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丽

作品数:33 被引量:1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机械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听觉模型
  • 7篇故障诊断
  • 6篇臂架
  • 5篇听觉
  • 5篇教学
  • 5篇仿真
  • 4篇信号
  • 4篇数控
  • 4篇特征提取
  • 4篇混凝土泵
  • 4篇混凝土泵车
  • 4篇教学改革
  • 4篇泵车
  • 3篇多体动力学
  • 3篇瞬态信号
  • 3篇混凝土泵车臂...
  • 3篇本科
  • 3篇泵车臂架
  • 2篇带通
  • 2篇带通滤波

机构

  • 33篇东北大学
  • 5篇沈阳化工大学
  • 4篇辽宁省交通高...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沈阳飞机设计...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北京东方振动...
  • 1篇潍柴动力股份...

作者

  • 33篇戴丽
  • 17篇刘杰
  • 16篇刘宇
  • 9篇李允公
  • 6篇张金萍
  • 5篇赵波
  • 4篇张占一
  • 3篇王亚美
  • 3篇郝丽娜
  • 3篇赵丽娟
  • 2篇侯祥林
  • 2篇喻春明
  • 2篇王健
  • 1篇柳洪义
  • 1篇陈杰
  • 1篇邓子龙
  • 1篇吕春梅
  • 1篇才娟
  • 1篇李鹤
  • 1篇徐厚生

