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盛
-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黑龙江站人文化——一种特殊的流人文化被引量:2
- 2020年
- 清代黑龙江的站丁(即站人),历史上是发遣到黑龙江驿站当差(而非为奴)的流人。在清代,黑龙江站人戍边、实边,对巩固边防、土地开发、边疆经济发展等起到了巨大作用。站人作为流人的一种,传承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等非物质文化,形成了特殊的流人文化。
- 李兴盛
- 关键词:流人文化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东北流人问题研究述论被引量:2
- 2018年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东北流人问题研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不仅研究人员大量增加,研究成果数量也急剧增多,而且流人史、流人文化这种新的研究体系的创建已基本实现,流人学的创建也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改革开放以来的东北流人问题研究主要可以归结为流人文献整理、流放制度研究、流人史研究、流人文化研究、流人文学研究五个方面。
- 李兴盛邓天红
- 关键词:述论
- 一代奇才千秋恨——纪念边塞诗人吴兆骞逝世三百周年
- 1984年
- 一六五九年闰三月初三,京师齐化门外,许多文人正在为一个被遣戍的流人饯行。诗人吴梅村捧起诗笺,走到被遣戍的流人面前,凄凉地说:“汉槎,身蒙严谴,远戍龙沙,再会就不易了,老朽书悲歌行以赠之吧!”他恭敬地接过诗笺,轻轻吟道:“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吟罢,声泪俱下。众人“无不呜咽”。其好友顾华峰抢上前来,紧握其手,泪流满面:“汉槎往矣……吾必揭踵顶救吾汉槎也!”说罢恸哭失声。在差役“起行”的吆喝声中,他拱起双手,深深一揖,登上载有万卷书的牛车,在众人一片呜咽声中,“挥手以去”。只听远处传来吟诗声: 一向胡天逐雁臣,东风挥手泪沾巾。只应一片江南月,流照漂零塞北人。这个人就是当时被誉为“惊才绝艳”的著名诗人吴兆骞。
- 李兴盛
- 关键词:吴兆骞科场案顾贞观方拱乾流人
- 祝贺《黑龙江社会科学》创刊十五周年
- 2005年
- 李兴盛
- 关键词:社会科学创刊办刊经验商品经济办刊方向艰苦奋斗
- 地域文化与流人文化被引量:3
- 2017年
- 地域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变种受土著居民、政治统治、经济交流等多种因素制约,因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文化交融现象。而边疆地区早期的文明多源自于被忽略的流人文化,这种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结合典范成为地域文化文化形成的先声。
- 李兴盛
- 关键词:地域文化流人文化特色文化
- 清初朝鲜国籍东北流人考略
- 2023年
- 清初朝鲜国籍东北流人作为东北流人群当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萨尔浒之战和丙子之役是清初朝鲜国籍东北流人产生的重要来源,李民寏、朝鲜普通军民以及作为人质的世子李■,其弟李淏及朝鲜大臣如崔鸣吉、金尚宪等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勾稽与梳理,文章对这一群体的收赎情况及在被羁押期间的生活、心态及创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刘丽华李兴盛
- 关键词:清初
- 清初诗人方拱乾及其诗作被引量:1
- 1992年
- 方拱乾,初名策若,字肃之,号坦庵、裕斋,又号江东髯史、云麓老人,晚年改号苏庵。安徽桐城人。是清初流徙塞外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的著名诗人。
- 李兴盛
- 关键词:诗人清初诗作
- 冷雾寒烟冰雪地 艰难创业话流人——《东北流人史》自序
- 1990年
- 一“筚路褴褛,以启山林。”——《左传》宣十二年我非常喜欢这两句话,尽管它的产生已有数千年之久,可是它在今天仍然富有生命力。每当我读起它时,眼前会立时浮现出:在荆天棘地,穷山恶水的原始山林中或荒寒原野上,我国先民,乘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去开发山林土地的动人情景。创业是何等的艰难啊!倘若没有这些先民成年累月、世世代代的惨淡经营。
- 李兴盛
- 关键词:方拱乾移民实边
- 清初金坛通海案流人
- 2024年
- 在历史上,因不同罪名而被流徙边疆的大批我国古代流人,具有传播文明、启迪蒙昧、发展经济、民族融合、保卫疆土的历史作用。本文介绍了清初与郑成功领导的海上义师有关的金坛通海案的始末及其流放宁古塔的人员概况。
- 李兴盛
- 关键词:流人
- 清代有关渤海国“东京城”的诗文资料辑录被引量:3
- 1983年
- 渤海国五京中的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牡丹江畔,它是仿照唐朝的都城长安而设计与营建的,也是当时东方最大的都市之一。上京龙泉府建于八世纪,距今已一千余年。与其他四京相比,它为都的时间最长,建筑的规模也最大。它最早的名称叫上京(城),契丹灭亡渤海后,在这里建立东丹府,并改称天福城,后来随着东丹的南迁而成为一片废墟,并且文献也随之失载了。直到清初,它又为人们所发现与注意,从而以“东京城”等名称,重现于已经失载的文献。当时,有许多流寓于该地的文人或学者,听到当地居民有关该城的许多传说,就作了进一步的调查。面对着这座“金碧犹存”、“大与今京城等”的古城遗址,他们惊叹不已,于是就查阅古籍。
- 李兴盛
- 关键词:渤海国清代方拱乾古城遗址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