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首贤

作品数:71 被引量:556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值模拟
  • 11篇长江口
  • 7篇遥感
  • 7篇波浪
  • 6篇淡水
  • 6篇台风
  • 6篇拍岸浪
  • 6篇长江冲淡水
  • 6篇冲淡水
  • 5篇悬沙
  • 5篇相机
  • 5篇潮汐
  • 4篇地形
  • 4篇输运
  • 4篇水团
  • 4篇夏季
  • 4篇近海
  • 4篇海浪
  • 4篇风场

机构

  • 37篇解放军理工大...
  • 35篇河海大学
  • 24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国防科技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空军气象学院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军区空军...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南省海洋监...

作者

  • 71篇朱首贤
  • 19篇张文静
  • 18篇沙文钰
  • 13篇朱建荣
  • 11篇丁平兴
  • 9篇李训强
  • 6篇杨支中
  • 6篇李岩
  • 4篇孔亚珍
  • 4篇冯芒
  • 3篇潘丽霞
  • 3篇史峰岩
  • 3篇沈焕庭
  • 3篇杨家轩
  • 3篇胡克林
  • 3篇陈焕焕
  • 3篇彭剑
  • 3篇汪鸿
  • 3篇潘涛
  • 3篇何英

传媒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海洋学报
  • 7篇海洋通报
  • 7篇海洋科学进展
  • 6篇海洋预报
  • 5篇解放军理工大...
  • 4篇海洋与湖沼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计算物理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泥沙研究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2004年江...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海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方案被引量:1
2008年
综合利用6个国际海洋观测试验资料,共同验证Charnock参数与无因次粗糙度长度(z0/Hs)对波龄的依赖性,建立粗糙度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显著性和适用性检验,从而导出粗糙度无因子形式与有效波高有关.利用研制的粗糙度方案(SP07)研究充分发展风浪与风区、风时和水深的关系,及粗糙度长度对摩擦速度和波龄的敏感度.把SP07方案引入国际上最先进的计算海气通量的COARE(V3.0)算法中,选择1985年12月在北海的FPN平台上的试验资料,进一步检验SP07方案的适用性.得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O02和TY01方案较高估计了摩擦速度,YT96方案略偏低估计了摩擦速度,文中研制的方案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最接近.
沙文钰潘玉萍朱首贤王巨华葛苏放蔡美琼
全球大洋潮汐模式在北印度洋潮汐预报准确性的评估被引量:3
2019年
为评估DTU10、TPXO8、GOT00.2和NAO.99b 4个全球大洋潮汐模式对北印度洋潮汐的预报能力,采用英国海洋资料中心提供的海区中部和沿岸站潮汐调和常数资料,检验了这些模式4个主要分潮(M_2、S_2、K_1、O_1)的准确度。它们的各分潮调和常数资料准确度都比较高,振幅绝均差的最大值仅5.61 cm,迟角绝均差的最大值仅9.13°。这些模式的调和常数给出潮波传播特征差别不大。基于这些模式提供的调和常数,分别建立了北印度洋4、8和16分潮潮汐预报模型,将预报结果与中国海事服务网提供的沿岸24个站潮汐表资料进行对比。各模式的8分潮(M_2、S_2、N_2、K_2、K_1、O_1、P_1、Q_1)潮汐预报模型均优于4分潮(M_2、S_2、K_1、O_1)潮汐预报模型,NAO.99b模式可以提供16分潮(M_2、S_2、N_2、K_2、K_1、O_1、P_1、Q_1、MU_2、NU_2、T_2、L_2、2N_2、J_1、M1、OO_1)潮汐预报模型,但是对预报结果改善不明显;在各模式中,GOT00.2模式的8分潮潮汐预报模型对北印度洋沿岸的预报效果最好,平均绝均差为14.97 cm。
刘经东张文静刘春笑郑后俊朱首贤史剑聂屿
关键词:北印度洋潮汐预报
基于IDL的潮汐潮流交互式可视化预报系统被引量:4
2005年
设计了基于IDL的潮汐潮流交互式可视化预报系统,将动力数值方法和调和常数方法相结合进行潮汐潮流预报.该系统由用户界面获得计算参数,调用潮汐潮流预报程序做预报,通过IDL的图形系统将预报结果可视化,并利用Widgets用户交互组件自由调整可视化方式.
仇英华朱首贤
关键词:DATA可视化
影响湛江的台风风场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利用对称型台风风场模型和基于特征线的非对称型台风风场,同时采用背景风场与台风模型风场的合成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湛江的台风气压场和风场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当台风气压场的不对称特征明显时,采用非对称型台凤风场模型模拟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称型台风风场模型的结果;(2)利用背景风场与台风模型风场的合成要比单独使用台风模型风场更好。
