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莉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狄金森与拜伦上帝观之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拜伦与狄金森都认为:上帝内心残酷、行事荒谬、专横暴戾、待人不公、无所不在但不可接近。他们观点的共性源于他们所处共同的环境世态和相似的个人宗教经验。不同于拜伦笔下对上帝的彻底否定与批判,狄金森诗歌中的上帝偶尔也以完美的形象出现。这是由于他二人性别身份不同,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各异。
- 戴莉莉
- 关键词:狄金森拜伦上帝观
- 对西方文学弃妇形象走向特点的思考被引量:1
- 2008年
- 西方文学中的弃妇形象虽然不像中国文学那样络绎不绝,但也不约而同地出现,这是社会发展历程和男女不平等类似的结果。西方文学中的弃妇形象与中国文学中的弃妇形象呈截然相异的走向特点:一是不平衡和淡化的趋向,甚或时而出现"缺失"现象;二是弃妇形象从反叛型走向主体型。这种走向特点是由其思想文化的发展决定的。
- 刘忠洋戴莉莉
- 关键词:西方文学弃妇形象
- 新课程标准关照下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ESP的衔接被引量:1
- 2010年
-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由大学转向高中。大学英语教学实施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才能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高校实施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要理顺ESP与基础英语的关系,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教材建设,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
- 戴莉莉
-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衔接
- 神的缺席与无所不在——狄金森宗教观的嬗变被引量:2
- 2007年
- 艾米莉.狄金森的宗教观有着明显的嬗变轨迹。其早期信件与诗作中神的缺席与中、晚期作品中神的无所不在折射出她从宗教异端到信徒的变化,但她心中的神不同于基督教义中描述的神,带有明显的狄金森理想的烙印。
- 戴莉莉
-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宗教嬗变
- 从中西弃妇形象看审美观念的差异被引量:2
- 2008年
- 透过中西文学弃妇形象的刻画,能较为分明地感受到中西文学在审美认识上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表现在对女性审美认识、对悲剧审美认识以及对艺术风格的美学认识几个方面。
- 刘忠洋戴莉莉
- 关键词:中西文学弃妇形象审美认识
- 从意象构建看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性
- 2009年
-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标志着美国诗歌开始获得现代风貌。从现代诗学意象静态观的角度看,她的诗歌呈现出荒诞性、解体性、不定性和冷漠感等典型的现代派特质。
- 戴莉莉文爱军
-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现代主义荒诞性不定性
- 神话的构建——狄金森的女性主体意识探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艾米莉.狄金森一生从未成为教堂中的一员,也未步入婚姻的殿堂,却创作了大量以宗教、死亡、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她以女性的审美眼光构想了心中的上帝与天堂,颂扬了完美的爱情,追询了"永恒"的本体论意义。她的诗歌在语言、韵律、题材等方面打破了诗学常规,越过了男权文化的樊篱。无疑,女性主体意识主导了她对男权压抑的颠覆行为,支撑着她毕其一生构建幻美女性乌托邦,获取阴性欢愉。
- 戴莉莉文爱军
-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女性话语女性书写女性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