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尔津与莱格司亭在儿童血液与肿瘤疾病治疗中疗效对比
- 2010年
- 李福兴周妮娜曹萍卢双龙邵越霞周晓迅蒋莎义石苇谢晓恬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疾病疗效造血生长因子中性粒细胞血液
- 阿糖胞苷代谢关键酶基因在儿童恶性血液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细胞内阿糖胞苷(Ara-C)代谢关键酶———脱氧胞苷激酶(DCK)和胞苷脱氨酶(CDA)的基因表达及酶活性水平,探索DCK和CDA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共计31例患儿,其中初诊27例(ALL20例,AML3例,NHL4例),复发4例(ALL2例,AML、NHL各1例),采集患儿骨髓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DCK、CDA基因表达,核素液闪法检测细胞内DCK、CDA酶活性,统计分析各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1)DCK:ALL和NHL患儿DCK mRNA与酶活性水平均明显高于AML患儿(P<0.05);初治患儿均明显高于复发患儿(P<0.05);(2)CDA:AML和复发患儿的CDA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ALL、NHL和初治患儿(P<0.05),但各组病例间的CDA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3)DCK和CDAmRNA表达与酶活性水平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AML以及某些复发的血液肿瘤患儿,其总体DCK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降低,CDA酶活性水平增高。DCK和CDA酶活性可能与儿童恶性血液肿瘤疗效相关。
- 李威谢晓恬蒋莎义张虹李福兴周妮娜曹萍
- 关键词:淋巴瘤脱氧胞苷激酶胞苷脱氨酶基因
- 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儿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的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再障的认识,减少早期误诊。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曾误诊为ITP、入院后确诊为再障的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实验室检查、疗效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再障患儿中,误诊为ITP者占16%,在被诊断为ITP时:(1)多数患儿已经出现明显的外周血二系或三系下降,而并非单纯血小板减少。(2)5例患儿行骨髓检查,但结果并不符合ITP骨髓象。(3)绝大部分患儿未进行必要的血小板抗体检查,或检查结果并不典型。(4)按ITP进行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疗效欠佳,未能进一步检查以核实诊断。(5)所有患儿均不符合ITP诊断标准,经过进一步检查均符合再障诊断标准。经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环胞素A和雄性激素等治疗后,参照再障疗效标准,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5%和62%。结论再障和ITP均存在明显的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ITP发病率明显高于再障,临床容易发生误诊。因此,临床上发现血小板降低,在考虑ITP诊断时,必须同时考虑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严格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以明确诊断和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
- 周妮娜谢晓恬乔晓红曹萍覃大卫宋婷婷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
- p-AKT/p-mTOR蛋白表达与儿童Burkitt淋巴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探讨PI3K/AKT/mTOR 信号传导通路标志蛋白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儿童Burkitt 淋巴瘤(B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 满杰翟晓文陈莲王宏胜钱晓文曹萍陆凤娟
- 关键词:BURKITT淋巴瘤PI3K/AKT/MTOR儿童预后
- 绝对淋巴与单核细胞计数及二者比值在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 程艳芹翟晓文王宏胜钱晓文曹萍
-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与血常规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与同期外周血血常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我院42例AA患儿和27例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3^+CD4^+/CD3^+CD8^+,CD3^+CD45RA^+,CD3^+CD45RO^+,CD(16+56)^+,CD19^+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血常规。结果再障组CD3^+CD4^+,CD3^+CD8^+,CD3^+CD4^+/CD3^+CD8^+的平均值分别为(26.94±11.93)%,(33.33±10.3)%,0.918±0.53,对照组分别为(33.53±9.97)%,(27.08±9.23)%,1.44±0.80,差异有显著性(P<0.05);CD3^+CD8^+与HB,WBC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CD3^+CD4^+/CD3^+CD8^+比值与HB,WBC,N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再障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其中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对造血功能的抑制在再障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再障患儿Th格局向Th1偏移。
- 曹萍蒋莎义谢晓恬周妮娜李福兴覃大卫
- 关键词:贫血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儿童
- 骨髓衰竭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检测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方法 BALB/c小鼠2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5.0 Gy射线照射,随后输注异体小鼠淋巴细胞1×106个,观察小鼠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和骨髓组织切片等指标,ELISA法测定和比较小鼠骨髓单个细胞FGF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均较对照组小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骨髓单个核细胞FGF2蛋白较对照组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射线照射并输注淋巴细胞方法制作的骨髓衰竭小鼠动物模型,其各项指标均符合临床骨髓衰竭的标准,且提示FGF2表达减低参与骨髓衰竭的发生。
- 曹萍蒋莎义乔晓红谢晓恬李福兴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小鼠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和microRNA表达谱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拟用干细胞功能分类基因芯片与microRNA(miRNA)芯片对照分析,进一步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A患儿(AA组)和无任何骨髓受累的非血液病患儿(对照组)各10例,体外分离、培养骨髓MSCs,并每组各选2例第3代骨髓MSCs。利用干细胞功能分类基因芯片和miRNA芯片检测A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和miRNA。通过差异基因和差异miRNA比对,挑选出人类miRNA miR-107(hsa-miR-107),并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以进一步验证。结果 AA组与对照组表达相差2倍以上的基因共62个,其中下调基因10个,上调基因52个。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的方法,将差异基因与差异miRNA进行比对,AA组MSCs中hsa-miR-107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及其对应的miRNA hsa-miR-107表达异常的骨髓MSCs可能在AA患儿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李福兴蒋莎义谢晓恬周吉吉石苇邵越霞周晓迅曹萍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