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职业卫生
  • 2篇仪器
  • 2篇饮料
  • 2篇饮料厂
  • 2篇正己烷
  • 2篇职业病
  • 2篇职业病危害
  • 2篇职业病危害因...
  • 2篇己烷
  • 2篇检测仪
  • 2篇检测仪器
  • 1篇地铁
  • 1篇地铁站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细胞
  • 1篇噪声
  • 1篇职业卫生检测
  • 1篇质控
  • 1篇质控规则

机构

  • 11篇广州市职业病...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1篇杜伟佳
  • 11篇朱峰
  • 8篇左慧
  • 5篇刘移民
  • 4篇许广荣
  • 3篇周海林
  • 2篇许启荣
  • 2篇肖启华
  • 2篇鲍蓓
  • 2篇黄敏之
  • 2篇肖吕武
  • 2篇张万峰
  • 1篇黄敏芝
  • 1篇唐侍豪
  • 1篇张晋蔚

传媒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职业卫生与应...
  • 2篇第十七次全国...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卫生检测常见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规则选取与应用
本文论述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4),利用近年来常见项目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结果,通过对功效函数图和操作过程规范图的研究和理解,对部分常见项目作统计质控方法选择,以了解其是...
朱峰左慧许启荣许广荣杜伟佳
关键词:职业卫生
文献传递
职业卫生常见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的单规则、多规则选择与应用
2008年
目的设计常见职业卫生检测项目室内质控规则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室内、室间质控结果,确定检测项目的变异系数(CV)和项目偏倚(bias),按公式ΔSEc=[(TEa-|bias|)/s]-1.65计算出临界系统误差;参照文献确定单规则固定限和多规则选择及设计表格,选定合适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值个数(n)。结果对功效函数图和操作过程规范图的研究发现,铅、锰、镉、锌、甲苯、二甲苯、苯项目均可选择12.0s单规则(n=2、1、1、1、2、1、1);镉、锰、锌、甲苯、二甲苯也可选择Westgard多规则13s/22s/R4s/4(n=2)。结论职业卫生检测项目不同,选择质控规则可相同,质控测定个数可有差别;相同项目质控规则选择可多样化。
朱峰左慧许启荣许广荣杜伟佳
关键词:职业卫生质控规则
某饮料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饮料生产过程的职业危害因素,评价所采取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探讨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方法对某饮料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分析,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饮料生产过程中产生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噪声、二氧化锰、电焊烟尘(总尘)、活性炭粉尘(总尘)、次氯酸钙粉尘(总尘)、盐酸、氢氧化钠、丁酮、氨、二氧化碳。各接触或工作岗位空气中总尘、盐酸、氢氧化钠、氨、丁酮、二氧化锰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的卫生限值。44个噪声接触岗(区域)中的25个点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卫生限值。No.L6线注入机操作台二氧化碳浓度超过GBZ2-2002中PC-TWA、PC-STEL的卫生限值,No.L4~L5线注入机操作台二氧化碳浓度超过PC-TWA的卫生限值。结论饮料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多,应重视噪声、二氧化碳危害的控制。建议加强培训,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杜伟佳朱峰黄敏之肖启华肖吕武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卫生检测仪器计量证书评价与计量确认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职业卫生检测仪器送检后反馈的检定、校准、测试证书或报告结果,同时进行计量确认。方法依据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结合JJF 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检定类仪器的评价与计量确认方式,对电子天平、紫外辐射计和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各个量程的计量测定示值误差(Δ)与对应仪器技术要求的符合性、以及在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因素条件下的三者Δ分别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紫外辐射测量以及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要求的符合性进行评价。结果电子天平在0.00-、5 001.00-和20 001.00-mg各量程检定的Δ均符合该仪器技术要求,紫外辐射计在波长为420、365、297和254 nm各量程校准的Δ均符合自身技术要求,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管电压在60.0、70.0、80.0和120.0 kV测试的Δ均符合该仪器技术要求;在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因素的条件下,电子天平和紫外辐射计的Δ仍符合计量要求;但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在100.0 kV测试的Δ既不符合仪器自身技术要求也不符合此测试条件下的计量要求。结论被评电子天平、紫外辐射计计量合格且适合于对应检测方法的应用;但被评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不能满足WS 76—2011《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的要求,仍需做进一步的计量检定与分析。
朱峰杜伟佳左慧张万峰周海林刘移民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定校准
地铁站勤务人员个体噪声暴露的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采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方法,了解地铁站勤务人员噪声暴露的水平和特点,为地铁站勤务人员的噪声职业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城市地铁某线路6个站点的4类岗位勤务人员为对象,用记录式噪声个体计量仪对地铁运行时间段内各岗位勤务人员进行个体噪声暴露测量。结果城市地铁站的现场复杂,噪声源数量多、不稳定。在受检的48名勤务人员中,车站机房岗位的工作班内加权平均等效 A 声级(LAeq)水平最高为(81.8±2.5)dB(A),车站控制岗位班内加权平均 LAeq 最低为(68.7±1.8)dB(A);车站厅巡岗位班内加权平均 LAeq 水平极差最大为8.1 dB(A),车站控制岗位班内加权平均 LAeq 水平极差最小为4.0dB(A)。结论地铁站勤务人员个体噪声暴露极不均一,用个体噪声暴露测量方法能较灵敏、完整地反映地铁站勤务人员的复杂噪声暴露状况。
