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中周

作品数:102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化学工程
  • 16篇理学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冶金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陶瓷
  • 17篇纳米
  • 11篇氧化锆
  • 11篇掺杂
  • 10篇氮化
  • 10篇凝胶注模
  • 10篇凝胶注模成型
  • 10篇注模
  • 10篇注模成型
  • 10篇复相
  • 9篇原子
  • 9篇原子吸收
  • 9篇共掺
  • 9篇共掺杂
  • 8篇氮化硼
  • 8篇粉体
  • 7篇微量元素
  • 7篇离子
  • 6篇原子吸收光谱
  • 6篇原子吸收光谱...

机构

  • 87篇红河学院
  • 31篇清华大学
  • 10篇蒙自师范高等...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保山师范高等...
  • 3篇云南省天然药...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重庆工业职业...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02篇易中周
  • 33篇翟凤瑞
  • 30篇刘卫
  • 30篇单科
  • 25篇谢志鹏
  • 19篇李楠
  • 16篇孙红燕
  • 14篇李应
  • 11篇张举成
  • 11篇刘贵阳
  • 10篇肖锐敏
  • 9篇森维
  • 8篇张国伟
  • 8篇姜艳
  • 7篇严和平
  • 5篇黄勇
  • 5篇孔馨
  • 5篇孙丽达
  • 4篇李自静
  • 4篇孙加林

传媒

  • 13篇红河学院学报
  • 9篇硅酸盐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硅酸盐通报
  • 3篇陶瓷学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蒙自师范高等...
  • 2篇保山师专学报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物理实验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食品科技
  • 1篇耐火材料
  • 1篇化学世界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方氮化硼陶瓷的烧结及其结构与性能被引量:5
2018年
以亚微米级h-BN粉体为原料,在不添加任何烧结助剂的情况下,分别采用无压烧结、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h-BN陶瓷,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结后样品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测试和观察,研究不同烧结方法对h-BN陶瓷的致密度、晶粒取向、显微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烧结方法下坯体初始致密度对h-BN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压烧结无法实现h-BN陶瓷烧结致密化,力学性能较差,而通过热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均能得到结构致密、力学性能较好的h-BN陶瓷。相比于传统的无压和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的h-BN陶瓷具有更高的致密度和更好的力学性能,而且晶粒更均匀细小,烧结温度可降低200℃以上。此外,坯体初始致密度的提高能显著提高h-BN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但对热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h-BN陶瓷致密化的影响较小。
翟凤瑞单科卢敏王晟宇谢志鹏易中周
关键词:微观结构致密化力学性能
晶种对氢氧化铝转相和热压烧结氧化铝晶形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8
2004年
以氢氧化铝为初始原料,通过球磨过程中高纯氧化铝磨介的磨屑作为晶种引入氢氧化铝中.引入的α-Al2O3品种使氢氧化铝于1100℃×2h的条件下转变为α相氧化铝.而且随着α-Al2O3品种引入量的增加,煅烧后氧化铝颗粒的平均粒径减小,颗粒尺寸分布均匀.煅烧得到的氧化铝超细粉经热压烧结后,Al2O3晶粒形貌随品种的引入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未引入α-Al2O3品种的条件下,晶粒形状主要为等轴状;晶种引入后,晶粒发育成六角片状;而且随着晶种引入量进一步增加时,六角片状晶粒尺寸减小,当晶种数量增加到20wt%以上时,晶粒发育生长为长柱状.
易中周肖冰杨为佑谢志鹏
关键词:氢氧化铝
放电等离子烧结SiC/BN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被引量:7
2016年
以高纯h-BN和SiC纳米粉体为原料、B_2O_3为烧结助剂,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快速烧结制备了h-BN–25%SiC复相陶瓷。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h-BN–SiC复相陶瓷的SPS低温烧结行为及烧结温度对烧结试样的致密度、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PS烧结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即可获得致密度较高的烧结样品,烧结温度的升高,促进了h-BN晶粒的方向性排列,提高了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晶粒尺寸增大,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弹性模量增大,并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样品晶粒细小均匀,不同烧结温度样品的断裂方式相同,主要为沿晶断裂,细小SiC颗粒的钉扎效应、晶粒拔出和裂纹偏转提高了复相陶瓷的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在1 600℃烧结所得试样的综合性能较好,其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89.2 MPa、3.45 MPa·m1/2和150.9 GPa。
翟凤瑞单科谢志鹏孙加林易中周
关键词:六方氮化硼碳化硅放电等离子烧结致密化力学性能
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铝包覆氧化锆(8mol.%Y<Sub>2</Sub>O<Sub>3</Sub>)复合陶瓷粉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铝包覆氧化锆(8mol.%Y<Sub>2</Sub>O<Sub>3</Sub>)复合陶瓷粉体的方法,在pH=5的反应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1.0%的硅烷偶联剂、分散剂聚丙烯酰胺(PAM)及氧化锆...
易中周翟凤瑞孙红燕张国伟
利用冶炼炉渣除去工业废水中砷锑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冶炼炉渣除去工业废水中砷锑的方法,其步骤是在含As>10mg/L,Sb>10mg/L的工业废水中加入酸调节酸度,控制pH=0.5~4;加入冶炼炉渣和氧化剂,使冶炼炉渣在酸性、氧化气氛下与废水中的As<Su...
孙红燕刘卫森维刘贵阳易中周肖锐敏
文献传递
电流变液制动的演示实验
2001年
叙述了 Si O2 /P微囊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 。
姚翔华路峻岭易中周
关键词:电流变液制动电场电流变效应高校
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铝盐(Al(NO3)3.9H2O),有机单体为原料,采用凝胶法,在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使浆料中的铝盐、有机单体交联聚合形成一种有机物高分子网络结构而制得凝胶,经干燥后在高温下煅烧制得纳米氧化铝粉.进而研究了溶液的pH值、铝盐溶解度和高分子有机物用量对凝胶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易中周白占鸿刘卫李应
关键词:铝盐凝胶法纳米氧化铝
SP—抗老化剂的折光率法定量测定
1996年
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折光率的测定对抗老化剂sp进行主成分定量测定的方法。经实验证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并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
郭亚力易中周
纳米Al2O3包覆ZrO2/Y2O3热障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将耐热合金钢基体进行活化处理后,以NiCoCrAlY为粘接过渡层,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和喷枪快速喷涂工艺相结合制备包覆复合粉体Al2O3-ZrO2/Y2O3和未包覆粉体ZrO2/Y2O3的两种不同厚度的热障涂层材料样品,通过...
易中周翟凤瑞单科孙红燕谢志鹏
关键词:热障涂层防腐性能隔热性能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以氯金酸为原料,柠檬酸钠为保护剂,成功制备出金纳米粒子,并应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该实验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纳米粒子尺寸均匀、呈球形单分散分布。
王静易中周李自静
关键词:纳米金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