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振生

作品数:114 被引量:1,41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7篇盆地
  • 46篇四川盆地
  • 33篇页岩
  • 23篇三叠
  • 21篇三叠统
  • 20篇须家河组
  • 20篇上三叠统
  • 19篇龙马溪组
  • 17篇五峰组
  • 16篇页岩气
  • 16篇储层
  • 11篇勘探
  • 11篇成藏
  • 9篇地层
  • 8篇地质
  • 8篇层序
  • 8篇储集
  • 7篇展布
  • 7篇志留系
  • 6篇遗迹化石

机构

  • 10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
  • 5篇焦作工学院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西南...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长江大学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江苏通鼎光电...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14篇施振生
  • 31篇孙莎莎
  • 31篇杨威
  • 29篇董大忠
  • 27篇金惠
  • 23篇王红岩
  • 23篇邱振
  • 18篇谢增业
  • 15篇郭长敏
  • 14篇谢武仁
  • 14篇武瑾
  • 13篇沈珏红
  • 12篇朱秋影
  • 12篇魏国齐
  • 12篇赵群
  • 10篇卢斌
  • 9篇刘满仓
  • 9篇刘德勋
  • 9篇张晨晨
  • 7篇朱筱敏

传媒

  • 18篇天然气地球科...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石油勘探与开...
  • 8篇沉积学报
  • 7篇古地理学报
  • 5篇天然气工业
  • 4篇地质科学
  • 3篇地层学杂志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古生物学报
  • 2篇焦作工学院学...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须家河组沉积模拟实验及大面积砂岩成因机理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大面积分布,是整个盆地现今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随着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亟需弄清形成大片砂岩的主控因素来指导勘探和生产。为研究其成因机理,在对须家河组区域构造演化、古地貌、沉积体系等地质条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沉积物理模拟的方法,将原型地质条件转化为物理模型,并设计模拟实验参数,通过水槽模拟实验技术进行研究。实验主要设计三个物源,通过控制流量、加沙量、地形坡降、活动底板沉降量及湖水位等参数,在水槽装置再现形成大面积砂岩的演变过程,系统研究大面积砂岩形成的主控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地形坡降小、不同来水特征组合、湖水频繁进退、各沉积体系间交汇及盆地沉降与沉积速率的匹配等,影响着大面积砂岩的形成。实验发现多期河道不断分汊改道,在侧向上不断迁移,纵向上受湖水位的变化表现为前积和退积,致使砂体在横向和纵向上相互拼接,导致砂岩大面积分布。
马晋文刘忠保尹太举杨威施振生蒲秀刚连丽霞
关键词:主控因素
川南海相页岩岩石相类型及“甜点”分布——以长宁双河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综合应用笔石带标定、全大薄片照相、常规薄片光学显微镜观察、TOC(总有机碳含量)测试、X-衍射全岩组分测试及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长宁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双河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物质组成及分布、层理特征、物性及岩石相。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长宁双河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主要为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混合页岩,石英、碳酸钙和黏土矿物平均值分别为42.5%、37.4%和14.9%,含有少量斜长石(平均2.5%)、黄铁矿(平均2.7%)和有机质(平均值5.6%)。黑色页岩发育泥纹层和粉砂纹层,2类纹层可构成递变型水平层理、均质层理、条带状粉砂型水平层理、砂泥递变型水平层理和砂泥薄互层型水平层理5类层理类型。五峰组发育递变层水平层理和均质层理,龙马溪组发育条带状粉砂型水平层理、砂泥递变型水平层理和砂泥薄互层型水平层理。综合页岩矿物组成和层理类型,共划分出11类岩石相类型。长宁双河剖面“甜点”段分布于LM1段,发育条带状粉砂型水平层理页岩岩石相。“甜点”段具有高TOC含量和高硅质含量、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及高水平渗透率/垂直渗透率比值、高有机质孔含量等特征。
