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富熹

作品数:107 被引量:86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哲学宗教
  • 10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9篇儿童
  • 26篇学前儿童
  • 13篇幼儿
  • 12篇心理学
  • 11篇心理
  • 11篇朴素
  • 10篇儿童认知
  • 9篇心理理论
  • 8篇情绪
  • 7篇小学儿童
  • 6篇朴素生物学理...
  • 6篇儿童认知发展
  • 6篇儿童心理学
  • 5篇道德
  • 5篇因果判断
  • 5篇双语
  • 5篇朴素理论
  • 5篇情绪认知
  • 5篇错误信念
  • 4篇智力

机构

  • 106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央教育科学...
  • 4篇宁夏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山东轻工业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湖北大学
  • 1篇纽卡索大学
  • 1篇斯坦福大学
  • 1篇澳大利亚纽卡...

作者

  • 107篇方富熹
  • 24篇方格
  • 18篇刘国雄
  • 10篇张丽锦
  • 9篇王文忠
  • 9篇朱莉琪
  • 8篇盖笑松
  • 8篇刘范
  • 8篇龚少英
  • 6篇卿素兰
  • 6篇刘玉娟
  • 4篇管益杰
  • 4篇冯刚
  • 3篇杨小冬
  • 3篇亢蓉
  • 3篇田学红
  • 2篇陈中永
  • 2篇姜涛
  • 2篇范珍桃
  • 2篇唐洪

传媒

  • 38篇心理学报
  • 17篇心理科学
  • 15篇心理科学进展
  • 5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学动态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全国第六届心...
  • 2篇全国第七届心...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中国德育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第八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7
  • 8篇2006
  • 12篇2005
  • 11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 5篇1993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11岁儿童的因果判断:(1)时间和空间因素的作用初探被引量:2
1986年
因果性是客观世界多种事物普遍的相互依存的一种形式。通过客观存在的因果制约,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保持其固有的秩序。人类个体认识客观世界,有赖于对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了解;科学的认识的一个任务,是揭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皮亚杰区分出儿童关于因果的看法的十七种类型,标志其因果性慨念的演进。他认为最初的因果性是充满主观的成分的,5。
刘范方富熹
关键词:儿童因果判断因果推理因果关系
关于北京市中学生对学习压力适应能力的研究——关于升学观和职业观
我国中学生的升学志向和职业志向如何?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有没有不同?学生家庭的文化和经济背景是否有重要影响?研究这一问题,能为我国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积累
方富熹陈双双郗慧媛
文献传递
介绍皮亚杰的临床法被引量:4
1987年
临床法是皮亚杰为首的日内瓦学派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方法。本文根据皮亚杰的有关著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应用临床法时研究人员应掌握的技术:如何设计和提出问题;如何诊断儿童作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如何分析说明所获得的结果资料等。文中还指出了应用这一方法时研究人员容易犯的错误及克服办法,最后对临床法的价值和局限性作了扼要的评价。
方富熹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
情绪的语音交流被引量:4
2007年
“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情绪的交往功能通过情绪表达来完成。情绪表达有面部表情的表达、肢体的表达以及言语的表达三种方式。过去,研究者们偏重于对面部表情的研究。近年来,对情绪的言语表达的研究逐渐兴起。言语的表达又包括直接表明情绪状态的词汇和句子(如:我很高兴)以及说话时能够反应出情绪状态的语气语调(如:用欢快的语气说“今天是周末呢!”)。在情绪状态下,由于情绪的生理唤醒,人的呼吸及发声也会与常态不同,这种情况下的语气语调就会产生变化,研究者称之为情绪的语音表达。观察者根据言语表达中语气语调的特征及其改变来判断情绪表达者的情绪状态以及情绪的变化,被称之为情绪的语音理解。一个完整的情绪的语音交流包括情绪的语音表达和情绪的语音理解两个方面。本文将从情绪的语音表达和情绪的语音理解两个方面介绍国外关于情绪的语音交流的研究现状。
刘玉娟方富熹
关键词:情绪状态人际交往面部表情言语表达心理动机心理过程
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03年
该文阐释了道德情绪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近期研究结论及其影响因素.3~10岁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经历了一个从不高兴到高兴再到不高兴的发展过程,这一进程受到儿童的内在社会认知能力(儿童能否理解愿望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特性、考虑道德因素的能力、观点采择能力,对犯过者人格特质的理解等)及其所处的外在情境因素(所面临情境或者事件的性质、情境的不一致性等)的影响.最后,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向做出了展望.
刘国雄方富熹
关键词:道德情绪社会认知能力
学前儿童对短时时距的认知
关于儿童对时距认知发展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的注意,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查儿童的认识发展过程,以求在理论和实践双方面做出某种发现。皮亚杰学派的工作多有建树,他们着重从时间、距离、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探查儿童对...
方格冯刚方富熹
文献传递
儿童对时间顺序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Ⅰ,Ⅱ)
目的意义: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研究儿童对时间的认知及其发展将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供科学材料;目前在幼儿园大纲中对如何促进儿童对时间的认知发展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小学儿童对数、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成绩及作文学习也...
方格方富熹刘范
文献传递
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朴素理论是目前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问题。学前儿童的朴素生物学理论是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论述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争议。
朱莉琪方富熹
关键词:学前儿童朴素理论
反事实思维与因果推理的关系被引量:14
2004年
反事实思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常常影响因果推理和归因。国外许多研究者对他们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了研究。该文对这些研究成果与分歧进行综述 。
卿素兰罗杰方富熹
关键词:反事实思维因果推理归因
中国冰岛儿童对家庭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发展比较研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触和生活的社会环境,是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随着儿童年龄的长大,人际关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但家庭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兄弟组妹关系)始终给儿童的心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成长中的儿童...
方富熹方格MonikaKellerWolfgangEdelstein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