朱峰左慧杜伟佳刘移民
关键词:环境监测
正己烷职业接触工人的血清生化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正己烷职业接触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特征,为该人群的健康监护寻找动态观察依据。方法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浓度;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受检者尿液2,5-己二酮浓度;用试剂盒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血清主要生化指标检测;用SPSS软件进行均数t检验、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正己烷职业接触组车间空气正己烷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73.2±9.7)mg/m3,工人尿液2,5-己二酮浓度为(2.11±0.46)mg/L;对照组车间空气正己烷TWA为(5.90±0.96)mg/m3,工人尿液2,5-己二酮浓度为(0.32±0.16)m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接触组AST、ALP、TBIL、DBIL、IBIL等生化指标分别为(38.1±11.3)U/L、(97.6±41.5)U/L、(17.7±6.6)μmol/L、(3.82±2.00)μmol/L、(11.7±5.4)μmol/L,对照组上述5项指标分别为(19.2±4.4)U/L、(67.5±22.3)U/L、(10.8±3.3)μmol/L、(2.5±0.6)μmol/L、(6.1±2.8)μmol/L,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2,5-己二酮水平与AST、ALP、TBIL、IBIL有正相关关系。结论正己烷职业接触人群血清AST、ALP、TBIL、IBIL指标有明显改变,可用作正己烷职业接触者健康监护早期的监测指标。
朱峰张维森左慧鲍蓓许广荣杜伟佳
关键词:正己烷生化检测
广州市16起急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多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分析,为预防事故和应急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2006—2014年参与处理的16起急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相关资料,对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行业、有毒化学物质种类和事故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起事故中,中毒人员64例,死亡15例,中毒死亡率为23.4%。中毒人员分布于建筑、食品、化工及轻工等行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的化学物为二氧化碳、硫化氢及一氧化碳等;中毒事故集中分布于第二、三季度;所有事故单位均未进行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结论发生中毒的企业大部分缺乏应急救援措施、人员安全培训。应对建筑、食品及化工等行业加强急性中毒的预防及控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降低中毒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
杜伟佳张晋蔚唐侍豪朱峰黄敏之刘移民
关键词: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分析
某饮料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饮料竞相投放市场,相关生产线相继投入生产,而在饮料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积极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本文论述了对某饮料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
杜伟佳朱峰黄敏芝肖启华肖吕武
关键词:职业病职业卫生
文献传递
正己烷职业接触工人外周血细胞参数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正己烷职业接触人群全血液细胞指标特征,为该人群的健康监护提供动态观察依据。方法接触组53人,平均工龄3.1年,对照组64人,平均工龄2.2年。用车间空气中正己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分析法对环境空气中正己烷浓度进行测定,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各组工人尿液2,5-己二酮浓度进行检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指标检测。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接触组为(73.2±9.7)mg/m^3,其个体采样尿液2,5-己二酮浓度为(2.11±0.46)mg/L;对照组TWA为(5.90±0.96)mg/m^3,其个体采样尿液2,5-己二酮浓度为(0.32±0.16)mg/L。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作场所正己烷浓度及其个体尿液2,5-己二酮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比容(P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指标分别为(4.74±0.22)×10^(12)/L,(0.16±0.04)L/L,(12.2±0.5)%,(91.6±3.6)fl,(6.1±1.1)p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尿液2,5-己二酮水平与RBC、RDW呈负相关,与MCV、MCH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正己烷职业接触人群可能存在全血细胞某些指标的改变,其中RBC、RDW、MCV、MCH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正己烷职业健康监护动态监测指标。
朱峰张维森左慧鲍蓓许广荣杜伟佳
关键词:2,5-己二酮
职业卫生检测仪器计量证书评价与计量确认
目的:对职业卫生检测仪器送检后反馈的检定、校准、测试证书或报告进行结果评价与计量确认. 方法:依据CNAS-CI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结合JJF1094-2002《测量...
朱峰杜伟佳左慧张万峰周海林刘移民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测仪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