王红岩董大忠董大忠邱振施振生邵男邱振张素荣
关键词:层理岩石相黑色页岩龙马溪组五峰组
“进源找油”:论四川盆地非常规陆相大型页岩油气田被引量:89
2019年
源岩油气规模快速发展,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选项;陆相页岩油和气是中国源岩油气最具潜力的组成类型,是中国陆上未来"进源找油"最重要的突破对象。本文首次研判提出四川盆地侏罗系油和气发展,应尽快由常规构造-裂缝石油、致密灰岩与砂岩油向孔隙型页岩油气转变,重点阐述了大安寨段页岩油气4项新进展:①评价侏罗系4套富有机质页岩总生油量245×10^8t,石油总资源量172×10^8t,还有相当规模的天然气资源,既富油又富气,其中67%的油气资源集中在大安寨段;②大安寨段二亚段是侏罗系页岩油和气的"甜点段",黑色页岩厚度一般20~80m,TOC平均值大于2%,Ⅱ1~Ⅱ2型干酪根,Ro主体1.1%~1.4%,处于轻质油-凝析油气窗口,页岩储层孔隙度4%~6%,页理裂缝发育,脆性矿物含量一般在50%以上,压力系数1.2~1.8,滞留烃量多为100~200mg/g·TOC,油质较轻,地层埋深较浅,具备与北美页岩油气媲美的地质工程条件;③优选出页岩油气"甜点区"评价的3项核心参数(Ro、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埋藏深度),评价出大安寨段二亚段页岩油"甜点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北部地区,页岩厚度20~50m,面积约2×104km2;④提出了加快页岩油和气以水平井体积压裂为核心的风险勘探和开发试验、加强全层系资源评价、加速准备先导试验技术方案等建议,力争推动侏罗系孔隙型页岩油和气突破发现。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和气新认识,可能为真正开启侏罗系源岩油气"进源找油"、规模开发新征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邹才能杨智王红岩董大忠刘洪林施振生张斌孙莎莎刘德勋李贵中吴松涛庞正炼潘松圻袁懿琳
关键词:页岩油资源潜力
致密油源储特征与聚集机理——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被引量:45
2016年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样品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烃源岩样品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等方面的研究及储集岩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分析,结合其埋藏及生烃史,分析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烃源岩特征及储集岩特征,探究其源储组合及致密油聚集机理。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总体上为Ⅰ型和Ⅱ型,TOC值平均为4.6%,整体上为优质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烃源岩可划分为页岩、泥岩和粉砂质泥岩3类。芦草沟组储集岩整体上具有低孔低渗特征,高压压汞与核磁共振实验表明:纳米级孔喉(孔喉半径主体为50-500 nm)是储集空间的主体。储集岩可划分为泥质粉(细)砂岩、白云质粉(细)砂岩和砂屑白云岩3类。芦草沟组具有纵向上"源储共生"、横向上连续分布的源储组合关系,且烃源岩持续生烃。综合分析认为:自晚侏罗世至今,芦草沟组烃源岩大规模持续生烃增压为致密油聚集提供持续动力和物质供应,保障了石油在致密储集层中持续有效地充注聚集,形成大规模致密油资源。
邱振施振生董大忠卢斌张晨晨周杰王红岩熊波庞正炼郭和坤
关键词:储集岩吉木萨尔凹陷准噶尔盆地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体系被引量:50
2010年
通过对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大量露头和岩心的观察分析及样品的分析化验,认为栖霞组主要发育生物(屑)石灰岩、砂屑石灰岩、泥晶石灰岩和豹斑石灰岩;主要发育3种生物组合,即腕足类-藻类-有孔虫类组合、珊瑚组合和薄壳腕足类组合,它们分别是台地、斜坡和斜坡-盆地环境的产物。从大地构造背景、台地边缘滩特征、斜坡-盆地相特征及斜坡相与台地边缘相带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认为川西地区栖霞组为碳酸盐镶边台地沉积体系,主要的沉积相为斜坡相、台地边缘滩相和开阔台地相;其中,台地边缘滩相是栖霞组重要的储层,分布范围广。
魏国齐杨威朱永刚金惠李跃纲施振生沈珏红
关键词:栖霞组中二叠统
含气页岩实验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综述被引量:3
2019年
