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

作品数:1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小说
  • 4篇文学
  • 3篇叙事
  • 3篇历史小说
  • 3篇莫言小说
  • 2篇叙事特点
  • 2篇欲望
  • 2篇生死
  • 2篇文化转型
  • 2篇乌托邦
  • 2篇民间记忆
  • 2篇解构
  • 2篇解构策略
  • 2篇记忆
  • 2篇触摸
  • 1篇大众文学
  • 1篇杜亚泉
  • 1篇新感觉
  • 1篇新感觉派
  • 1篇新感觉派小说

机构

  • 16篇南开大学
  • 2篇内江师范学院

作者

  • 16篇李国
  • 3篇刘千秋
  • 2篇耿传明

传媒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文学与文化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漫谈新世纪类型化小说创作
2011年
当下的阶层分化中存在一种不容忽视的'有闲阶层',他们以游荡的社会青年、懒散的大学生、叛逆的青少年等人群为主,表现为一种'无理想、无深度、无追求、无约束'的'四无'新人形象。因此,他们的知识结构及多样阅读兴趣成为促使类型化小说创作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另外,多样化需求也是以往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等在新世纪文学创作中继续分化的一种延伸。
李国
关键词:新人形象大众文学阶层分化精英文学人道主义关怀网络写手
欲望化的历史叙事——莫言小说创作的三向维度被引量:3
2010年
莫言的小说创作中,欲望化的历史叙事成为关注的焦点,并据此形成了独特的话语实践方式。这涉及个体的生命欲望、性爱欲望以及最具野性的权力欲望等三个主要维度。生命欲望是理解历史知识的一般主题和最终目的,体现了现实中的想象书写、想象中的现实记忆以及非人性物体的人性化展露等三重变奏;性爱欲望实现了历史的主观把握与审美体验,不仅有野性与激荡同生的性爱,更有理性与俏皮并存的性爱;权力欲望下形成了一种生产与压制、控制与反抗、表彰与惩罚共存的生存状态,体现为逆境中抗争权力、外在的强加权力以及精心偷取的权力等内容。可以说,这三向维度成了莫言小说中欲望化叙事的鲜明特点,成了他揭秘历史真伪叙事的关键所在。
李国
关键词:历史叙事生命欲望权力欲望
民间记忆的历史触摸——莫言小说的叙事特点
2010年
莫言以叛逆的姿态从民间视角切入到当代文坛,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创作倾向与历史观念的理解。他对尘世苦难的感受有着切身的体会;对善恶共存、美丑共生的现实世界有着不吐不快的披露;同时,又站在民间立场,对客观化的历史做出了主观化的处理。
李国
上世纪末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新”与“左”被引量:1
2010年
上世纪末,面对体制转换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在中国应采取何种政治选择与发展目标以及一系列重要国际与国内问题上,中国思想界形成自由派、新保守主义与新左派三种不同的价值与思想倾向。本文仅就新左派的"新"与"左"做一个历时与共时的全面分析。从线性发展来看"新"在它与老左派的差异,对保守立场的激烈叛道以及左倾方法的调整。从横剖面上来看,"左"在:一是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优与劣,二是对社会弊端及其问题上的看法与争议,三是对以往定论、既有成就及未来展望的看法。
李国
关键词:新左派
祛伪与存真——莫言历史小说的解构策略被引量:1
2010年
莫言的小说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历史观",实践了一种解构的叙事策略。在他的小说中,时间与空间非线性式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演化了虚构故事的背景;以往所彰显出来的王者视野与庄重风格也解构成了民间视角与轻佻叙事;近乎"神化"的英雄被拉下神坛,转而由流淌着自然人性的草莽、土匪等人取代。通过以上解构策略,莫言的历史小说实现了历史的祛伪目的,形成了新时期以来历史存真的新认识。
李国
关键词:解构策略
杜亚泉思想研究综论
2012年
随着《杜亚泉文选》的出版以及纪念杜亚泉诞辰120周年全国讨论会的召开,杜亚泉作为五四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编辑家等历史地位及时代意义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并重新获得了历史评价。而通过对杜亚泉思想的演变及其线索,杜亚泉文化思想的评价,杜亚泉政治、科学、教育、中西文化调和观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则可促进对杜亚泉研究以及对五四启蒙运动、中西文化对战、文化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价值分歧等内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刘千秋李国
关键词:杜亚泉政治教育五四启蒙运动
连接生死之间——清末至五四的祭悼文学及文化转型
论文意在解决清末至五四现代性语境中的祭悼文学及其文化转型问题。在这一问题的框定下,祭悼本身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是作为切入文学研究的一个手段,以此尝试挖掘出近现代文学进程中的“国殇”、“情殇”与“道殇”三个时代命题。具体...
李国
关键词:文化转型
上世纪40年代的知识分子文化乌托邦构建——以“战时文化重建运动”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上世纪40年代是民族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却在日本的肆虐侵袭下面临亡国的危险,这一血淋淋的事实促使了中国知识分子转向更深刻的集体反思。因此,文学、音乐、戏剧、绘画、舞蹈等各种文化类型都纷纷直面现实,思考社会矛盾与阶级的关系、
李国
关键词:知识分子文化文化重建乌托邦战时中国知识分子民族危机
作为公众话语的身体——论新感觉派小说的身体想象被引量:2
2011年
身体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话语体系,它处在一个永恒的流变当中。同时,两性身体作为一种想象体存在,通过"阅读"能指的身体符号所呈现的活动方式、症状等,便能发现它背后隐含的所指意义以及意义的变迁过程。所以,身体的意义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人际关系中建构出来的。新感觉派小说对身体的想象与描写其实是对身体意义的再建构:一方面,这种对身体想象的再建构与五四文本相比体现了由理性追思的个体性向感性享受的公共性的转变轨迹,体现了相对应的身体作为公众话语的特性;另一方面,与上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作为革命式公众话语的身体想象相比,新感觉派小说表现出了作为消费式的公众性话语身体想象。
耿传明李国
关键词:公众话语身体新感觉派小说
民间记忆的历史触摸——莫言小说的叙事特点被引量:2
2010年
莫言以叛逆的姿态从民间视角切入到当代文坛,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创作倾向与历史观念。他对尘世苦难的感受有着切身的体会;对善恶共存、美丑共生的现实世界有着不吐不快的披露;同时,又站在民间立场,对客观化的历史做出了主观化的处理。
李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