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美
- 作品数:46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创新以经世:康有为对《孟子微》的诠释被引量:1
- 2005年
- 康有为的《孟子微》以诠释《孟子》为契机,呼应时代,吸纳"西学",既努力尝试复归原典,更积极致力于哲学创新,"裂山泽以辟新局",引领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冲出封建循环怪圈而迈向近代,在古今递嬗的转折时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 朱松美
- 关键词:经世《孟子》哲学创新呼应怪圈
- 知天以知人——道家哲学对生态保护的启示
- 道家哲学挺立于号称"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老子》以理性的"道"率先宣告了上帝世界的倒塌,成为照亮哲学王国的第一抹阳光。"道"的理性呈现,以生成的、联系的宇宙观,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而"道"的法则,为人类...
- 朱松美
- 关键词:道家哲学
- 文献传递
- 对朱熹君权制约论的历史性考察
- 2004年
- 君权制约问题与君主集权相伴而生。中国封建社会君权制约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道德规劝,一是灾异谴告。朱熹"理欲二分"、"以理制欲"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制约君权,这是朱熹在宋代君权进一步集中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道德规劝"和"灾异谴告"君权制约理论的继承、综合与升华。
- 朱松美
- 关键词:历史性理欲观目的性
- 刘歆“助莽篡汉”再议
- 2019年
- 刘歆"助莽篡汉"的说法自两晋以来渐次强化,至康有为而达鼎盛。钱穆等虽有辩证,但多流于片面或静止的思考和分析模式。需知,历史事物往往是动态的,而历史现象又往往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动态和复杂思维分析历史事物和现象。王莽从辅汉到篡汉,其野心渐次昭彰。而刘歆对王莽的态度也随之相应变化:从辅佐、内惧而走向背离。以王莽"居摄"为界标,之前,刘歆倡立古文、扼制谶纬、发明五德终始等辅莽助莽乃至媚莽的行为都是为了"助莽安汉"。之后,随着王莽篡政野心暴露,刘歆也由助莽到"内惧",最终走向背莽叛莽。从刘歆生平及其与王莽的关系变化看,刘歆"助莽安汉"是真,"助莽篡汉"是假。至于刘歆的理论和行为被王莽假借用以篡汉,则并非刘歆本意。毕竟,主观"故意"与客观"非故意"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
- 朱松美
- 权变:朱熹注重义理阐释的经学依据被引量:3
- 2004年
- 朱熹经学阐释的特点是通经以明理。中国传统经学的“权变”思想是朱熹注重义理阐释的经学依据 ,朱熹正是以此为思想基础 ,综合汉学与宋学 ,创新儒家经典 ,从而形成了新儒学———理学。
- 朱松美
- 对道家“身为物累”的历史性诠释
- 2010年
- "身为物累"是人的异化的表现形式。它在春秋战国特定时期的凸显引起诸子百家,特别是道家的关注、焦灼与困惑。今天,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及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总结,为我们有效探索和科学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它的本质是人的异化;私有制是它产生的历史根源,它与私有制相始终,但在整个历程中并非维持始终衡定状态,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往往会特别突出地表现出来;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双重的,即既可促使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也可使个体幸福和社会发展误入歧途。以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辩证统一观,既看到它存在的历史客观性,又以法制与道德相结合的手段防止它的肆意泛滥,达至终极个体幸福与社会至善,是对待这一现象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 朱松美
- 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朱熹《孟子集注》的诠释特色及其时代性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朱熹《孟子集注》的诠释特色是既借助经典诠释创新哲学体系,又尽量重视古注,追求本义;前者是对时代的呼应,后者是对经典的尊重。由此在诠释实践中弱化了“本体”与“方法”的紧张,强化了“原意”与“用心”的统一,发展了中国特异于西方的诠释传统。
- 朱松美
- 儒家“道问学”精神的延续——兼论戴震对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继承超越被引量:2
- 2006年
- 由朱熹的“格物致知”,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返身内求”,再到戴震的“察分理”,儒家的求知理论在发展中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朱熹试图努力将原始儒家的“道问学”精神以及“格物”之路推延下去,但结果却是陆九渊、王阳明“尊德性”精神及“内求”功夫的崛起。明清之际,戴震对宋明理学进行了猛烈批判,但在批判之下却恰恰接续了朱熹的“格物”理论,并由此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思想的深入发展。
- 朱松美
- 关键词:儒家道问学格物致知
- “和而不同”与全球视野下文化的现代化
- 历史上,由于不同民族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体制等因素各不相同,不同的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民俗心理、观念信仰等,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文化,也由此而体现了世界文化的...
- 朱松美
- 文献传递
- 《左传》对《春秋》的创造性诠释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国长期农耕经济的熏陶,造就了中国人"依圣托古"的文化心理,这使得经典诠释在社会变迁与文化创新中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也直接引发了中国经典诠释实践的早熟。历史上,在标志着中国诠释实践开端的三传对《春秋》的诠释中,人们对《左传》的诠释,多肯定其"传事"而批判其"不传义"。事实上,《左传》对《春秋》的诠释,是兼具"传事"和"传义"的。在战国社会由贵族政治向君主政治过渡的大背景下,《左传》作者通过从"尊君"到"重礼"的重建,从"尊王"到"民本"的辩证,以及从"灾异"到"尚巫"的复归等对《春秋》的创造性诠释,承担起了社会转型下思想转承和观念重塑的历史使命,也因此而成功地展现了其兼具"传事"与"传义"的创造性诠释风格。
- 朱松美
- 关键词:文化创新《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