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琳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旅游
  • 3篇大旅游
  • 2篇地理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建设用地
  • 1篇当量
  • 1篇循环经济
  • 1篇沿岸
  • 1篇沿岸地区
  • 1篇人类活动强度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脆弱
  • 1篇生态足迹
  • 1篇适宜性
  • 1篇适应性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面积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徐琳
  • 3篇董锁成
  • 3篇齐晓明
  • 3篇艾华
  • 2篇徐勇
  • 1篇周侃
  • 1篇王培县
  • 1篇王丽丽
  • 1篇李宇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开发研究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定位与战略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在借鉴前人关于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清晰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该文研究结果不仅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西北地区甚至全国其他类似地区发展大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董锁成徐琳齐晓明艾华王丽丽
关键词:大旅游
我国东北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辽宁省庄河市为例被引量:2
2006年
董锁成艾华徐琳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土地面积沿岸地区
西北民族地区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本研究以人地关系为基点,以旅游产业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对大旅游本质内涵、体系、机理、模式和效应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聚类分析法、灰色系统相关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徐琳
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3年
科学评估人类活动强度对于统筹协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和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算法,测算和分析了青藏高原1984年、1997年、2008年和2018年的人类活动强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解析了影响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4—2018年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总体处于低水平阶段,大致以2008年为节点,前期缓慢下降,后期快速上升,1984年的人类活动强度为1.44%,2018年上升到1.70%;(2)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和青海河湟谷地的人类活动强度最高,沿日喀则-拉萨-那曲-玉树-果洛-西宁形成条带状的相对高值分布区,川藏高山峡谷区、藏北-青南高原区和帕米尔山区的人类活动强度最低;(3)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道路密度、经济规模、地表起伏度、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占比和区域发展导向,且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解释力显著高于单因子,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
杨华徐勇王丽佳徐琳
关键词:人类活动强度土地利用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与适应性及后备潜力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青藏高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厘清青藏高原建设用地的适宜空间对于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促进人口与产业的空间优化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基于模型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格局—过程”耦合分析框架,评价了青藏高原全域的建设用地适宜性,使用实际建设用地适应性指数和垂直梯度指数解析了1990—2020年实际建设用地对适宜性评价结果的适应性过程及其内部限制因素,测算了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建设用地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欠适宜和不适宜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0.13%、4.04%、7.00%、9.34%和79.50%,青藏高原建设用地适宜性以不适宜等级为主;②1990—2020年青藏高原实际建设用地对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平均适应性在80%以上,实际建设用地总体适应建设用地适宜空间的分布特点,但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③1990—2020年青藏高原对适宜性评价结果低适应的实际建设用地以农村居民点、交通运输用地和特殊用地为主,城镇建设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占比快速升高,青南高原、川西高山峡谷区和祁连山区的建设用地受到高程和坡度的双重限制,而藏北高原、冈底斯山区和喜马拉雅山区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海拔;④青藏高原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面积为12.41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1%,人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9928 m^(2)/人,柴达木盆地的后备适宜建设用地资源最为丰富。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青藏高原生态移民搬迁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杨华徐勇周侃周侃徐琳
关键词:土地资源青藏高原
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36
2007年
大旅游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影响的广泛性和效应的综合性。本文论述了大旅游产业的内涵、特征和产业体系。以甘肃省为例,从发展大旅游产业的角度,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大旅游产业促进欠发达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资源替代、产业替代的作用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大旅游产业是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渠道,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驱动力等结论。
徐琳董锁成艾华齐晓明王培县
关键词:大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定西市生态足迹评价
生态足迹这一形象化概念既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性机制。本文应用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分析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甘肃省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定西市或黄土高原类似地区...
李宇艾华齐晓明徐琳
关键词:人文地理黄土高原生态足迹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