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飞

作品数:2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胡塞尔
  • 14篇现象学
  • 6篇先验
  • 4篇哲学
  • 4篇发生现象学
  • 3篇先天
  • 2篇动机
  • 2篇视域
  • 2篇主义
  • 2篇现象学还原
  • 2篇向度
  • 2篇明见性
  • 2篇目的论
  • 2篇怀疑论
  • 1篇大学生
  • 1篇单子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哲学
  • 1篇第一哲学

机构

  • 21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韩国国立首尔...

作者

  • 24篇李云飞
  • 2篇谢传仓
  • 1篇陈庆德

传媒

  • 5篇现代哲学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人文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前沿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管理观察
  • 1篇中国现象学与...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机引发与视域意向性——论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引导动机被引量:1
2014年
在胡塞尔从前期的静态现象学转向后期的发生现象学的过程中,他的"动机引发"概念和"视域意向性"概念扮演了重要角色,二者共同构成发生现象学的引导动机。"动机引发"概念揭示了经验的视域结构的本质,作为被动机引发起来的可能性意识,"视域意向性"概念的形成不仅为开启发生的构造观念提供了理论框架,而且"视域意向性"概念表明自身是一个先验主体性之权能性的系统,而这种权能性系统观念则进一步将我们引向发生性的探究。
李云飞
关键词:发生现象学
舍勒和胡塞尔思想中的历史哲学维度被引量:2
2016年
就迄今的一般文献而言,对于马科斯·舍勒与胡塞尔的思想所尝试过的比较,多半为少数几个论断所引导,它们决不可能理解二者——二者都将"现象学的"标题用于其研究的共识和分歧。舍勒全集的进一步出版和业已出版至十五卷的胡塞尔遗著已经造成了一种新境况。它使我们认识到,那些迄今试图籍以确定界线的标准是不充分的。舍勒本人对现象学所作的批判性评论在诸多方面对于这种新境况是决定性的,通过对其批判性评论的接受形成了一种共识。
L.兰德格雷贝李云飞
关键词:哲学维度现象学批判性马科斯境况
胡塞尔对康德的先天学说的批判被引量:2
2015年
胡塞尔曾多次批评康德缺乏真正的先天概念。康德囿于传统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双重束缚,未能真正把握由笛卡尔所开创的"哲学的先验动机"。胡塞尔认为,康德不是休谟的后继者,因为他没有真正理解"休谟问题",因此,他的问题提法仍然缺乏一种彻底的哲学精神。这导致其拒绝现象学的直观显示的方法,因而陷入一种基于"回溯-建构的"方法的形而上学虚构,最终未能把握真正的先天概念。胡塞尔对康德先天学说的批判旨在阐明现象学的先验的哲学动机,澄清现象学的先天概念。
李云飞
关键词:胡塞尔休谟问题先天
论胡塞尔的“构造的先天”概念
2014年
"构造的先天"概念不仅是胡塞尔前期的静态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构成其后期发生现象学探究的引导线索,因此,构成先验现象学系统发展的关节点。"构造的先天"概念在胡塞尔思想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在于:(1)揭示了先验还原与现象学构造之间的内在关联;(2)揭示了先验自我的本质结构;(3)揭示了先验还原与本质变更之间的内在关联;(4)揭示了对象性之观念的和先天的特性。
李云飞
关键词:现象学现象学还原
胡塞尔的先验的目的论与历史唯物主义被引量:1
2013年
胡塞尔晚年致力于历史问题。通过对历史的目的论思义,他开显出一门与传统的历史目的论对立的现象学历史目的论。基于现象学的历史目的论,我们能理解马克思历史目的论批判的内在张力。无论是对历史发展阶段的表达还是对历史目的的表达,甚至在对达成历史目的的途径的表达上,在胡塞尔与马克思之间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由此表明在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开展对话的可能性。
李云飞
关键词:胡塞尔目的论
回到实事本身:发生性的起源与现象学的历史性向度被引量:1
2012年
现象学以"回到实事本身"为旨归,而先验现象学只有作为发生现象学才能获得其完整的概念,因此,"实事本身"只有在发生的向度上才能最终得以确定。关于发生现象学,胡塞尔明确标识为起源研究,它致力于考察自我与世界之相关性先天的普遍历史性。发生的回问最终追溯到到活的原功能当下,这个活的原功能当下是一个不可再回问的、绝然不可注销的确然之物,一个"绝对的事实"。这个"绝对的事实"构成单子之个体性生成的"本质-ABC",这种个体性的生成是交互主体性的,同时也是目的论的。单子的个体性生成表明先验自我与生活世界之先天相关的普遍历史性。基于这种先验的历史性向度,可以确立现象学之介于基础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的哲学立场。
李云飞
关键词:单子历史性目的论
重视哲学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要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哲学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哲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哲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时俱进。
谢传仓李云飞
关键词:哲学教育大学生
真理的起源——胡塞尔的《被动综合分析》
2014年
从《算术哲学》到《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胡塞尔的哲学思考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从系统性角度看,大致以1917-1921年为界,可分为前期的静态(statische)现象学和后期的发生(genetische)现象学。形象地说来,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的关系,恰如一条河流的横断面与纵剖面。如果说静态现象学主要着力于意识流的共时性结构,那么发生现象学则旨在探究这种共时性结构的生成或起源。
李云飞
关键词:超越论共时性先验逻辑感性论
从纯粹自我到习性自我——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引导动机被引量:4
2010年
对于自我问题的思考与胡塞尔对现象学的自身反思相伴,可以说,自我观念的演变标志着现象学运思的进程。胡塞尔的自我观念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进而从纯粹性到习性的发展过程。他在《观念I》中对纯粹自我的反思,暴露出纯粹自我观念在现象学上的理论困境,而纯粹自我观念在《观念I》以后的演进,则凸显出习性自我观念形成的必然性。习性自我观念的开显构成胡塞尔从前期的静态现象学向后期的发生现象学转变的动机。
李云飞
关键词:胡塞尔发生现象学习性
发生现象学的观念及其问题维度
2013年
发生性起源观念的形成不仅导致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在研究方向上的转变,而且也推进了其问题的深化。先验意识生活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构造综合,它本身受一种先验发生的规则的支配。静态现象学旨在揭示这种普遍的构造综合的先天;发生现象学则在于澄清先验发生的规则。发生的问题性可划分为两种类型:(1)关于具体的统觉类型的发生;(2)关于单子的发生。前者又可划分为三个具体的层次:(1)主动发生;(2)主动性与被动性之间域的发生;(3)被动发生。后者又可划分为:(1)个体单子的发生;(2)交互单子的发生。
李云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