蒋国荣吴咏明朱首贤沙文钰
关键词:台风风场数值模拟气压场
海口湾波浪漫滩区及其邻近水域悬沙观测特征初步分析
2016年
波浪漫滩是海滩上水陆分界线随波峰向岸推进,随波谷向海回退的现象,它是近年来海岸水沙运动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其水沙运动观测分析更是需要优先研究的课题。选择海口湾假日海滩,在2013年11月下旬进行了波浪漫滩区及其邻近水域悬沙观测,观测结果表明:1在进行漫滩流速分析时,分别对上爬和回退的平均速度进行统计,两个坡度下上爬速度大于回退速度分别占80%和65%,说明波浪漫滩过程上爬速度通常要大于回退速度;2波浪漫滩区比邻近水域的平均含沙量高1 000倍左右;3波浪漫滩区内从海向岸的悬沙浓度逐渐降低,下界(靠海侧)、中间位置、上界(靠岸侧)的平均悬沙浓度分别为67 059.6mg/L、50 290.9 mg/L、15 762.0 mg/L;4波浪漫滩区悬沙浓度变化随机性强,对其测量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黄积文朱首贤张文静曾文华
关键词:悬沙
近岸波动平均水动力方程与波浪漫滩边界耦合的理论模型被引量:1
2020年
波浪漫滩不仅影响局地水动力,对邻近拍岸浪区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也有重要影响。但是,近岸波动平均的流场计算尚没有包含波浪漫滩边界的影响。建立包含拍岸浪区的近岸波动平均水动力方程,耦合了波浪漫滩区水流积分的波动平均方程。结果表明,拍岸浪区和波浪漫滩区相互作用机制是水体、动量交换,它们由波浪漫滩区水流的波动平均值或水流积分的波动平均值提供,可以根据波浪漫滩区海滩坡度、海底摩擦及与拍岸浪区交界位置的波高、波向、波周期计算。这些水体和动量交换项可以作为近岸波动平均水动力方程的波浪漫滩边界条件,为考虑波浪漫滩影响的近岸波动平均流场计算提供理论基础。
朱首贤李岩张文静陈阳
关键词:近岸
河口物质和水体长期输运分离的理论分析和观测验证 Ⅱ.长江口悬沙、盐度和水体长期输运分离的观测验证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二维水体和物质长期输运速度及其机制分解形式,分析了长江口1997年洪季观测资料,从实践上认识悬沙、盐度和水体长期输运的分离程度。观测站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最大浑浊带附近,二维悬沙和水体长期输运速度平均夹角为36.0°、速度量值平均相差29.9%,悬沙和水体长期输运具有明显的分离特征;盐度锋面附近,二维盐度和水体长期输运速度的平均夹角为43.6°、速度大小平均相差27.8%,盐度和水体长期输运具有明显的分离特征。
张文静朱首贤丁平兴沙文钰
关键词:长江口
一种目标物高度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物高度测量方法,包括:对目标物进行摄影,测量目标物拍摄高度、拍摄倾斜角、摄影照片中目标物的像素高度、目标物底部到照片下边沿的垂直像素距离;对参照点进行摄影,在地面上放置2个参照点,采用相同的拍摄倾斜角...
李兰满郑后俊王煊韦双慧范开桂钱江潮朱首贤
文献传递
广义曲线网格下的缓坡方程数值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一个综合考虑地形、背景流、摩擦耗散的Ebersole型缓坡方程,变换为广义曲线坐标形式,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利用双曲地形波浪传播进行验证,设计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区域与地形相符的曲线网格,并作了该地区波浪的计算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更增加了计算的稳定度,是一个实用的计算模型。
冯芒沙文钰朱首贤
关键词:缓坡方程
西南黄海2018年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2021年
利用2018年夏季在西南黄海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海温、盐度和溶解氧(dissoloved oxygen,DO)分布特征。海区西侧的江苏沿海有明显的冷水带,冷水带对应表层较高的DO浓度。在海区南侧的长江口附近,盐度由南向北升高,上部海水DO浓度高,下部海水DO浓度低。综合现场观测数据、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海面风场遥感数据、AVHRR(NOAA-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海表温度遥感数据、SMAP(Soil Moisture Active and Passive)海表盐度遥感数据,初步分析了DO的影响因素:夏季偏南风产生从黄海向江苏沿海的上升流,可能有利于形成冷水带和DO高值区;长江冲淡水主要在海水上部向西南黄海扩展,它对水动力的影响及携带的营养盐是形成上层DO高值和底层缺氧现象的重要原因。
严律朱首贤
关键词:溶解氧风场长江冲淡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