传媒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机械设计
  • 1篇机械与电子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CAD/CA...
  • 1篇流体传动与控...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国工程机械...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听觉显著图的瞬态振动信号表征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瞬态振动信号会使信号的幅值与频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也是设备故障的重要标志。将听觉显著图方法引入振动信号分析中,并基于瞬态信号的时频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听觉显著图计算方法,以用于表征瞬态信号。首先对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包络提取和非线性压缩,继而模拟听神经元的时频感受野特性,进行多尺度二维和一维低通滤波,并对滤波结果进行跨尺度整合,以凸显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频区域,最后,综合两种滤波整合结果,得到时频显著图和全局显著图。其中,设计了新的二维低通滤波器和跨尺度整合方法。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表征瞬态信号占据的时频区域,与已有方法相比,在抗噪声干扰、屏蔽稳态背景信号和微弱瞬态信号表征等方面均具有更为良好的性能。
李允公戴丽李国萌王波吴文寿
关键词:瞬态信号故障诊断低通滤波带通滤波听觉模型
基于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加工的虚拟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思考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大学生对数控机床理论非常熟悉,但是缺少数控加工过程实践操作的现象,建立了数控加工虚拟仿真实验室,实现与数控机床理论学习的配合,使学生对数控加工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本文从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两个方面对数控加工虚拟仿真实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指出下一步应该进行的工作。
刘宇别海楠戴丽
关键词:数控加工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
基于听觉分流机制的瞬态信号提取方法
2016年
以听觉分流机制为基础,提出一种瞬态信号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和相位调整;其次,获得各滤波信号二次包络的极大、极小值及其对应时间,基于两种极值幅值和时间,计算得到同步性和瞬态性线索;最后,综合这两类线索信息,在时频平面中筛选出与瞬态成分相对应的时频段,并最终完成瞬态成分的波形生成与修整。通过数值仿真和实测信号检验,所提方法能够在较强的背景信号下有效提取出瞬态信号,对瞬态信号的初始时间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潜力。
李允公戴丽张金萍
关键词:故障诊断信号分离听觉模型特征提取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运动分析被引量:23
2007年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四节臂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刚性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对泵车臂架运动微分方程的推导和数值求解,对各臂杆的转角和末端轨迹进行了分析.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混凝土泵车的臂架建立了刚性仿真模型,选取与数值求解相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和数值求解得到的轨迹,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运动方程,可以准确地描述泵车的各项动力学特性.
戴丽刘杰刘宇赵丽娟
关键词:混凝土泵车多体动力学臂架仿真
机械振动信号的听觉谱表达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人类听觉系统具有非凡的信号分析、处理和识别能力,因此,建立人类听觉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动态信号分析场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引入听觉模型ZCPA(模型输出为听觉谱),通过对各种实测信号的分析,检验了听觉谱对平稳、非平稳和带有瞬时突变成分的振动信号的描述效果,揭示了听觉谱表达振动信号时的基本特性,并阐述了其内在机理。各种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听觉谱可以用很少的点数大体描述信号的频率结构,尤其是对于中高频区间的微弱信号具有很好的描述效果,并且在表征信号中的瞬时突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李允公张金萍戴丽张占一刘杰
关键词:信号分析听觉模型故障诊断
基于传动系统动力学的NURBS曲线插补算法被引量:12
2009年
对机床传动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数控插补模块进行动力学建模和求解。提出一种新的NURBS插补算法,按照进给率自适应轨迹规划算法进行当前插补周期的速度设定,并且根据曲线当前位置的曲率特性,进行基于曲率的最大速度限定,通过求解动力学模型,获得按照这一速度进行插补时系统需要的最大驱动力,若该驱动力超过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驱动力,则再次按照用户设定的加速度进行减速,获得的速度作为指令速度,按照一阶泰勒展开近似进行插补点的计算。该算法不仅在NURBS曲率较大的区域自动降低进给速度,保证要求的弦误差,而且使输出的插补速度指令区域平滑,保证不会出现插补输出的位置值系统无法进行位置控制造成更大的加工误差。
刘宇赵波戴丽刘杰
关键词:曲率
基于听觉神经同步振荡网络的时频结构描述方法被引量:3
2012年
人类听觉系统具有优良的非平稳信号分析能力,在听觉系统中,由耳蜗基底膜对信号进行类似于带通滤波的时频分解,并由内毛细胞、传入神经和听觉中枢的神经网络对时频分解结果逐步进行特征信息提取和压缩。鉴于此,参照Wang-Brown模型,建立一种可描述信号时频结构特征的听觉模型,该模型包括基底膜、内毛细胞、中级听觉和听觉中枢等子模型,听觉中枢模型由单层听神经振荡网络构成。略去Wang-Brown模型中随机项和侧抑制项,简化内毛细胞模型,设计听神经元的活跃准则和神经元间的联接方式。信号经基底膜、内毛细胞和中级听觉模型处理后,由听神经振荡网络进行信息综合,使得信号中时频结构相似的区域所对应的听神经元进行同步振荡,从而可利用同步振荡神经元的分布情况描述信号的时频结构。进行故障转子升降速试验和风力发电增速机稳速运行试验,试验所得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有效描述信号的时频结构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对信号的瞬态变化较为敏感,且数据量相对较小,易于智能识别。
李允公张金萍戴丽张占一
关键词:时频分析听觉模型故障诊断特征提取
混凝土泵车臂架液压驱动系统的运动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和虚功原理,建立混凝土泵车臂架液压驱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进行数值求解。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检验求解的正确性,仿真结果显示臂杆转角运动变化平稳,各项参数能够满足混凝土泵车的设计要求。
戴丽刘杰赵丽娟
关键词:液压驱动系统混凝土泵车臂架拉格朗日方程运动微分方程
一种基于同步性的听觉滤波信号关联度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受听觉系统运行机制的启发,提出一种以同步性为线索的信号分量间关联度的分析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带通滤波、逆序滤波和半波整流,继而提取一次、二次和三次极值点,并生成三种单位序列.基于单位序列分别计算相邻滤波通道同步性和一、二次极值点同步性,这两种同步性可描述信号分量间的波形吻合程度和波动关联性.分析了带有侧隙的齿轮振动信号,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发现具有较高关联性的信号分量,有助于缩减数据量和揭示被测对象的动力行为特性.
李允公于良会叶利丽戴丽
关键词:带通滤波听觉模型故障诊断包络
基于神经网络和PID算法的数控机床并行混合控制模型被引量:6
2006年
针对数控机床低速运动时由于非线性摩擦造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PID算法的并行混合控制模型.当电机速度大于转换速度时使用PID控制,小于转换速度时使用神经网络控制器.神经网络为5个输入的单神经元,采用Hebb学习算法.分析表明,混合控制器使跟随误差的波动明显减小,机床运动变得平稳.利用可由用户编写伺服算法的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混合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刘宇刘杰戴丽张占一
关键词:数控机床神经网络混合控制单神经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