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坤
-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孔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其中左肺上叶8例,右肺下叶6例,左肺上叶3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下叶1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单孔在腋前线第5肋间,大小约3.0 cm。结果 (1)所有患者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中无增加第2个操作孔或者中转开胸者。(2)手术时间150~260 min,平均(210.45±25.54)min;术中出血量139~458 ml,平均(290.85±40.24)ml。术后住院时间6~12 d,平均(9.00±1.14)d;术后送检淋巴结6~16枚,平均(10.24±2.10)枚。(3)术后未见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二次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21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剧烈疼痛,3例出现中度疼痛,给予镇痛泵止痛。结论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是一种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
- 曹纪伟朱红军韩玉龙曹志坤朱富国
-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
- 胃部术后再发中、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部术后再发中、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胃部术后再发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食管中段癌9例,食管上段癌5例,颈段2例。TNM分期:I期3例,Ⅱa期9例,Ⅱb期2例,II期2例。术式:病变食管切除以残胃代食管6例,倒置胃管代食管5例,结肠代食管3例,空肠造瘘术2例。结果本研究中13例(81.2%)病变食管行根治性切除,恢复正常进食;2例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1例死亡。术后30d内出现并发症3例(18.8%),经处理治愈。术后随访13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53.8%(7/13)和23.1%(3/13)。结论胃部术后再发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仍首选手术切除病变食管,部分患者可采用结肠代食管。
- 曹志坤范利民
- 关键词:胃切除术食管切除术
- N-α-乙酰基转移酶10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9年
- 肺癌是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所有恶性肿瘤位居首位[1,2]。本研究旨在探讨N-α-乙酰基转移酶10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集肺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不同组织中N-α-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的表达,并分析N-α-乙酰基转移酶10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此外,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分析患者存活情况与N-α-乙酰基转移酶10表达的关系。
- 王侃刘锋曹志坤陈奎生曹宝生
- 关键词:存活情况癌旁正常组织乙酰基转移酶表达及意义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特征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中上段Ⅰ、Ⅱ期食管癌与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VATS)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上段I、Ⅱ期食管癌与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中、上段Ⅰ、Ⅱ期食管癌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行VATS下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术前、术中、术后近期情况。结果观察组胸部手术时间[(116±41)min]、胸部出血量[(125±35)m1]、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335±175)m1]、术后胸导管保留时间[(7.0±2.5)d]、术后总引流量[(1290±525)m1]、术后36hVAS评分[(3.2±1.3)分]、术后72h右上肢功能恢复[(5.0±2.6)cm]与对照组[分别为(154±25)min、(295±105)ml、(490±105)ml、(10.8±2.2)d、(1785±749)ml、(7.5±1.2)分、(14.3±2.1)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在治疗中、上段Ⅰ、Ⅱ期食管癌具有相似的完全性和彻底性,但VATS较开胸手术的术中胸部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微,上肢活动恢复好。
- 曹志坤范利民
- 关键词:食管癌胸腔镜手术肿瘤分期
- 单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62例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30~80 min,术中出血10~120 ml,胸引管留置时间2~5 d,术后引流量60~150 ml,术后住院时间4~6 d,总住院时间5~10 d。随访5~12个月,均无复发。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可进一步减小创伤,疗效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 曹纪伟朱红军韩玉龙曹志坤朱富国
-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肺大泡自发性气胸
- 贲门失弛缓症应用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效果观察
- 2013年
- 目的评价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5例,均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其中20例术前及术后均行食管测压检查及24h食管pH监测,对术前及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及24h内食管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0时间、pH〈4.0时间百分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例仍有吞咽困难,其余34例症状明显好转。术后1个月复查食管测压检查及24h食管pH监测,LESP值(10.22±8.91)mmHg较术前(30.81±6.63)mmHg明显下降(t=20.185,P=0.008)。24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0时间、pH〈4.0时间百分比等指标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0、2.335、2.829、2.139,P值分别为0.022、0.019、0.036、0.040)。随访32例(91.4%,32/35),其中症状消失24例(75.0%,24/32),改善8例(25.0%,8/32);术前经24h食管下端pH监测证实其中4例(20.0%,4/20)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术后随访均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除能明显改善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外,还能有效防止术后可能带来的胃食管反流,且手术操作较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 曹志坤曹克坚
- 关键词:食管失弛缓症HELLER术
- 扶正抗癌解毒方联合放疗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CYFRA21-1、CA19-9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解毒方联合放疗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antigen19-9,CA19-9)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化疗治疗,治疗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抗癌解毒方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治疗4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吞咽困难、胸背疼痛、声音嘶哑、呕吐黏液、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评分,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OES18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3,P=0.01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困难、胸背疼痛、声音嘶哑、呕吐黏液、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FRA21-1、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CYFRA21-1、CA19-9水平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CD3~+、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CD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免疫功能水平CD3~+、CD8~+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CD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ORTC QLQ-OES18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EORTC QLQ-OES18评分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癌解毒方联合放疗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中
- 王侃刘锋曹志坤陈奎生
- 关键词:糖类抗原19-9
- 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漏斗胸患儿2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在4~18岁,中位年龄9岁。结果 25例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患者胸廓畸形明显改善。其中1例术后出现气胸,经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复发,择期经过再次行单孔胸腔镜漏斗胸矫形手术,亦痊愈出院。结论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有效。
- 曹纪伟朱红军韩玉龙曹志坤朱富国
-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NUSS手术漏斗胸
- 胸中段食管癌胸腹双切口两手术野淋巴结清扫及其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双切口手术野淋巴结转移清扫方法及其转移规律,指导临床实施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62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双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全组62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05枚,其中检出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02枚,淋巴结转移率20.2%(102/505)。淋巴结转移区域特征为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的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肿瘤的浸润深度明显影响淋巴结转移,T1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O%(1/10),他为20.0%(3/15),T3为43.3%(13/30),T4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6,P〈0.05),表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3%(2/14)、39.5%(15/38)、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5,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有关。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双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 曹志坤范利民
-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 肋间神经切断治疗剖胸术后胸痛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切断在剖胸术后胸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9—2012年我科58例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行常规剖胸术,观察组33例在剖胸术后关胸时行肋间神经切断术,对患者术后3、7、14、21d疼痛程度进行评估(VAS法),对2组患者术后因镇痛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7、14、21d自觉疼痛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切断对剖胸术后胸痛的作用明显,且操作简单,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曹志坤
- 关键词:剖胸术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