期二次消融成功率较早期电复律高。肺静脉电位恢复是持续性房颤早期复发的常见现象。
刘玉岗刘旭谭红伟姜伟峰王远龙李峥周立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复发电抗休克
持续性心房颤动线性消融及不同阻滞线与复发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持续性心房颤动线性消融及不同阻滞线与临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因持续性房颤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440例。年龄(61±10)岁,男性308例,房颤病程(4.1±5.1)年。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环同侧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心房复杂碎裂电位消融术及必要的线性消融。结果 4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术,142例(32.3%)行线性消融达双向阻滞(线性消融组),298例(67.7%)未行线性消融(非线性消融组)。线性消融组中房顶阻滞线85例(59.9%),二尖瓣峡部线阻滞18例(12.7%),二尖瓣峡部和房顶阻滞线均达双向阻滞39例(27.4%)。术后随访(18.4±5.1)月,消融次数1(1~3)次。线性消融组122例(85.9%)未见复发;非线性消融组225例(75.5%)未见复发(P=0.012)。亚组分析房顶线消融组74例(87.1%)未见复发,二尖瓣峡部线消融组15例(83.3%)未见复发,房顶线和二尖瓣峡部线消融组33例(84.6%)未见复发,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心房线性消融并达双向阻滞能进一步提高消融成功率;左心房内不同的消融阻滞线对复发的影响需要更深更广泛的探讨。
杨国澍蔡琳王新华施海峰谭红伟姜伟峰顾佳宁李峥刘旭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复发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随访结果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已成为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是环肺静脉电隔离术需要克服的一个难关.本研究的目的 是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效果以及影响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因素,以提高消融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两次行房颤射频消融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导管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指导下予以消融.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房颤病史、体重指数、左心房内径、左心房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各合并症与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关系.结果 232例第2次消融术病例术中标测示44例次(19.0%)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且术中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部位(Gap)多存在于左肺静脉前上部65例次(28%)、前下部49例次(21.1%)、右肺静脉后上部59例次(25.4%)及后下部61例次(26.3%).年龄是房颤消融术后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且性别、房颤病史、体重指数、左心房内径、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VEF恢复组与未恢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肺静脉隔离术后,经长时间随访有约80%的患者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并且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存在易恢复区,多集中于左肺静脉前上部、前下部、右肺静脉后上部及后下部.年龄是房颤消融术后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姜伟峰刘旭王新华施海峰谭红伟周立杨国澍刘玉岗李峥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