页岩具有源储一体、低孔隙度和超低渗透率的特点而与常规的砂岩、碳酸盐岩等储集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明确含气页岩实验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对于页岩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对含气页岩的分析主要分为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特征3个方面进行。对总有机碳含量测定、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矿物组分分析、孔渗测量、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纳米CT扫描、含气性测定、等温吸附共10个实验的指标意义与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现阶段国内外存在的实验共性问题和探索思考,为含气页岩实验测试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导与思路。
马超秦颦周尚文孙莎莎王红岩施振生武瑾昌燕梁峰张琴李宁
关键词:评价指标有机地球化学储层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潮坪沉积中的遗迹化石被引量:20
2005年
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中共发现遗迹化石 11属 12种,包括Skolithoslinearis、Skolithosverticalis、Ophiomorphanodosa、Arenicolitesisp.、Cylindrichnusisp.、Thalassinoidessuevicus、Diplocraterionparallelum、Taenidi umsatanassi、Macaronichnussegregatis、Palaeophycustubularis、Planolitesbeverlegensis和Cochlichnusanguineus。这些遗迹化石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的居住迹、进食迹和觅食迹,其中大部分呈全浮痕保存,少数呈上浮痕或下浮痕保存。按其古生态和沉积学特征,可划分出三个遗迹组合:①Skolith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代表了平坦底型条件下的砂坪沉积环境;②Planolites-Palaeophycus遗迹组合,反映了潮间带砂泥坪沉积环境;③Cochlichnus-Planolites遗迹组合,代表了平均低潮线附近的泥坪沉积环境。
施振生朱筱敏王贵文钟大康张新培
关键词:志留系塔里木盆地遗迹化石古生态
基于微压差自动注入的岩石扩散系数测定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压差自动注入的岩石扩散系数测定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天然气气源、氮气气源、第一倍增容器、第二倍增容器、差压传感器、围压跟踪泵、增压注入泵、第一位移变送器、第二位移变送器和岩心夹持器,其中,第...
张璐谢增业国建英董才源付立新王志宏施振生郝爱胜王蓉
一种用于总有机碳含量测试的页岩中笔石体的分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总有机碳含量测试的页岩中笔石体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富含笔石体的新鲜页岩样品,在所述页岩样品的断面上,笔石体的尺寸大于5cm×5cm,所述页岩样品的重量在1Kg以上;采用手持牙钻对所述断面中的笔...
邱振卢斌董大忠施振生王红岩雷丹凤张晨晨周杰
文献传递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被引量:8
2005年
通过岩心观察和标本鉴定,在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深水沉积中识别出大量遗迹化石,包括Mermoides chezhenensis、Helminthopsis sp 、Gordia sp 、Helminthoidichnitessp 、Planolitesbeverlegensis、Neonereitesuniserialis和Planolites sp ,它们是无脊椎动物线虫、节肢动物、环节动物和腹足类等形成的牧食迹和进食迹。这些遗迹化石中的Neonereitesuniserialis为由一系列小球粒排成的蛇曲形痕迹,不分枝,长约7cm ,宽约2mm ,呈顶凸痕保存于灰色、深灰色页岩中。Mermoidesche zhenensis为微小简单、不规则弯曲的觅食拖迹,长1~3cm ,宽1~2mm ,近平行或略倾斜层面分布于灰色、深灰色薄层状泥岩中,内迹保存。根据遗迹化石的共生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可分出2个遗迹组合:Mermoidesche zhenensis遗迹组合和Neonereites uniserialis遗迹组合。Mer moidesche zhenensis遗迹组合丰度和分异度较高,组成分子有Mermoideschezhenensis、Helminthopsissp 、Gordiasp 、Helminthoidichnitessp 和Planolites beverlegensis,其中以Mermoides chezhenensis的大量出现为组合代表。该组合出现于灰色、深灰色泥岩中,反映了富氧的半深湖环境。Neonereites uniserialis遗迹组合组成分子为Neonereites
施振生朱筱敏胡斌郭长敏
关键词:遗迹化石深水沉积车镇凹陷分异度遗迹相腹足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