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峰

作品数:179 被引量:794H指数:1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8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3篇创伤
  • 36篇颅脑
  • 29篇手术
  • 25篇脑损伤
  • 24篇伤患者
  • 24篇救治
  • 24篇创伤性
  • 22篇颅内
  • 21篇预后
  • 19篇外伤
  • 18篇颅脑损伤
  • 18篇出血
  • 17篇动脉瘤
  • 16篇动脉
  • 16篇外科
  • 14篇术后
  • 12篇手术治疗
  • 11篇血肿
  • 10篇脑创伤
  • 9篇外科手术

机构

  • 161篇苏州大学
  • 19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昆明市第一人...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重庆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泰州市人民医...
  • 2篇浙江省天台县...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79篇徐峰
  • 37篇凌伟华
  • 37篇陈都
  • 34篇陆士奇
  • 33篇张世明
  • 30篇丁礼
  • 28篇包龙
  • 24篇周幽心
  • 19篇周岱
  • 19篇李向东
  • 14篇崔岗
  • 14篇杨鹏
  • 13篇王中
  • 12篇肖接承
  • 12篇惠国桢
  • 12篇李军根
  • 11篇王卫广
  • 10篇陈雄辉
  • 9篇吴思荣
  • 8篇陈中珍

传媒

  • 15篇中华急诊医学...
  • 1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1篇中华神经外科...
  • 8篇中华医学会急...
  • 5篇创伤外科杂志
  • 5篇苏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中国临床研究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7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34篇2014
  • 22篇2013
  • 18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创伤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rh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创伤模型,而后实验组立即腹腔注射5000u/kg rhEPO,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于伤后12h、48h、120h处死动物,制作脑切片后行HE染色、TUNEL染色。结果rhEPO干预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rhEPO治疗组创伤灶周围TUNEL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EPO可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徐峰周永志张世明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凋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评价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行经蝶窦显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42例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放大 8~1 0倍下切除肿瘤。结果 本组大腺瘤 30例 ,巨腺瘤 1 2例 ,全切除 2 7例 ,次全切除 1 0例 ,大部分切除 5例 ,术后无死亡。随访 6月~ 5年 ,肿瘤消失 2 0例 ,残瘤静止 7例 ,复发再手术 3例。结论 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 ,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
惠国桢王清吴智远徐峰俞文华李向东张世明
关键词: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老年人
脑缺血发作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救治
2012年
目的探讨以脑缺血发作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缺血发作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是血栓性巨大动脉瘤,1例行动脉瘤夹闭术并载瘤动脉重建术,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术后3例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结论以脑缺血症状首发的颅内动脉瘤都是血栓性动脉瘤,应在术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脑缺血的发作,同时也避免动脉瘤破裂的危险。
丁礼徐峰陆士奇张世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脑血栓脑缺血发作
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近年在我院住院的237例脑出血患者资料,对若干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对...
陈都王卫广陆士奇徐峰
文献传递
枕部着力致重型颅脑外伤3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有关枕部着力致对冲性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而对于同时存在的着力点冲击伤以及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重现程度不够。由于枕部着力后的受力机制复杂,受伤程度重、死亡率极高,已越来越受到神经外科界的高度重视。本研...
黄亚渡张世明徐峰惠国桢
关键词:颅脑外伤枕部着力脑挫裂伤
文献传递
术中微血管多普勒监测在急性期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术中微血管多普勒监测在急性期动脉瘤夹闭术中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评定的应用价值和可靠性,以及其结果对手术过程的影响。方法对62例破裂动脉瘤患者在行急性期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微血管多普勒监测,分别于夹闭前、后测量瘤体、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血液流速及波谱改变,其结果与目测动脉瘤夹的位置和术后复查DSA或三维CT血管成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中微血管多普勒监测证实视觉无法发现的因动脉瘤夹引起的邻近血管狭窄12例;证实动脉瘤体夹闭不全4例;据其结果调整动脉瘤夹位置16例,38例与术后复查DSA或三维CT血管成像结果相符合。结论在急性期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微血管多普勒监测是一种安全、快速、可靠、高效的技术。
张金顺张世明惠品晶徐峰朱巍巍刘建刚
关键词:动脉瘤神经外科手术
镍钛合金环抱器肋骨内固定在合并连枷胸的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及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急救中镍钛合金环抱器肋骨内固定手术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实施急诊肋骨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固定组治愈46例,平均下床自主活动时间为术后6d;平均住...
肖接承孙正杰徐峰李军根何磊磊
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后并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后并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收治的4例急性重症神经系统损伤继发RM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为自发性脑干出血,3例为外伤性脑损伤。结果1例伤后13d自动出院;1例意识清,出院后6个月随访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2例6个月随访GOS评分2分。结论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并发RM的原因可能为:高热、水及电解质紊乱和被动体位致局部身体较长时间受压。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由于多有严重意识障碍,需及早发现异常,及时纠正,通过高渗性治疗来提高血浆渗透压,以达到控制颅内压的目的。
须挺丁礼李军根陆士奇肖接承徐峰常炜
颅脑创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及救治措施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有效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颅脑创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2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19~75岁,平均38. 1岁。伤后至急诊手术时间为1~6h。平均1. 5h。顶枕部16例,额颞部10例。手术方式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中采取控制性降颅压策略,逐步释放颅内压。结果术后存活20例,死亡6例。术后GOS评定:恢复良好7例,中残2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结论颅脑创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由多种因素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主要原因,及时复查头部CT明确急性脑膨出的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是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陈雄辉张鹏杰徐峰凌伟华
关键词:颅脑创伤脑膨出开颅术
急性胰腺炎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06~2011—06我院收治的135例AP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病早期(48h内)若干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5例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1例(15.6%),单因素分析得到年龄等11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到血清白蛋白〈30g/L(P=0.018,OR=9.221)、血清肌酐〉120μmol/L(P=0.001,OR=21.042)、乳酸脱氢酶〉400U/L(P=0.025,OR=7.469)为AP导致MODS的早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患者,若发病早期(48h内)出现血清白蛋白降低、肌酐或乳酸脱氢酶升高时容易出现MODS,需高度注视,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死亡率。
陈都陆士奇李军根李永存徐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