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琳

作品数:46 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超声
  • 7篇乳腺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结核
  • 4篇消融
  • 4篇淋巴
  • 4篇介入
  • 4篇彩色多普勒
  • 4篇超声引导
  • 3篇造影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重症
  • 3篇危重
  • 3篇细胞癌
  • 3篇介入超声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肠癌

机构

  • 27篇福建省立医院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2篇朱琳
  • 19篇吴松松
  • 19篇李建卫
  • 14篇陈圣
  • 12篇吴道明
  • 7篇张翠英
  • 6篇董恩军
  • 6篇林宁
  • 5篇唐力
  • 4篇陈玮吉
  • 4篇张敬娟
  • 3篇张晓静
  • 3篇杨建川
  • 3篇刘惠亮
  • 3篇郭广宏
  • 2篇林晓
  • 2篇张灵霞
  • 2篇林芸
  • 2篇丁桂升
  • 2篇高玉然

传媒

  • 9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武警医学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内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和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及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影响保守治疗患者治愈时间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9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超声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来院就诊均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超声图像特征分类描述包括:大小、形态、回声、结构。随访每位患者,根据治愈所需时间分成两组:3个月及以内治愈为Ⅰ组,3个月以上治愈为Ⅱ组。结果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超声图像特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但代表IGM病情早期阶段特征的实性和不均质低回声在I组中比例大于Ⅱ组。结论 IGM知识的普及、早期超声特征的识别对缩短治愈时间可能有帮助。
朱琳吴松松唐力林宁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预后超声图像
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及研究进展
2020年
近年来,对棕色脂肪细胞(brown adipose tissue,BAT)分化的分子进行调控,已成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中发现BAT分化过程中有许多新的分子和蛋白参与。BAT其特点是组织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脂肪细胞内散在许多小脂滴,线粒体大而丰富,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这种脂肪细胞称为多泡脂肪细胞。BAT在成人极少或无,新生儿及冬眠动物较多,在新生儿主要分布在肩胛间区、腋窝及颈后部等处。
张晓静李屹朱琳张蛟俞泓(综述)刘惠亮
关键词:转录因子分化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方法学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进行方法学评价及性能验证。方法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不精密度、线性分析、回收实验、相关性分析、反复冻融实验以及正常参考范围验证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低、中、高值样本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2.08%、1.58%和2.31%,批间不精密度分别为3.72%、2.26%和2.13%;线性分析的稀释健全性良好,R2=0.9743;平均回收率为99.94%;与酶联免疫法比较,R2=0.9109,好相关性良好;反复冻融实验进行8次,CV小于5%,结果稳定性良好;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方法可靠、检测性能良好,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可广泛开展使用。
侯晓峰朱琳郭广宏
关键词: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电化学发光法
腘窝囊肿破裂高频超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腘窝囊肿破裂高频超声特征并分析可能的影像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MRI证实的腘窝囊肿破裂患者(破裂组)临床资料及彩超图像,同时随机选取同期64例腘窝囊肿无破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
朱琳陈玮吉黄秋霞陈向张丽华林宁
文献传递
胃肠间质瘤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51例)与胃肠癌(59例)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间质瘤好发于胃底和胃体部(17例),肠间质瘤好发于小肠(24例)。胃癌好发于胃窦部(18例),肠癌好发于结、直肠(结肠癌20例,直肠癌12例)。与胃肠癌比较,胃肠间质瘤多以肿瘤不包绕肠腔为主、边界清晰、形态多较规整、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及周边淋巴结无转移(P<0.05),肿瘤大小和血流丰富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独将肠间质瘤的血流丰富程度与肠癌进行比较的结果发现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研究的初步研究结果来看,超声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查方法,对于胃肠间质瘤与胃肠癌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沈世华李建卫吴松松朱琳陈圣叶振盛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胃肠间质瘤胃肠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消融子宫肌瘤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178例的子宫肌瘤患者根据MRI T2WI信号分为A类(低信号)82例、B类(等信号)61例及C类(高信号)35例,其中84例采用HIFU联合PEI介入治疗(HIFU+PE治疗组),94例单纯采用HIFU治疗(HIFU治疗组),分别记录相关治疗参数。结果 A类与B类子宫肌瘤中,HIFU+PEI治疗组子宫肌瘤在治疗时间、治疗能量上明显少于单纯HIFU治疗组(P<0.05);C类子宫肌瘤中,HIFU+PEI治疗组对子宫肌瘤的消融率明显高于单纯HIFU治疗组(P<0.05)。结论 HIFU术前行子宫肌瘤的PEI治疗,可以明显提高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陈圣唐力吴松松李建卫林宁朱琳吴道明
关键词:子宫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注射
B超诊断罕见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
2004年
贾江波陈圣朱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诊断盆腔病灶膈肌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肾肿瘤患者安全性的初步探索
陈圣李建卫吴松松朱琳吴道明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评估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对评估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房颤(new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01至2018-12于某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241例老年男性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是否发生NOAF,分成房颤组(n=40)和非房颤组(n=201)。搜集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并通过Logisi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对老年男性AMI患者NOAF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经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三酰甘油(T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LR均是老年男性AMI患者入院后NO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老年男性急性AMI入院后NOAF的最佳截点为248.11,预测的敏感性为87.90%,特异性为95.9%,AUC曲线下面积为0.969(95%CI:0.939~0.9998;P<0.01)。结论PLR评估老年男性AMI患者NOAF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琳刘惠亮张晓静张蛟俞泓李屹
关键词:心房颤动急性心肌梗死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技术对亚厘米级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附98例分析)
2018年
目的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技术(DOT),探讨其在亚厘米级(≤1cm)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外科手术或穿刺活检的住院女性患者98例,112个≤1cm的乳腺肿块。应用常规超声与DOT进行检查,计算常规超声、DOT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DOT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是:常规超声为63.63%、91.11%、63.63%、91.11%和85.71%,DOT为63.63%、93.33%、70%、91.3%和87.5%,两者联合为81.81%、95.56%、81.81%、95.56%和92.86%。结论联合常规超声与DOT能够提高亚厘米级(≤1cm)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推广。
丁桂升朱琳唐力李建卫郭薇林宁
关键词:常规超声乳腺肿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