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杰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官员复出”何以触犯众怒——兼论“官员复出”的规范化
- 2009年
- "官员复出"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其造成的结果不仅仅是因为官员任用这一普通行政程序,在信息时代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背景下,这种理由不充分的"复出"行为触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透过对信息公开制度、行政问责制度和依法行政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官员复出"的规范化提供借鉴。
- 孙彦军徐寅杰
- 关键词:官员复出舆论引导问责依法行政
-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体系建设
- 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除了通力合作,制定并遵守有关国际公约外,还要制定具体的国内法,以实现本国的节能减排目标。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具备了...
- 徐寅杰林震
- 关键词:气候变化法律体系
- 文献传递
-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被引量:14
- 2010年
- 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林业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实践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以评价发展成果,这也是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设计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时,应当从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和林业产业自身特色出发,准确把握具体指标及其权重,挑选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以使该指标体系成为客观、准确评价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
- 徐寅杰
- 关键词: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 我国环保审判庭设立依据、现状及建议被引量:4
- 2009年
- 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目前所设的环境保护审判庭可分为环境保护合议庭、环境保护巡回法庭和狭义的环境保护审判庭三类。在我国设立环保审判庭具有现实的依据和意义,但存在管辖范围、成员组成、案件来源等一系列难以确定和处理的问题。鉴于此,我国环保审判庭宜在局部试点,不宜在全国推广,宜成立专门环境法院或实现现有专门法院的转型以应对生态环境案件。
- 徐寅杰
-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
- 汉服复兴之于公民社会建设的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公民社会建设显得尤其重要。而肇始于中国民间的汉服复兴,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于公民社会建设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汉服的复兴道路伴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体现公民社会的自治性、公民社会的组织性、公民社会的民主化,对树立、传播公民社会正确的价值观亦有贡献。因此,汉服的复兴,必定将鼓励公民走出被动的社会角色,自觉成为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徐寅杰
- 关键词:公民社会传统文化民间组织
-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垂直管理的探索
- 随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以及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环保部门是否实行垂直管理体制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环保部门目前基本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行政体制,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存这种体制下,...
- 徐寅杰
- 舆论监督与腐败控制:基于新政治经济学视角
- 腐败问题是长久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强,广大民众越来越成为反腐败斗争中的主要力量。本文主要研究民众舆论监督与腐败的关系,尽管这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在学术界,还很少...
- 徐寅杰
- 关键词:腐败行为舆论监督政治经济学管理控制
-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体系建设
- 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除了通力合作,制定并遵守有关国际公约外,还要制定具体的国内法,以实现本国的节能减排目标。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具备了...
- 徐寅杰林震
- 关键词:气候变化法律体系
- 文献传递
- “官员复出”何以触犯众怒——兼论“官员复出”的规范化
- 2009年
- "官员复出"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在信息时代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背景下,这种理由不充分的"复出"行为触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透过对信息公开制度、行政问责制度和依法行政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官员复出"的规范化提供借鉴。
- 孙彦军徐寅杰
- 关键词:官员复出舆论引导问责依法行政
- 应对气候变化的伞状法律体系建设被引量:3
- 2010年
- 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除了通力合作,制定并遵守有关国际公约外,还应制定具体的国内法,以实现本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并更快地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西方一些国家,如日本、英国等,已经建立了较完备的伞状法律体系,使其更加从容地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我国虽然有不少单行法涉及到了循环经济、节能等内容,但并没有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更没有将已有的法律整合出一套法律体系。因此,采用环境法领域常见的"伞状立法"结构,建立一个以"气候变化应对法"为统摄的多层次的法律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 徐寅杰林震
- 关键词:气候变化