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华

作品数:207 被引量:1,21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0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8篇罗非鱼
  • 75篇饲料
  • 54篇草鱼
  • 50篇吉富罗非鱼
  • 46篇幼鱼
  • 36篇需要量
  • 21篇血清生化
  • 21篇血清生化指标
  • 21篇幼鱼生长
  • 21篇维生素
  • 18篇体成分
  • 17篇营养
  • 16篇养殖
  • 13篇代谢
  • 13篇草鱼幼鱼
  • 12篇鱼饲料
  • 12篇尼罗
  • 11篇鱼种
  • 10篇脂肪
  • 9篇抗氧化

机构

  • 194篇中国水产科学...
  • 5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9篇上海海洋大学
  • 15篇中国水产科学...
  • 12篇西南大学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长江大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武汉工业学院
  • 3篇浙江省淡水水...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岭南师范学院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04篇文华
  • 138篇蒋明
  • 120篇吴凡
  • 104篇田娟
  • 94篇刘伟
  • 61篇杨长庚
  • 39篇喻丽娟
  • 35篇陆星
  • 19篇黄凤
  • 12篇冷向军
  • 12篇罗莉
  • 10篇廖朝兴
  • 10篇雍文岳
  • 9篇游文章
  • 8篇刘安龙
  • 8篇吴建开
  • 7篇赵智勇
  • 6篇张颂
  • 6篇高攀
  • 6篇刘伟

