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炎鹏
-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微生物发酵剂的微波干燥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生物发酵剂的微波干燥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1)将保藏的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再次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三次获得活化的菌种;2)将活化的菌种接种到液体...
- 赵思明谢静熊善柏熊青鲍芳芳方炎鹏
- 食品发酵用的植物乳杆菌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和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微生物发酵剂的菌株,包含该菌株和卡斯特酒香酵母的复合发酵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适合米发糕发酵用的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
- 赵思明熊善柏方炎鹏郭蕾刘小翠刘友明刘茹
- 文献传递
- 微生物发酵剂的微波干燥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生物发酵剂的微波干燥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1)将保藏的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再次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三次获得活化的菌种;2)将活化的菌种接种到液体...
- 赵思明谢静熊善柏熊青鲍芳芳方炎鹏
- 文献传递
- 米发糕的储藏品质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专用发酵剂制作米发糕,研究包装方式和温度对米发糕储藏品质的影响,为方便型米发糕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储藏温度、包装方式对米发糕储藏品质有显著影响。储藏过程中米发糕菌落总数上升,结晶度、硬度、咀嚼度增加,弹性、黏聚性和水分含量降低,导致感官品质下降。CO2气调包装后低温度储藏有利于抑制水分损失和细菌繁殖,米发糕于-18℃储藏,菌落总数、水分变化缓慢。-18℃储藏米发糕的结晶度小于4℃储藏时的结晶度。气调包装有利于保持米发糕的质构特征。米发糕采用CO2气调包装后于-18℃储藏,使米发糕的保质期可达10天以上。
- 方炎鹏袁佰华熊善柏赵思明
- 关键词:米发糕储藏
- 一种方便型面窝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方便即食面窝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先制备面窝专用粉,该面窝粉由下列成分构成:米粉;黄豆粉;小麦粉;食盐粉;膨松剂;变性淀粉;生姜粉和脱水葱段。制备步骤如下:1)按质量比将面窝专用粉与...
- 赵思明熊善柏袁佰华周三宝方炎鹏刘友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海鲜风味的淡水鱼片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属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海鲜风味的淡水鱼片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以淡水鱼和磷虾酱为基料,配以香辛料、白糖、食盐、鲜味剂及料酒等辅料,经浸渍、热风干燥、高温烤制等工序制成海鲜风味浓郁的烤鱼片。本发明的烤鱼...
- 熊善柏刘茹吕广英赵思明王舒方炎鹏
- 文献传递
- 黎豆生长过程的品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广东黎豆品种为原材料,研究黎豆生长过程中品质的变化,以确定其适宜的采收期。结果表明:黎豆在生长过程中,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整豆水分含量下降,粗蛋白含量上升,游离氨基酸、粗纤维、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盛花后36d达最大,粗脂肪、VC、L-多巴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黎豆豆荚的粗蛋白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豆荚其他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和整豆的基本相同;黎豆盛花后36~44d,黎豆饱满,营养品质较好,此时为较适宜的采收期。
- 吴越王玉芳方炎鹏熊善柏赵思明
- 关键词:采收期
- 一种方便型面窝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方便即食面窝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先制备面窝专用粉,该面窝粉由下列成分构成:米粉;黄豆粉;小麦粉;食盐粉;膨松剂;变性淀粉;生姜粉和脱水葱段。制备步骤如下:1)按质量比将面窝专用粉与...
- 赵思明熊善柏袁佰华周三宝方炎鹏刘友明
- 一种具有海鲜风味的淡水鱼片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属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海鲜风味的淡水鱼片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以淡水鱼和磷虾酱为基料,配以香辛料、白糖、食盐、鲜味剂及料酒等辅料,经浸渍、热风干燥、高温烤制等工序制成海鲜风味浓郁的烤鱼片。本发明的烤鱼...
- 熊善柏刘茹吕广英赵思明王舒方炎鹏
- 文献传递
- 腊鱼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以白鲢为原料,运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腊鱼加工过程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以探讨腊鱼风味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加工阶段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明显。原料鱼主要挥发性物质为烃类,而腌制过程中,鱼肉中醇类及酮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而在干燥阶段,醛类物质则有明显增加,最终成品的挥发性成分以醛类(53.66%)和烃类(30.01%)为主。在腌制前、腌制后、干燥期和成品等4个鱼肉样品中分别检测到挥发性物质29种、39种、47种、42种,腊鱼特征风味的形成主要发生在腌制和干燥阶段。醛类是腊鱼中最重要的挥发性成分,可作为腊鱼风味品质评价指标。
- 方炎鹏曾令彬熊善柏
- 关键词:腊鱼挥发性成分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