传媒

  • 29篇淡水渔业
  • 19篇水产学报
  • 1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2篇动物营养学报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6篇2013第一...
  • 6篇第九届世界华...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第六届世界华...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水产科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饲料工业
  • 2篇中国饲料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2007年中...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3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7篇2016
  • 16篇2015
  • 12篇2014
  • 27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13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3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池塘精养罗非鱼的饲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池塘精养罗非鱼的饲料及制备方法。它由豆粕、全脂膨化大豆、血粉、菜粕、棉粕、大豆油、次粉、米糠、矿物质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磷酸二氢钙、沸石粉、膨润土,氯化胆碱、维生素C、维生素E按照一定质量百分比组...
刘伟文华蒋明吴凡田娟杨长庚
2种蛋白水平的饲料循环投喂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2种蛋白水平分别为27.49%(以下简称a)和20.55%(以下简称b)的饲料循环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10±0.05)g的奥尼罗非鱼,研究投喂方式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共设置7种投喂方式:(1)连续投喂a(A组);(2)连续投喂b(B组);(3)1 d投喂a接着1 d投喂b(1A/1B组);(4)2 d投喂a接着2 d投喂b(2A/2B组);(5)2 d投喂a接着3 d投喂b(2A/3B组);(6)3 d投喂a接着2 d投喂b(3A/2B组);(7)3 d投喂a接着3 d投喂b(3A/3B组),每种方式设3个平行试验组,共进行60 d.结果发现:B组的生长表现最差;1A/1B、2A/3B、3A/2B组的特定生长率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质效率、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A组(P<0.05),养殖成本显著低于A组(P<0.05);A、3A/2B、3A/3B组的脏体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1A/1B组的成活率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A、1A/1B、2A/3B、3A/2B组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除B组外,各组全鱼粗蛋白含量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投喂的方式对血清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A组相比,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白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提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结果表明3A/2B组的投喂方式最佳.
刘伟文华蒋明吴凡田娟杨长庚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
用两种粪便收集方法测定草鱼对九种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被引量:10
2006年
在(21.5±1.0)℃水温下,以Cr2O3为指示物采用自排法和挤压法分别收集平均体重为65 g草鱼的粪便,测定草鱼对棉籽粕、花生粕、双低菜籽粕、秘鲁鱼粉、菜籽粕、小麦次粉、米糠、大豆粕和肉骨粉9种饲料原料主要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以70%基础饲料和30%的待测饲料原料组成。结果表明:(1)草鱼对肉骨粉、秘鲁鱼粉、棉籽粕、大豆粕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较高,分别为60.69%、59.07%、61.08%、57.99%;(2)用自排法和挤压法测定草鱼对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时,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差异,而饲料原料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基本保持一致;(3)草鱼对各种饲料原料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趋势基本一致。
蒋明文华雍文岳廖朝兴
关键词:饲料消化率草鱼
中华鲟摄食不同水平的两种糖后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用质量分数各为0(对照组)、10%、20%、30%、40%的糊精和α-淀粉为糖源的9种纯化饲料投喂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初重为9.39±0.97 g),60 d后测定其摄食8 h内肝、胃、十二指肠、瓣肠的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含有可消化糖饲料的各试验组中,摄食后中华鲟胃淀粉酶活性缓慢下降,然后上升,十二指肠与瓣肠淀粉酶活性则上升,肝脏中无淀粉酶活性;在摄食含有糊精饲料的各试验组(2-5组)鱼中,胃、十二指肠、瓣肠淀粉酶活性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5、3、3 h的20%、30%、10%糊精试验组。在饲料中含有α-淀粉的各试验组(6-9组)中,胃、十二指肠、瓣肠淀粉酶活性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5、5、3 h的40%、20%、20%α-淀粉试验组。未添加可消化糖的对照组鱼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添加可消化糖的各组(P<0.05)。两种糖比较,中华鲟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糊精最适宜。
周俊文华何瑞国刘伟
关键词:中华鲟淀粉酶活性糊精Α-淀粉
锌对团头鲂幼鱼血清~1H NMR代谢组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发掘团头鲂对锌(Zn)敏感的代谢标志物,以3种Zn含量分别为7.4、32.1和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分别标记为L、M和H组),喂养初始体质量为(3.6±0.1)g团头鲂12周,应用1H(氢谱)核磁共振波谱法(1H NMR)检测团头鲂血清代谢物的种类和浓度,再用最小二乘法判别(PLS-DA)和变量重要性(VIP)分析3个处理团头鲂血清的代谢轮廓和主要差异代谢物。结果显示,血清中52种代谢物被定性和定量,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3种、有机酸16种、糖类4种、核酸组分4种、维生素3种和其他组分2种,经PLS-DA和VIP分析,3组的代谢轮廓相异,其中L组血清中脯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较M组高,H组血清中则有12种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较M组高。差异代谢物依次为脯氨酸、乳酸、葡萄糖、丙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肌酸、反式-4-羟基-L-脯氨酸、牛磺酸、丝氨酸、τ-甲基组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甘露糖。以上结果显示,饲料中Zn缺乏和过量会抑制团头鲂的氨基酸代谢和糖代谢,脯氨酸、乳酸和葡萄糖是团头鲂对Zn敏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蒋明杨长庚王卫民文华吴凡刘伟田娟陆星喻丽娟
关键词:团头鲂脯氨酸乳酸
草鱼幼鱼维生素D3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本研究以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为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的维生素D3共7个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500,1000,2000,3000IU/kg。每一饲料设3个重复...
蒋明文华王卫民吴凡赵智勇刘安龙刘伟
关键词:草鱼养殖幼鱼培育饵料营养维生素添加剂
文献传递
饲料维生素E水平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及组织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以酪蛋白、明胶和白鱼粉为蛋白源,配制成7组半纯化试验饲料,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0,50,100,200,500,1 000 mg/kg,考察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幼鲟生长及组织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并确定施氏鲟幼鲟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幼鲟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肥满度显著增加(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为200 mg/kg时,这些指标达到最高水平,随维生素E添加量的提高,其增重率、饲料效率、肥满度有显著降低(P<0.05),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幼鲟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E水平随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当添加量≥100 mg/kg时,肝脏中维生素E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同时当添加量≥200 mg/kg时,肌肉中维生素E水平也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幼鲟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而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100 mg/kg时,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施氏鲟幼鲟对饲料中维生素E的需要量为187.4 mg/kg。
文华严安生高强刘伟危起伟
关键词:施氏鲟维生素E需要量
大规格尼罗罗非鱼饲料中脂肪需要量的研究
本试验选用大规格(46.14±4.67)g尼罗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饲喂脂肪水平为0.20%、2.70%、6.11%、8.04%、11.13%和14.85%的纯化饲料。饲养8周后,...
涂玮文华田娟蒋明吴凡刘伟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脂肪沉积
文献传递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6的需要量被引量:2
2018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组成及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选取36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饲喂维生素B6含量分别为0.3(对照组)、2.7、5.4、10.1、20.5和39.8 mg/kg的6种纯化饲料,进行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维生B6含量的升高(0.3~10.1 mg/kg),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并在饲料中维生B6含量达到10.1 mg/kg后趋于稳定;5.4、10.1、20.5和39.8 mg/kg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7 mg/kg组(P<0.05);5.4和20.5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7、5.4、10.1、20.5和39.8 mg/kg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 mg/kg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7、5.4、39.8 mg/kg组(P<0.05);5.4、10.1和20.5 mg/kg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的血清葡萄糖、总蛋白含量和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0.5和39.8 mg/kg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9.8 mg/kg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20.5和39.8 mg/kg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7、5.4 mg/kg组(P<0.05)。综上,以增重率和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到初始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分别为9.22和10.11 mg/kg。
吴凡任春文华蒋明刘伟田娟杨长庚喻丽娟陆星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维生素B6生化指标需要量
吉富罗非鱼烟酸需要量的研究
选用初始体重为(87.2±3.3)g的吉富罗非鱼5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30尾),分别饲喂烟酸含量为6.4(基础料)、16.8、36.8、68.5、143.8、297.8 mg/kg的半纯化饲料12周。...
黄凤蒋明文华吴凡刘伟邵辉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烟酸需要量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